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观察报告

求一篇“心理学观察报告”的范文

可以说,大学生处于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这种矛盾来源于从孩童到成年的过渡和转换:从读书到步入社会的转换,从天真无邪到学习人情世故的转换,从依赖父母到自我独立的转换…这种过渡势必会带来种种矛盾和彷徨,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种种困惑和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同时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两者并不能经常达成统一。例如对于在校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其生理已经达到渴望性的层面,而作为学生的社会属性并不允许此种行为发生。更甚,社会(尤其是东方)一直视性为一种肮脏而令人尴尬的东西,过早接触性行为(笔者倒认为对于男性十八至二十出头接触性行为算不算过早仍需商议,因为从生理角度看他们已经处于性成熟阶段,特别是男性到了19岁就已经进入性功能旺盛的时期,此时拥有性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们不能承担的是性背后所担负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是社会添加上去的,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人类生理需求在这里发生了冲突)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甚至是犯罪,为了不通过婚前性行为而满足性冲动,大学生所选择的一般方式是性自慰。性自慰是青春期男女出现性冲动后解决性冲动最常见的方法,包括动作性自慰和精神性自慰两种。动作性自慰即手淫,而精神性自慰包括性梦和性幻想两种。

在这里,一个男生校内上发表日志的一段可以很生动的说明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正常的,斯文的,甚至有点对异性冷漠的大学生对于性的真正渴求程度

夏天是一个令我不太喜欢的季节,虽然可以赤着身子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然后坐倚栏杆喝饮料晒太阳,趁着碳酸饮料里二氧化碳从肚中泛上来的当口还可以打几个神清气爽的嗝,但毕竟抵消不了更大的烦躁带来的不爽。夏天人们衣衫单薄,所以每每看见女生背后内衣的束带都是可以锻炼人想象力的好机会,经常是淫荡的龌龊想法连篇累牍不知飘到什么地方去了。偏偏校服的料子又是那么不可理喻或者说是正合我意,更加让人加重驰骋想象的念头。更有甚者,据我所知,或者说据我所见有种女生内衣的款式是要绕到脖子上打个结才了事的。之前你若是自恃正人君子强行克制自己非礼勿视,这下倒好,人家送到你面前强行勾引你看,这么令人发指。你可以想象,当你下楼梯时前面摩肩接踵的人群里看见一个女生背影动人,半长的头发之下一抹白嫩修长的脖颈,并且有两根从衣服深处窜出的色彩鲜艳醒目的布条在一片莹白的皮肤上丧尽天良地打了一个慵懒撩人摇摇欲坠的不知是活结死结的结扣!这时真是一股热气从脚底直冲上顶门,真是就地强奸了她的心都有。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只能马上把几近崩溃的思绪拉回到刚才做的物理题上并赶忙拉过边上的人问:刚才那题答案到底是根号三还是三分之根号三?

事实是大学生对于性的态度一直是渴望而又畏惧的,像如上开思想开放的男生真是难得。

为了探究大学生对性爱的态度,不得不追寻人类性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异性疏远期。青春期开始后,人的身体迅速变化,第二性征出现,使得以往两小无猜的少男少女开始变得羞涩不安与难为情。为了不让别人注意到自身的变化和减少身体接触的机会,保持刚入青春期的性方面的自我尊严,这时候的少男少女之间开始相互躲避。实际上笔者在回忆自己初中时的经历和与别人的交流中得知,大部分女生在初中时对男生的态度是“越喜欢越疏离”,因为不想别人看出自己面对暗恋的对象时产生的冲动,那个时候恐怕几乎每个女生都有心中暗恋而又不敢表白的对象吧…

第二阶段,异性接近期。

随着性的渐趋成熟,少男少女由开始的对异性的疏远发展到对异性的好奇和相互接近,一般来说,女性对男性的好奇开始于13-14岁,她们常以倾慕的心情注意男生的一举一动,也有的表现为主动接近男性;男性对女性的好奇开始于14-15岁,常常表现出在女生面前好强,逞能以引起注意。但是这是对异性的好奇十分朦胧,一方面渴望异性,另一方面又感到困惑和不安。

第三阶段,两性恋爱期。这一时期的青年男女由于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日趋成熟,以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应对社会舆论,从而开始了广泛的人际交往,建立友谊,物色梦中情人最后与之厮守。

以上三种状态是我国学者一般的看法,实际上本人倒是觉得这三种状态实际上是兼而有之,因好奇和爱慕而羞涩,因不安而更加渴望。在一个时段内不同个体拥有不同状态,而同一个体不同时段甚至同一时间也可能混杂着这三种感情:因为爱慕而羞于表白心意,又同时不自主的想与他(她)亲近,每一次交谈甚至是目光的交流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愉悦和享受。这时,“胆大”的人会进入第二阶段,运气好就可以转入第三阶段,“胆小”的人只能停留在第一阶段独自品尝这种“美丽的哀愁”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见男生女生中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属于大大咧咧型,在异性堆里很吃得开甚至是万人迷,而另一类因仅限于与同性交流,极少与异性接触而被称为“内向”,殊不知,这种所谓“内向”实际上是来源于对异性的渴望,外加自身对这种渴望的不认可。

