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为何偏要攻打苏联,而不是结盟互不攻打?

如题所述

在一战中,德国损失惨重,所以想要通过战争来恢复经济,英国的海岛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同时英国境内还集结了大量还未撤退的法国军队,德国想要突破海面与领空的封锁线无疑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即便突破了防线,但是在面对英法军队上,德国还是没有胜算的。而德国之所以会进攻苏联,最关键的还是因为资源问题,苏联有德国需要的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并且蕴藏量很大,所以德国尽管最后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还是会选择进攻苏联。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的同时开启了“闪电战”的模式,波兰节节败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随后在丹麦、挪威等国的败退后,德国绕过了马奇诺防线后进入了法国境内,为了保存有生的军事实力,英法联军开始了战略性撤退,也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英法联军撤军时,意大利趁火打劫,加入了对法国的战争中,法国最后被逼无奈之下选择投降。

后来德国便想要效仿攻打法国时的方法攻打英国,于是便发动了“海狮计划”。不过由于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英法联军的抵抗,德国的“海狮计划”破裂,于是便将矛头指向了苏联。而苏联当时因为绥靖政策,所以对于德国攻打英法等国的计划无动于衷,然后在德国攻打苏联的时候,英法等国也是没有帮助,这令德国的气焰更加嚣张。

德国在当时虽然和苏联签订了一系列的互不侵犯政策,但是德国的目的只是暂时安抚住苏联。随后德国对苏联实行了巴巴罗萨计划,致使苏联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德国的军队直逼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虽然苏联最后取得了莫斯科的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且也不能阻止其他地方的陷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4
因为欧洲当时除了英国和苏联之外,德国把能打的都打了一遍,英国肯定是打不过,所以就只能打苏联了,而且苏联石油多,可以抢占为自己所用。
第2个回答  2020-03-24
德国在二战期间之所以要攻打苏联只是因为要彰显自家国力的强大,来告诉结盟势力自己很强大,给他们吃一个定心丸,再说另外的国家他们距离太遥远,而且没有战略价值。
第3个回答  2020-03-24
其实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就已经跟苏联签订过互不侵犯的条约了。但是德国要是想承包整个欧洲苏联却是不得不攻击的一个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