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地上的长城遗址是?

如题所述

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修筑长城止于清朝。清入关以后,对长城是否继续修建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对于长城的防御作用是不容否认的,有不少的人提出要修长城,这些建议也曾引起清朝统治者的注意和考虑。但为什么决定不再修筑长城了呢?这还要从清朝统治政策的改变和军事形势的变化来考虑。康熙皇帝巡视到东海时曾写过一首诗,就表明了这种认识的转变:“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在康熙看来,秦始皇为修筑长城耗尽了民力,但结果怎么样呢?天下并未永远属于他。由此,清朝统治者把统治的策略调整到了“怀柔”政策上来,以亲和来拉拢蒙、藏等各族的王公贵族,这对安抚边疆各族巩固统治秩序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此,清朝并未继续长城工事的修建。现在的长城遗址都是明和明以前各朝代所遗留的。

(1)丹东虎山长城明长城的九镇之一是辽东镇。辽东镇是九镇之中最东边的一个镇。据史料记载:“辽东全镇,延袤千有余里,北拒诸胡,南拒朝鲜,东控福余,真番之境,实为神宗左臂。”辽东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归属燕国。燕昭王修筑燕北长城时,东端起点就在辽东。

丹东地处辽东半岛东南部,北倚长白山,南濒黄海,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都修至丹东,而明代长城在丹东地区修建的年代是在成化四年(1468年)。据《安东县志》记载:“老边墙在具治东北四十里,叆河北岸与宽甸分界处。山岭绵亘,足资防御。”关于明长城东端起点现仍有不同的说法,但不论哪种观点都认为最东端起点应在丹东境内。现在丹东市郊15千米处存有已修葺后的虎山长城遗址。

丹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鸭绿江一衣带水,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同饮一江水,是我国万里长城最东端的边境城市。20世纪50年代,丹东这座城市就以抗美援朝的英雄之城而著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具有历史意义的鸭绿江大桥和抗美援朝纪念馆,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早在1894年,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就发生在距丹东不远的黄海海面,著名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和他所指挥的战舰,就在这一海域殉难。现在的丹东正在作为崭新的边境旅游城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2)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距市区约70千米。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处居庸关之北,又称北口,与南口相对,是居庸关的门户。八达岭地势险要,两山夹峙,中有一径,在岭上可俯视居庸,远眺北京。八达岭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叫:“居庸外镇”,西称“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

八达岭是军都山主要山峰之一,海拔1015米,由于从这里可以南通南口、昌平、北京,北通延庆,西通沙城、宣化、张家口,道路四通八达,由此,称为八达岭。由于八达岭地势险要,素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居庸关)而在八达岭”之说。

八达岭长城从“北门锁钥”关门城台开始沿南北两侧山势依山而筑,南至7 偻,北至12 偻,全长4700余米。城墙高低宽窄不一,平均高度7.8米,底宽 6.5米,顶宽 5.7米。墙体全部用巨型花岗岩条石和大型城砖砌成。城上可容纳5匹战马或10个士兵同时并行。墙顶内侧是宇墙,外侧是垛墙,垛墙上方有垛口,下部有射洞,约250~500米距离设敌楼一座。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修复了关城和部分城墙,开辟为游览区。1984年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社会活动的赞助下,八达岭长城又修复了北7至北10城台及城台之间的城墙,其最高处海拔887.5米。

(3)慕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区三渡河乡的慕田峪地段,距北京 50多千米。据史料记载,慕田峪长城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1400余年。唐代曾进行过修补,现在保存的是明朝所修筑的,而且是现存万里长城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该长城总长2250米,有敌台17座,海拔535米。城墙底宽约6米,顶宽约4米,墙高约8米。城墙内外大多以褐色或青色花岗岩条石砌成。内外两侧有砖砌的女儿墙。城墙顶部马道外侧筑有土石堆砌的炮台。炮台距敌台不远。敌台有两种,一种为空心的,称为敌楼,分上下两层,供士卒食宿和储存兵器之用;另一种为实心的,为敌台。

慕田峪长城的关口建筑形式与八达岭、山海关等的建筑形式都不同。关口处由三座空心城台组成,中心城台是空心结构,两侧的城台则是实心结构。其造型独特,在长城建筑形式上非常罕见。

慕田峪长城于1982年至1984年修复,现已成为北京境内第二个长城游览区。该游览区从停车场位置到长城修有3条人行步道,还建有缆车直达山顶。

(4)古北口长城古北口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60千米,潮河流经其间,河东有蟠龙山,河西有卧虎山,为古代军事要地,与临榆、松亭、居庸三关并称为四大险关,山上筑有长城。1980年国家组织长城调查组,在此地发现了几十里的长城,长城保存完整且气势雄伟。