大学时期的恋爱目的与步入社会之后成年人的恋爱目的有很大不同。

对于成人,其步入恋爱甚至婚姻的目的是寻找终身伴侣,其爱情是建立在性、责任和安全感之上,套用一句武林外传中的话“爱情是手拉手走过一生的勇气”,而对于大学生,恋爱的目的则有很多

其一在于目的: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大致有:遵循生理发育规律,对异性有渴望,自然谈恋爱是亲近异性最直接而合理的方法,虽然没有性,但足够带来满足和快感;在学业考试,人际交往以及未来工作等种种压力下,通过恋爱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转移注意力摆脱痛苦;通过身边有相当数量的异性来证明自己的魅力,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眼光之上,这些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关爱,成长期间经历缺乏,因此内心总有“我拥有的还不够”的感觉。这样的人往往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被爱,所以强迫性地追求爱;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赶潮流,特别是男生,对于恋爱拥有盲从性,因此看到周围的哥们儿们都有美女拥入怀中并且重色轻友的冷落了自己,自己显得孤独或缺乏魅力,因此急切寻找一个女朋友;最后一些男性在刚刚失恋或者追求一位女性而被拒绝后,便急于寻找一个“替代品”,通常是一些追求自己而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女生,这可能跟男性的强烈自尊意识以及急切希望被承认有关。

基于以上目的,大学生恋爱也有以下特点:

1. 单纯,大学期间的恋爱,双方很少考虑对方社会发展潜力,家庭背景,父母状况更别提家族遗传病史了。而这些是婚姻双方必须考虑的问题,其重要性甚至胜于性与爱。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学生的恋爱其实更加单纯,双方关注的只是感觉,爱情的纯度很高。

2. 不成熟与不稳的,以上的单纯和跟着感觉走正带给了大学生恋爱最大的弱点,大学生对于人生目的和需要还没有绝对的了解,所以对待恋爱问题上回出现重外表轻内涵,重享乐轻责任等问题,由此产生身边常出现的某些人经常换男(女)朋友等现象。

3. 自控力差与耐错力弱,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很少经受挫折,人格上表现出较多的自私任性缺乏承受失败的能力。这种人一旦陷入热恋,便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对恋爱对象过于依恋,有挫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出现情绪失控、抑郁,对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会引起自杀。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向世界大声地宣称自己是快乐的男人,因为我以为我追到了一个充满阳光的女人,而她将改变我的生活,带我走出阴影,带给我快乐的2008,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确改变了我的生活,带我走出阴影,但我没想到的是,她带给我短暂而虚伪的快乐之后,也教会了我人生的残酷和所谓的“女人”,我走出了高中时代遗留的阴影,却走进了另一个阴影,一个在那段所谓“感情”结束以后的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走出的阴影……当然这是后话,其实在那之后四天——1月4日,我已经尝到了失恋的痛。那天她说,没有感觉,对我。

没有感觉又何必开始?没有感觉又何必欺骗?感情又不是游戏——或许是吧……

与他人相反的是,本人认为大学生恋爱不宜太认真,因为在这个谈爱情还不成熟的时候谈爱情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双方面临毕业后的去向,双方家庭环境以及经济问题等一些困难之后,往往会发现大学恋爱的脆弱性。事实上大学期间的恋爱很少有步入婚姻殿堂的。在这一点上,很多大学生也承认,不少人恋爱的目的是“找一个先谈着”,还有人说其实大学生恋爱其实就是为了“找一个人一起上自习”。身边有些人对爱情过于理想化(当然是受电影以及80后小说的影响),不能正视大学期间爱情的不成熟性,把爱情想象成一切,把自己想象成某种浪漫故事的男女主角,这样也许会加强恋爱中的迷幻感觉,但是当失恋的时候会有长期的痛苦。笔者认为,大学期间,爱上然后谈恋爱就足够了,过程远远比结果重要,只要今后回忆青春年少时有这样一段纯真美好的经历就已经很美好了,没有必要苛求大学恋爱一定能要有结果,也没有必要在失去爱情时这么在乎。

以上日志来自我的一个同学,那个男生经过失恋的打击颓废了一学期,其实他本来可以利用这个学期做很多事并且寻找到更多的快乐。

如上分析了大学生恋爱心理,目的,特点和发展过程,最后总结出自己的恋爱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2
心理学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2名北大心理系自考学员被随机抽选,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测定其颜色爱好并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通过用等级相关的方法计算两种量表和两被试颜色爱好的等级相关系数,说明了两种方法的测试效果基本一致,不同被试对颜色的爱好是有差异的。

