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氏族的生活习惯

如题所述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从杭甬高速公路余姚口驶下,穿过余姚市区向东行驶在绵绵起伏的浙东四明山区。正值杨梅成熟季节,路旁山坡片片翠绿的梅林犹如镶嵌了颗颗殷红的玛瑙,让山更显艳丽妖娆。
  在旅游车上,导游王小姐除向我们介绍浙东四明山区盛产杨梅,还给我们讲述了有关河姆渡的美丽传说:大约在六、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已有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那时的姚江沿岸是杂草丛生的沼泽,江的南岸有一个小村落,住这一位勤劳善良的女人,她每天带着忠实的小狗摆渡到姚江的北岸,在沼泽中拾些野鸭蛋和禾草等度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烧着的禾草中发出“乒乓”的声音,小狗摇着尾巴寻觅着火中爆出的白色棉团物吃得津津有味,女人捡起一颗放入口中一尝,果然香甜味美。又过不久,她从北岸拔回的禾草旁长出一丛丛谷物,结出的谷粒很象火中爆开前的谷粒。她把这一发现告诉村民,从此,村民在摸索中开始种植这种谷物。这便是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水稻。为了纪念这位勤劳善良的女性,就将她每天摆渡的渡口称之为“河姆渡”。导游小姐讲述的故事有很大程度的人工痕迹,但这一传说恰好印证了河姆渡作为中华民族长江流域文化的发源地。遗址中发现的稻谷有籼稻和粳稻两种,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有粳无籼”的空白。姚江作为河姆渡远古先民的母亲河,这一份“母”性精神之源可说是历史的巧合。

  车行约25公里,便来到举世闻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在这里,“原汁原味”展示了六、七千年前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魅力:展示了古石器、原始陶器、雕刻精美的原始骨器;展示了灿烂的原始农业文化;展示了包括人工饲养的猪、狗和水牛在内的50多种古动物遗骸;还展示了采用榫卯联接技术的木构干栏式古建筑遗迹和构件等。

  站在河姆渡遗址建筑标志旁,举目所及,四明山群峰犹如奔腾而来的巨浪,突然凝固在姚江两岸;姚江在石拱小洞桥处转了个大弯,显得江面宽阔,水波不兴……我们一行人驻足拍照,陶醉于这山水风光之中。而就在此时,我却发现标志旁不远处的黄墓渡茶亭碑。这里是“河姆渡”遗址,为何出现“黄墓渡”名称呢?然而,古老的黄墓渡茶亭仍在,亭内的茶亭碑依然。黄墓渡自古为“宁郡通衢”,渡口有茶亭,免费向过往行人供应茶水,诗称“登程客才吃茶去,渡水人从彼岸来”。黄墓渡茶亭碑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碑文记述:“造茶亭,筑道岸,置渡产,修渡船……”

  在阅读碑文时,得知河姆渡原名黄墓渡,隔江相对的河姆村原称黄墓市,因汉代黄公墓在附近的黄墓山上而得名。据《慈溪县志》记载,夏黄公即出亡东南,隐居于浙东的大隐山。黄宗羲《四明山志》更论证:“大隐以大里公墓所得名”。在历史沧海桑田巨变中,过往渡口的行人口头相传,因谐音之故,逐渐把“黄墓渡”演绎成了“河姆渡”,倒也合情合理。渡口紧临江河,地名带河字十分自然;渡船最主要的是祈求平安吉利,故而与此不协调的“墓”字为人们所忌;至于“姆”字,《辞海》的解释是“吴方言称母为姆妈”,从这一点上讲,让古老的母系社会的遗址带有“姆”字,实在是再确切不过了。我们不必强求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孰是孰非,那只是人们赋予它的美好愿望而已。

