如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如题所述

(一)提高党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
一是建立素质提升机制,不断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服务本领。“三会一课”是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赋予“三会一课”制度新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把提升党员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参观、培训、讲座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把组织党员到田头参观、请致富大户介绍等活动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形式。不少村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对“三会一课”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措施。各党支部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理论,采取党员党性分析党员每季度自我述评、党支部书记半年点评、党支部年终综合评定的“三评”工作法,着重从政治立场、宗旨意识、工作业绩、先锋模范、组织纪律、作风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党性分析。
(二)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方式
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
1.要提供针对性服务。针对城市社区、农村等基层党组织的不同特点提供针对性服务,要确保基层党组织在其管辖区域内的服务触角覆盖每一个群众还要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危机处理能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面对突发性事件,基层党组织应强化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采取果断措施的能力,尽量遏制突发性事件带来的不良后果,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要加强队伍建设。认真抓好“领头雁”工程和村干部上岗任期承诺制,选好配强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村(社区)干部绩效考评机制,研究解决村(社区)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形成岗位有明确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切实让村“两委”干部树立起服务群众的责任心、不厌其烦的耐心、勇往直前的恒心,对下积极协调好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让群众满意;对上协调好关系,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科学、高效地管理好村内各项工作。
3.要注重能力提高。党的组织是由个体构成的,高层次的个体,才能组成高层次的群体。如果党组织里,党员个体的素质非常低,致富的能力与本领很差,就直接影响支部的合力,必然会导致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不强,也不可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致富,不可能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处在最基层的农村“两委”班子必须要加强学习,要跳出小圈子,大胆走出去,放宽视野,拓展思路,努力提高发展能力、致富能力和带领干部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同时,“两委”干部要提高管理水平。“两委”干部是全村的核心,是群众的“主心骨”。集体经济要壮大,群众要致富,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对涉及村务重大决策,要充分依靠群众和相信群众,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三)立足群众需求,优化服务内容
在社会转型时期,基层社会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内容,努力为群众提供有更多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多层次性的服务。
1.搞清楚群众的实际需求。一是为基层群众的合法维权提供法律和政策服务。依据国家法律和相关政策,坚决捍卫基层群众的合法权利和合理诉求,成为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协调者。二是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服务。在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风清气正的环境,成为社会价值观的引导者。三是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服务。运用基层党组织掌握的各种政治资源和组织优势,为基层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四是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服务。社会转型时期,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对基层群众的思想引导和组织关怀,加强对基层党员、群众的心理疏导,引导基层党员、群众保持健康心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2.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优化创新。尊重基层和群众的实践和首创精神,是我们党一贯的领导方法和思想方法。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不少成功做法都是由基层和群众首创,后由决策层发现、总结,再向全国推广。例如,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洪田村的集体林权改制、华西村的集体企业发展等等,都是基层和群众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结果。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要进一步破除思维定势和陈旧观念,敢于破旧立新、改革创新,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要牢固树立创新的理念,在组织建设中抓创新,以创新带动组织建设。要始终牢记“经济工作不能玩数字游戏,党建工作不能玩文字游戏”的教训,创新不是“摆花瓶”、“喊口号”,不能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创新,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工作新局面。
(四)抓住工作重点,健全服务机制
要扩大基层党组织服务面。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不断出现,党员流动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跨领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建立党组织的新模式,减少党组织“空白点”,特别是要针对民营经济活跃、“两新”组织数量较多的实际,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力度,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资源共享机制、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共建帮扶互助机制,努力在党员管理服务和发挥作用方面实现新突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