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个中心城市有哪些?

如题所述

1、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

2、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3、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4、2018年2月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至此,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已有9个,其他城市只能竞争剩余1个名额。全国正式提出申请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深圳、南京、沈阳、大连、青岛、福州、厦门、杭州、长沙、石家庄、苏州、合肥等城市。

扩展资料:

中心城市定位:

从总体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应当引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重庆地处内陆腹地,居承东启西重要战略地位。

武汉辐射带动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郑州承担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交通的枢纽作用 ;西安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发挥区位交通连接东西、经济发展承东启西、文化交流东西互鉴的独特优势。  

北京:着眼建设世界型大都市,强化首都功能,发展首都经济,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联袂天津引领环渤海地区发展。

天津:提升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功能,重点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和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协同北京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

上海:优化提升经济功能,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联袂南京、杭州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广州: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功能。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联袂深圳、香港、澳门推进珠三角地区现代化。 

重庆:围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的作用。  

成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武汉:坚持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全面提升武汉现代制造基地、服务高地、创新源地、开放平台功能,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支撑和承启作用,拓展沿江发展新空间,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

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增强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功能,打造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构筑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 

郑州:着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坚持内外联动,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彰显人文特色,建设国际化现代都市。  

西安: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强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升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战略功能。

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保护好古都风貌,统筹老城、新区发展,加快大西安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中心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7

目前国家中心城市(9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1、第一阶段(2010-2015):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这也是我国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

2、第二阶段(2016-2020):2016年5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12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第六章节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其中武汉作为中部六省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超万亿的超大城市,未来要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作为支撑,增强在中部地区的辐射能力,推动中西部结构性改革;

扩展资料:

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在国家经济结构和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是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加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是冲破传统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积极利用区域资源创造新优势,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

2、是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按照国际大都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城市应急机制,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世界发展趋势,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加快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是推进属地区域产业城镇集群发展。应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能动作用,大力发展城市功能全覆盖的中小城镇,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多层级功能的城市集群。

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以产业技术链和物流链为纽带,合理布局区域产业基地,整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承载了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战略任务,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要勇担国家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城市建设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中心城市——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1、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

2、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3、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4、2018年2月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至此,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已有9个,其他城市只能竞争剩余1个名额。全国正式提出申请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深圳、南京、沈阳、大连、青岛、福州、厦门、杭州、长沙、石家庄、苏州、合肥等城市。

扩展资料: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第二层次的城镇层级。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至此,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已有9个,其他城市只能竞争剩余1个名额。

全国正式提出申请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深圳、南京、沈阳、大连、青岛、福州、厦门、杭州、长沙、石家庄、苏州、合肥等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9

我国十个中心城市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市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广州市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广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深圳市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天津市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南京市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2017年建成区面积1398.69km²,常住人口833.5万人,城镇人口685.89万人,城镇化率82.3%,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重庆市

重庆,简称渝或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  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 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武汉市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央军委武汉联勤保障基地驻所。全市下辖13个市辖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万人。

成都市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2017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面积1.4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余万人,GDP超1.3万亿元,城镇化率达70.6%。

西安市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下辖11区2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人口905.68万

扩展资料

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它通过和区域的互动作用,实现各种要素与资源的最优配置,带动城市—区域共同体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围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着眼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的需要,从学术界到管理层掀起过对中心城市的研究热潮,并曾相应进行过市带县体制的推广。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省份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考察的七大指标: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心城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21
国家中心城市(8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

第一阶段(2010-2015):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这也是我国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

第二阶段(2016-2020):2016年5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12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第六章节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中武汉作为中部六省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超万亿的超大城市,未来要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作为支撑,增强在中部地区的辐射能力,推动中西部结构性改革;另外,发改委对郑州目前的发展状况也指出了不足,并提出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要加快发展以带动中部地区全面崛起。

目前有文件批复的只有以上8座城市,网上所流传的“11座国家中心城市”的消息是源于正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修订版)》,这一文件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至于最后还会确定哪些城市是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既有可能会在编制中的11个里面修改,也有可能减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