  如今,“河姆渡”这一地名,已随着1973年6月河姆渡遗址的重大发现,以其光辉灿烂的文明扬名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七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使用骨器、木器、石器和陶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建造木结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地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进出,但较巢居已大有进步。房屋规模大小及内部结构,视居住成员多寡而定,从住宅营建看,河姆渡人已较熟练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建筑构件技术,梁柱间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与晚期木构大致相同,木构件上刻有双圆、直线、斜线、植物茎叶等装饰图案。因工具限制,加工显得较粗糙。销钉的使用和企口板的发明,揭示七千年前先民已较熟练掌握房屋建筑技术,体现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毅力,为中国古典建筑木结构技术对世界建筑史的独特贡献奠定基础。遗址还出土6支木质船桨,1支外形基本完整,轮廓清楚,分桨柄、桨叶两部分,一块原木制成,形如长柄树叶,柄上刻满线条组合图案,轻巧实用,与现代游船划桨大体接近,是目前中国已发现船桨中最古老一支。船桨及一只陶舟均证明河姆渡人已开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第三、四文化层中还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不少器物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少见或未见。用于生产的占大多数,木锤系加工锤击工具,木予是狩猎扎戳武器,木碗为生活用品,木质器柄则是石器工具发挥更大效用的附属件,小木棍既是农业点穴播种工具,也是采集野生植物时挖根刨茎的采集工具,木器制作大多要经过切断、剖开、削、茬、挖凿、修磨、髹漆及火烧硬化等工序,其中碗、筒、蝶形器制作颇精细,表面经过磨光、髹漆,出土时油光可鉴,出土的20多只木筒系用整段木材制成,形似毛竹筒,内外壁锉磨光洁、内壁还凿有一浅槽,塞以圆木饼,有的外缠藤篾,可能作敲击乐器用。第二文化层中发现木架方形井,证明河姆渡人已掌握凿井技术。众多保存完好的木器出土,为世界木器工具研究提供了实物材料。
第2个回答  2013-09-21
  
  (一)河姆渡文明发现记
  河姆渡村北边有一条叫姚江的大河。1973年夏天,村民们计划在雨季到来之前,在一个低洼处建排涝站。就在他们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开始遇到了麻烦。一些杂乱的东西和一些很石头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当时来到这里检查施工进度的负责人,发现泥土中混杂的这些碎石块好像是有人加工过。他挑选了一些有加工痕迹的石头,很快送到了专业考古人员那里。
  几天以后,考古人员来到了河姆渡。挖掘工作开始不久,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木头,这些木头虽然已经糟朽,但还能清晰地看到人为加工过的痕迹。
  经过清理,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口水井,井深有1.4米。由于这口水井的出现,考古人员推测,这个地方可能不仅仅是几个墓葬遗址,很可能是古人类居住的村落。
  在距离地面2米深的地方,考古人员挖掘出11座墓葬和3个灰坑,还有大量的陶片、石器。
  他们继续向下挖掘,在这个文化层仍然有一些陶器出土,只是在这一土层没有发现红陶,大部分是灰黑色夹砂和夹碳的陶器,这些陶器的质地比较粗糙,从表面留下的痕迹,专家判断它们应该是在距今6000年左右加工出来的。这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在这里生活的重要证据。
  当考古人员挖掘到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在黑褐色的土层中,闪出了一些金黄色的小颗粒,但是很快就变成了泥土的颜色。
  考古人员拣起混在泥土中的褐色颗粒,经过仔细的辨认,他们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东西居然是炭化了的稻谷。
  考古人员甚至不敢相信这些稻谷会在距今6000年前的地层中发现,它们真的在地下埋藏了6000年吗?难道新石器时代在这里生活的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吗?
  在这个土层下,不断地有混在泥土中的稻谷被发掘出来。如此大量的囤积,为考古人员提供了重要证据。60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古人类当时已经发展到能够熟练的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了。
  在离稻谷不远的地方又有了新的发现,泥土中出现了许多骨制的东西。在这些出土的骨制品中,他们发现其中的一件上面还缠着葛藤,这正是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骨耜。
  骨耜的出土为河姆渡人种植稻谷找到了重要证据,河姆渡出土的骨耜,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骨制农具。
  大量骨耜的出土,向今天的人们呈现出这样一个事实,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接下来的发现让人费解,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木板和木桩。在这些木桩和木板的两端,居然出现了榫卯的痕迹,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发现了在木桩和木板上分别凿出榫卯,可以使木桩和木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他们将石头加工成锋利的工具,再用这些石制工具去加工木材。今天这些石制工具依然非常锋利。
  考古人员将这些木板、木桩及木构件进行复原。展现出当初的建筑形式。
  中国的建筑专家将这种地上架空的建筑称之为 “干栏式建筑”。他们从中国“有巢氏”的传说推断,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是原始人从树上的巢居向地面居住过渡的一种建筑形式。
  在木桩和木板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用芦苇编织的席子,这些苇编与今天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苇编,从图案到编制方法几乎完全一样。
  对河姆渡出土文物的碳十四测定,也有了结果:河姆渡遗址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最上面的一层已有4700年;第二层有5800年;第三层和第四层距今6210年到6950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