关键字:对偶比较法 等级相关法 心理顺序量表 心理等距量表

1.前言
1.1 解释术语
心理顺序量表:心理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它只按心理的某种标志把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顺序量表上只能查出某事物在一定的心理量顺序中所处的位置。
心理等距量表:等距量表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零,不但能说明某种心理量的顺序,可以说明其中两个心理量之间的差别。它比顺序量表要精确。
1.2
对偶比较法最早出现于颜色爱好的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906年曾用等级排
列法对当时10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排过等级。他请一些有代表性的专家安天文学家的声望排出名次,声望最高的排在第一,其次排在第二……。这就是一个等级顺序量表。用等级顺序量表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比用对偶比较法程序简捷但没有对偶比较法准确(因为它忽略了空间误差)。
我们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用这两种方法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
对偶比较法是一种间接的方法。首先要将要比较的颜色配成对,被试从呈现在面前的一
对颜色中挑选出他更喜欢的颜色,并报告出来。比完一对颜色换一对颜色再比较,就这样一直做下去直到所有的颜色都比较完为止。。由于比较时每对颜色或先后呈现,或同时呈现,会产生时间或空间误差,因此,为了避免这些误差,每对颜色都要比较两次,互换呈现的时间或位置。最后,按颜色被选中的次数排出顺序。例如:在此次实验中被试要比较红、橙、黄、绿、蓝、紫、黑、白共8种颜色,则一共可配对的数目为n(n-1)即8(8-1)=28对。这28对颜色可按台阶式排定呈现的顺序。为了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8次测定之后做第2轮测定的时候,要将前28次比较的顺序到过来。为了控制时间或空间误差,还要把两个刺激呈现的先后时间或左右位置和前28次的颠倒一下。如第一次是先红后橙或左红右橙,则第56次是先橙后红,“左橙右红”

实验结果处理:先统计各颜色被选中的总次数即选择分数(C),然后把选择分数转换给P(P=C/2(n-1)。当把P转换成Z分数时就得出每对颜色爱好的相对距离。为了消除负值,每个Z分数加上1.13,就是Z’的数据。最后根据Z’的数据排出颜色爱好的心理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是根据Z’的数值,在一条以零为起点的数轴上画出Z’相对应的数值的点,数轴的最右边是最喜好的颜色(最大的Z’值),最不喜欢的颜色排在左边。
等级排列法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它把所有要比较的颜色全部呈现在被试面前,让被试将最喜欢的颜色排在第一位,最不喜欢的颜色排在最后,其它颜色依次排在中间,以等级(第一位为第一等级)来表示与各刺激相应的的心理量的顺序。
最后,用等级相关法求出两种顺序量表和两被试颜色爱好等级相关系数,ρ值越小,差异越大。
1.3 实验的教学目的
通过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2. 方法
2.1被试
北京大学心理系自考的学员2名,性别女,被试甲年龄32岁,被试乙的年龄24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

2.2 材料
8张4×4cm的纸片,各为一种颜色。即: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秒表

2.3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单因素的组内设计,自变量是颜色,有8个水平:红、橙、黄、绿、蓝、紫、黑、白。因变量是对颜色的喜爱程度。被试甲参加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的实验,被试乙只参加对偶比较法的实验。
http://tieba.baidu.com/f?kz=494095924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494095924

第3个回答  2009-06-02
这个问题 有些太宽了。最起码有个方向。
建议你看看学校图书馆 期刊有没有,再或者看看电子阅览室里的资料,
要是这两个没有就悬了。
祝你好运!
第4个回答  2009-06-02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

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 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 E还是 F或 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因为选择反应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内部状态的信息。

计算机模拟和类比是认知心理学家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进行思维,计算机的程序就应当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机制,即符合某种认知理论或模型。把某种认知理论表现为计算机程序就叫计算机模拟。因此,计算机模拟首先可以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发现其缺陷,从而加以改进。

计算机模拟所提供的输出可以与人类行为相比较。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输出就应当类似于人类解决同样课题时所给出的输出;如果程序的输出与人的不一样,那么找出差别也就找到了改正理论的依据。计算机模拟还可以预测复杂的行为。虽然我们理解一些概念,并能把它们按步骤变成程序,但是当步骤的系列很长,很复杂,需要大量联系时,我们往往不能预测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有时可得出惊人的结果。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

口语记录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

图灵于30年代发表后来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知过程的这种类比,只是一种水平上的类比,即在计算机程序水平上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它主要涉及的是人和计算机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计算机硬件和人脑的类比。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巨大变化。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学派,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方向,更多的人则赞同库恩的观点,说它是一个新“范式”。库恩把科学中新旧范式的更替称为科学革命。一些美国心理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美国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为主义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 ,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 ,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