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冬,万物收藏,多地降温超10℃!立冬3件事情不能做,为何

如题所述

一、立冬迎初雪
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天的首个节气,其时间为每年的11月7号或8号,而今年为11月7日,农历对应的为十月初三。
立冬不仅是冬天的开始,也表示气温下降,冷空气从北向南袭来,全国大部开始降温,北方更是迎来雪花。同时,立冬也有“万物收藏”的含义,此时空气干燥,万物开始休养,动物也已准备冬眠。
不过在南方,有“十月小阳春”之说,意思是这个节气天气温暖如春,十分舒适,不会太冷,小雪过后才会感觉到寒意。而长江以北地区,冷空气频频来袭,降温开始。而东北、西北,更是迎来大雪天气。
其实随着温室效应的到来,这些年里立冬一直不是太冷,很多地方直到冬至时才会迎来初雪。然而,今年的立冬却显得有些不同,下半年最强冷空气已强势来袭,且如今已进入北方,正一路南下,周末到下周初,全国大部将迎来下半年最冷的天气,就连海南都不例外。
这次的寒潮特点是气温降幅大、风力大、覆盖范围大,多地降温8-10℃,部分地区为12-14℃,局部更是在16℃以上。
如3-4日,北疆降温达18-24℃,乌鲁木齐降温22℃。而从6-8日,西北、内蒙、华北、黄淮、东北、江淮西降温12-14℃,局部16℃。8号这天,0℃将南移到鲁豫中部至四川北部,华南北最低温在10℃左右。
从5号到8号,冷空气向东向南进发,并翻过秦岭、太行山,朝着华南进发,超20个省会降温10℃以上,如沈阳将降温19℃,济南、长春降温17℃,太原、贵阳、哈尔滨、广州降温14-16℃,北上、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降温10-13℃。
这次降温后,江淮、黄淮、江南、西南多地最高温在10-12℃,华北、东北最高温在0℃左右波动。
雨雪方面,周末两天,东北、华北、内蒙中东将迎来降雪,北京、河北、辽宁初雪将至。江南大部迎来中到大雨天气,闽北、浙南、赣东北将迎来暴雨天气。而华南一带,局部也会迎来大雨。
可见,此次降温影响深远,立冬果然迎来了初雪,那么该如何过好立冬呢?
二、“5讲究”
1、迎冬
在古代,天子会在立冬这天举办盛大的迎冬仪式,率领满朝大臣前往祭坛,以感谢天地四时,祈求江山代代昌盛、国泰民安。同时,天子还会给大臣、孤寡赐予冬衣、冬被。
而民间也会在这一天更换新衣,相互“拜冬”,如同春节一样隆重。
2、冬泳
在北方不少地方,为了迎接立冬,也会举行冬泳。可见,古代就已形成了冬泳的风气。而冬泳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法,但对于普通人,一定别贸然尝试,不然很容易抽筋出意外。
3、吃饺子
在古代,立冬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古人将饺子称为“娇耳”,意思是如果立冬不吃饺子,冬天耳朵容易冻伤。
当然,立冬也是秋冬之交,而饺子也有“交子之时”的含义,如此也就有了立冬吃饺子的说法。而立冬天气变冷,吃上饺子也能很好的御寒取暖。
4、补冬
立冬这天,各地也会吃上那些滋补物,如福建人有吃羊肉、狗肉、猪排等的习惯,以很好的滋补,直到今天立冬时人们仍然排队喝羊肉汤、购买姜母鸭、打麻糍等。浙江有“养冬”的说法,立冬时要将家里的鸡鸭杀了炖补。
5、酿黄酒
在立冬时,绍兴地方有“冬酿”的习俗,在立冬后取山泉水酿酒,可让酒更有独特风味。而立冬后,水温比较低,可有效抑菌,且可让酒长期在低温中发酵,形成独特风味,因此立冬时家家都会酿酒。
二、“3忌”
1、忌早出
立冬时,气温降低,室外比较寒冷,此时出门容易受冻受凉,且阴气重不利于锻炼。因此立冬时忌早出,且出门要多穿衣。
2、忌频繁洗浴
立冬后天气变干,此时皮肤容易生屑,如果经常洗浴,那皮肤脱屑情况就会加重,因此建议2-3天洗浴一次即可,且每次洗浴时间别太长,特别是老年人。
3、忌小病不治
立冬后,因天气降温,人很容易就会有咳嗽、感冒等小病,看似这些病不会对人产生太大威胁,但冬天积寒,很容易积下病症,遇到小病也要及时治疗。
做好以上这几点,这个立冬才会过得更顺利。当然这个周末大降温,大家出门要做好御寒取暖工作,你们咋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