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幼儿数学学习特点是通过实物理解抽象的数字,以及数学含义。首先要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养幼儿思维培养。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8
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最初的学习要有实物,不然数学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会很抽象,他会没办法理解。
比如最初1+1=2,就是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就有两个苹果。
具体化的事物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抽象的数字小孩子就没办法接受。
数学问题首先是实物,然后可以让孩子在脑子里想,渐渐不需要实物的辅助,逐步抽象化会比较容易接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17
3——4岁的幼儿,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把握物体的数量,只具有对少量物体的初步的数概念,还算不上真正具有了数的概念,处于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1、对数量有笼统的感知,他们对明显的大小、多少的差别能区分,对不明显的差别,则不会区分。
2、会口头数数,但一般不超过10.
3、逐步学会手口一致地对5以内的实物进行点数,但点数后说不出物体的总数。
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一般说来,4岁以前的幼儿基本上不会加减运算。他们不懂加减的含义,更不会使用“+”、“-”、“=”等运算符号,也不会自己动手将实物分开或合拢进行加减运算,但他们却能解答一些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应用题。如问幼儿:“2加1等于几?”幼儿一般都不能回答出,且不感兴趣,但是若问幼儿:“妈妈昨天给你买了两件玩具,今天又买了一件,你现在一共有几件玩具呢?”幼儿马上回答是“三件”。
三、认识几何图形
3——4岁的幼儿一般能正确地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所以,有的幼儿会把圆形说成是“太阳形”,把正方形说成是“手绢形”等等。
四、对物体量的比较、认识
4岁左右的幼儿,一般已能正确区分物体的大小差异,也能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来表示相应的量,如“我抱着一只大娃娃”,并且感知物体大小的准确性有所提高,表现为:能辨别差别不太明显的一组物体中最大的或最小的物体;能正确辨别远处物体的大小和不同位置物体的大小,如能说出远处有大人和小孩;能在不同位置(远处或近处)按照成人要求拿大的(或小的)物品。说明该阶段幼儿已具有初步的知觉恒常性。但此年龄段的幼儿还不能认识其它量的差异,也不会用词语来表示。他们对于高矮、粗细、长短、厚薄等量的差别,往往都笼统地说成“大”、“小”,说明幼儿对物体各种长度认知上的局限性,对量的认知还不具有相对性。但此时的幼儿对于轻重的感觉已有了初步得发展,他们能够感知和辨别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物体重量的不同,并能基本上用正确词汇来表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