古北口长城,据史料记载在距今1500多年北齐时期所修的自西河(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的长城在这里经过,但北齐所修长城现在遗迹已不多了。现所留存的古长城为明朝所建。明推翻元朝之后,朱元璋即派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一带的长城防线,并封朱棣为燕王驻守北京。为了加强长城防线的管理,派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在戚继光的苦心经营下蓟镇所辖600多千米的长城成为一条坚固的防线。《密云县志》记载:“京师北控边塞,顺所属以松亭、古北口、居庸三关为总要,而古北为尤冲。”可见古北口之重要。

在古北口南山坡上建有宋朝名将杨业祠。祠虽不大却有很高的知名度。据记载,明朝徐达曾重建该祠,据推测杨业祠为辽代所建。这里我们录苏东坡之弟苏辙过古北口时所写《谒杨无敌词》七律一首: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如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驱驰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古北口是北京至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线中的重要旅游点。古北口之南是著名的密云水库,也是北京重要的旅游点。

(5)金山岭长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金山岭长城成为已开发的长城家族中又一重要的成员。金山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与河北省滦平县的交界处,是古北口长城的东段,距古北口长城约7.5千米。该长城因筑于大、小金山上而得名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达古北口,全长约15千米,建有敌楼、敌台140余座,因此地地形复杂,敌楼密集成为该段长城一大特色。敌楼的建造根据箭窗的多少有三眼、四眼、五眼楼之分;根据其楼顶形式又有平顶、两坡顶、穹窿顶、四角钻尖顶、八角藻井顶楼之别。造型独特,形态各异。金山岭长城城墙以条石为基础青砖包砌,顶部以方砖铺就,其外侧砌有垛墙。

登上金山岭长城向东望去,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其顶端建有一座敌楼,称为“望京楼”,据说登上望京楼遇天气晴好可远望北京城。

在金山岭长城的关隘中有一关称为司马台关。司马台长城也是金山岭长城的一大看点。

(6)黄崖关黄崖关位于天津市蓟县境内,距蓟县县城25千米,出黄崖关向北是河北省兴隆县。黄崖关建于明永乐年间。关城东侧山体峭壁陡立,岩石呈褐色,夕阳遍洒之中山体普泛金光,景色别致,由此得名黄崖关,为蓟州八景之一“黄崖夕照”。黄崖关为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口,关口扼住两山之狭处,形势极为险要。

黄崖关城为不规则的长方形,随地势修建,城南北长不足270米,东西宽处为200米。长城自关城两侧依东、西向顺山势而建,由此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黄崖关城的布局别有特色,据说是按“八卦阵”形设计,茎道呈 T 形和曲尺形。其长城城墙虽然不长,但结构多样,有砖墙、条石墙、块石墙,还有山险墙和劈山墙等,为明长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黄崖关长城作为天津市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各方的重视。经修复黄崖关长城基本复原了明代的面貌。

(7)山海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部,距秦皇岛15千米。山海关依山傍海,是明代长城东部一个重要的关口,有人用“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来形容山海关,正说明了此关的险要。因此,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山海关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远在商代这里属孤竹;周时期属燕;秦时属辽西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创建关城设立卫所,称此关为山海关。山海关地势险要,素以军事要塞著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处于辽西直廊西侧,是华北径向东北的要冲。它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有峻岭,西有石河,为一条天然的壕堑。《畿辅通志》称山海关:“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在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争。我们经常所说的清军入关就是从山海关进入中原,从而取代了明朝统治。1922年直奉军阀大战于石河西岸,1924年又再战于山海关外的关家坟、姜女庙一带。中国现代史上,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占领了山海关,把山海关作为东北伪政权“满洲国”的门户,并作为入侵华北的前哨阵地。

山海关的关城为四方形,周长4千米,有东、西、南、北4个关门:东门为镇东(即“天下第一关”门),西门为迎恩,南门为望洋,北门为威远。关城东西两端筑有东、西罗城,是为前卫。自关城东门城楼向南延伸而头潜入海,向北延伸直上燕山。

天下第一关(镇东门)城楼高13.7米,城台高11.75米。城楼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四角戗脊并饰以形态逼真的脊兽。城楼东、南、北三面开有68个箭窗。在两面屋檐正中悬挂“天下第一关”匾额,此匾为明代书法家肖显所书,笔力苍健,雄浑有力。现在悬挂的匾额为复制品,原匾现藏于城楼之内。

从山海关东门向南延伸8 里为老龙头,这里是长城入海处。在老龙头上建有澄海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