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销量、利润狂飙!股价为何难返巅峰?

如题所述

销量翻了一倍、利润翻了两倍,作为半年考成绩“最亮的仔”,股价的踌躇不前,或成比亚迪的最大败笔。


销量几乎翻倍,净利润则翻了约两倍,拥有最可观新能源销售规模、且保持高速增长的比亚迪,无疑是中国车企2023半年考中成绩“最亮的仔”。

不过,踩着销量、利润双双暴增的步伐,比亚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相对显得有些踌躇不前。

1 “如鱼得水”的业绩

7月14日,比亚迪披露了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117亿元,同比增长192%-225%,在截至公告日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车企中排名首位;扣非净利润93亿-103亿元,同比增长207%-240%;基本每股收益3.61元/股-4.02元/股。

「图片来源于比亚迪业绩预告」

那么,上半年高达百亿的归母净利润意味着什么呢?

要知道,2018-2022年,比亚迪的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7.8亿、16.14亿、42.34亿和166.22亿元。这意味着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几乎是2018-2021年4年累计利润的总和,并达到2022全年净利润的63.17%-70.39%。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比亚迪高达166.2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中,有104亿元来自新能源补贴收入。那么,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两倍增长的百亿利润中,又有多少来自补贴?我们将持续关注比亚迪,在其半年报中寻找答案。

不过,作为唯一可以依靠规模化盈利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的利润大涨也离不开多年积累后的蓄势爆发。诚如比亚迪在业绩预告中所言:“尽管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借着新能源的发展东风,早早深耕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依托先发优势及厚积薄发的技术底蕴,不仅实现了销量的持续增长,更稳稳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龙头地位,且品牌力也实现了同步的提升。

销量方面,比亚迪自2020年达到近五年低谷后,便开始了至今的高速增长,2020-2022年,比亚迪销量分别达42.7万、74.01万和186.85万辆;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累计销量更是达到125.56万辆,同比增长94.25%,近乎翻倍。其中,6月销量更是再创月度销量新高,达25.3万辆,同比增长88.79%。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旗下车型几乎全面开花,多款车型销量长期保持在万辆以上水平。就今年6月而言,王朝网的汉、唐、秦、宋和元的销量均在万辆以上,其中,秦的销量高达4.42万辆,宋和汉则分别达3.39万和2.32万辆;海洋网的海豚销量高达3.11万辆,海鸥和宋PULS销量均超过2万辆,分别为2.3万和2.59万辆。

品牌力方面,比亚迪不断推出新车型,并向高端化、高定价车型发力。截至目前,除了王朝网、海洋网外,比亚迪旗下还布局了腾势仰望方程豹品牌,向高端市场进攻。其中,方程豹品牌,定位介于腾势和仰望之间,主打多品类、独特性,并于7月14日发布了品牌LOGO。

此外,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也为比亚迪的利润增长助力良多。比亚迪业绩预告显示,受益于大客户份额提升,新能源汽车及新型智能产品等新兴业务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使得比亚迪盈利大幅改善。

可以说,如今的比亚迪是“如鱼得水”。然而,比亚迪的股价表现则显得大相径庭。

2 “踌躇不前”的股价

虽然有不少机构表示看好比亚迪,但其股价表现不仅没有如预期那般上涨,且始终未能回到去年的水平。

其中,花旗曾在去年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比亚迪股份(港股)“买入”评级,目标价640港元,属行业首选。而这也是分析师给出的最高目标价。此外,近一个月左右,比亚迪获开源证券、东吴证券、华西证券、安信证券等多家券商研报关注,位居券商力推公司榜首。然而,面对这么乐观的预期,比亚迪港股还是频频遭到股神巴菲特的减持。

引人注意的是,今年一季报披露后,花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给予了比亚迪A股517元/股的目标价,而H股则给予了602港元/股的目标价,较之2022年下调了38港元。

不过,不管是调整前还是调整后,这么高的预期,比亚迪一直没有实现。截止7月21日盘后,比亚迪A股报收264.32元/股,港股报收267港元/股,不仅与花旗给出的目标价相去甚远,与去年比亚迪A股358.75元/股、港股333港元/股的历史高点相比,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值得肯定的是,比亚迪双股股价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正增长。根据《汽车K线》统计的81只汽车股涨跌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A股仅上涨0.51%,H股相对上涨较高、达29.8%。虽然双股均实现了上涨,但与销量、利润屡创新高的表现大相径庭。

值得一提的是,在披露了半年销量和业绩预告后,比亚迪双股并未在股价表现上迎来大幅増长。披露销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7月3日),比亚迪A股和港股股价涨幅分别为3.57%和4.48%;而披露业绩预告后第一个交易日(7月17日/18日),比亚迪A股和港股股价涨幅分别仅为0.03%和0.91%。

那么,比亚迪为何没能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行业价格战加剧、销量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政策风险等对比亚迪股价均有压制作用,不应被忽视。

尽管比亚迪现在的表现可圈可点,但若想达到年销300万辆的目标,也并没有那么轻松。

虽然,比亚迪上半年的销量目标完成进度已达41.85%,单从剩余58.15%的完成比例来讲,对于下半年的销量旺季而言,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但换成具体销量数据就会发现,比亚迪月均销量要达到29.07万辆,而如今比亚迪最高月销规模虽然超过了25万辆,但距离29万辆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与此同时,比亚迪目前走量车型的体量规模基本偏高,因此想要在相应细分市场继续扩张的空间非常有限。不仅如此,随着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向市场输出新能源产品,或将不断地蚕食比亚迪的市场份额。

比如,吉利银河L7的上市,将直接与比亚迪宋PLUS抢夺市场;哈弗枭龙MAX则将与比亚迪王朝网的宋PLUS DM-i及宋Pro DM-i冠军版展开竞争等。

面对越来越多的对手,要想保持销量长青,就要持续迭代与创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产品。

或因如此,技术派出身的廉玉波辞去了比亚迪副总裁职务,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职务、公司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职务。比亚迪称,这一调整,是为了廉玉波更加专注公司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工作。

尽管如此,各大车企的你追我赶,仍然不可小觑。而随着各大车企层出不穷的猛攻,比亚迪的守擂难度也将越来越高,资本市场对其的耐心,恐怕也将越来越少。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K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