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自我设计?

如题所述

人,不外是由他自己造成的东西

德国的黑格尔《小逻辑》引古谚:“各人是他自己的命运的主宰者。”

英国的培根《论幸运》引古诗人言论:“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

美国的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真正自由的选择——这时选择者内部固有的本性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由摆脱社会压力得到增进的,是由独立人格而不是依附人格,是由年龄上的成熟以及力量和勇气,而不是软弱和畏惧,是由真理、知识和清醒的意识得到增进的。”中国人的自我设计思想老子:“我欲独异于人。”(二十章)老子认为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他在六十七章中又说:“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大,就是不像任何别人的样子,所以能够大。

若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鹦鹉学舌,矮人观场,那么早就属于渺小了。

所以,老子提出了一个鲜明的口号:“为之于其未有。”(六十四章)这就是要去创造别人没有的新的自我形象。

孔子:“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是孔子关于做人的一种理想境界。为仁由己,就是说,人选择自己的理想是应该完全由自己来决定的,不应该是由别人来决定的。

《管子·形势解》主张立大志。“谨于一家,则立于一家;谨于一乡,则立于一乡;谨于一国,则立于一国;谨于天下,则立于天下。是故其所谨者小,则其立也小;其所谨者大,则其立亦大。故日:小谨者不大立。”

孔子也主张立大志:“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小的一技之长也有它自己的价值,但恐怕它妨碍远大志向的实现,所以君子不选择它。

《吕氏春秋》中《论大》、《慎大》两文,专论立大志,同时又不要好高骛远,志大才疏。“大匠不砍,大庖不豆,大通不斗,大兵不寇。”大匠人不必自己去砍木头,而是有高超的设计;大厨师不必自己下厨房烹调,而是有高超的配方发明;大通之人不必亲自参加短兵相接的战斗,而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如毛泽东,不会打枪,却能指挥军队打败蒋介石八百万军队。

梁启超:“孔子之制,则自天子以外,士农工商,编为四民,各授百亩,咸得自主。”(《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伟人名人自我设计的故事父母要设计孩子。

恩格斯的父亲要恩格斯继承父业当资本家,而恩格斯本人却自我选择当了伟大的思想者。

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他的叔父“项梁怒之”。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自我选择成功,当了西楚霸王。

毛泽东的父亲为毛泽东设计了经商赚钱的道路,而毛泽东自我选择外出求学。他改写了一首诗赠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自我选择成功,成了中国划时代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首。

父亲要巴尔扎克当律师,巴尔扎克不从,要当文学家。于是父母便惩罚他,给他住冬冷夏热的破房子,后来又断绝了经济供给。然而巴尔扎克不屈不挠,终于用自己的写作收入独立生活了,成了伟大作家。雨果不肯进父亲为他选择的工艺学校,而自我选择成功,成为伟大作家。

阿拉伯巨富艾哈迈德·奥斯曼是中东最大的承包商,他从不名一文的穷学生,发展成拥有200多家子公司、26家银行的大富豪。他3岁丧父,母亲希望他成为上流社会的工程师,他诚恳地说:“请原谅,妈妈,我不能顺从你的意志。”他自我选择成功,成为埃及的首富之一。

老师要设计学生。

鲁班收泰山为徒,当然把泰山设计成木匠。而泰山却喜欢竹子。鲁班认为泰山不可造就,开除了泰山的学籍。后来,有一次鲁班路过某地,发现市场上的竹器精致实用,千方百计托人引荐自己去拜访这位竹艺大师。一见面,却发现这竹艺大师竟是被自己撵走的泰山。他感叹惭愧不已:“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呵!”

上司要设计部下。

英国国王要自己的御医哈维去做最无聊的工作,为一些被诬为巫女的妇人做生理检查。但哈维坚持自我选择,他发现了血液循环,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左拉在一个出版公司当店员时写了一本书,社会保安部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于是公司老板威胁左拉:如不停止写作,就开除他,砸烂他的饭碗。左拉冷静地回答说:“你去继续发财吧,继续出版那些听话的作家所写出来的言之无物的作品吧!”他不怕未婚妻离开她,不怕忍饥挨饿,不怕警察和出版商的报复,坚决自我选择,成了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奠基人和著名作家。一个引起强烈共鸣激烈批判和辩论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在自己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为一个口号激动、沸腾、批判、辩论。

这个口号就是:自己设计自己!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语言。它后来被简称为“自我设计”,成为持续10年争论的话题,并已成为现代中国人普遍的做人实践,连中国共产党也提出了“中国特色”这样的自我设计的口号。

一篇文章说:“回顾十年历程,我认为其中争论最早、非议最多的问题,恐怕首推‘自我设计’这个口号……至少我认为这是一个焦点。”

“自己设计自己”刚提出来时,尽管它尚未取得哲学的形式,尚未作出周密的思辨性的论证,然而它却使中国人从上到下都沸腾了起来。这是本能的共鸣,是原欲的兴奋,是亿万中国人被压抑了两千多年的直觉的呼声。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文化大革命”把“一切服从”的“他定论”发展到顶峰,于是也连到了它的转折点。

从“一切服从”到“自我设计”,这是中国人做人准则的一次破天荒的大转折,大突破,是对两千年来从属、依附、效忠的大叛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