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选官制度

如题所述

明代选拔官员,一共有:科举、荐举、吏士三个途径。不过一般来说,明朝最重视的是科举这一途,而其中最重视的则是进士科。通过官员选拔,获得官员候选人身份之后,就要面对铨选制度了。
明代选官制度,一般分为如下几类:部选、部推、廷推、部选,顾名思义,就是由吏部自行给予候选人以具体职务,一般来说,五品以下的京官,和四品以下的地方官,都由吏部部选出任。明代在部选中最大的创举之一就是擎签法,也就是抽签。因为每次的候选人都是成百上千,而古代资讯比较落后,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谁到底应该去哪里当什么官,最公平的方式,就是用抽签的方式,决定你的去向。这个制度最早在太祖朝就开始实行,但是正式成为惯例则是神宗万历年间,并且一直沿用到了清代。这个创举最大的好处,就是公正,最大的坏处,就是懒!有的人手气不好,被分配去穷乡僻壤当县太爷,有的人手气好,捡到江南某地肥缺,但是不管怎么样,你分配去哪里,都跟吏部老爷的私心无关,全看你自己的爪子在那一刻摇出了哪根签。正因为这样,很多很多很多的候选人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以至于在万历间曾发生过几十个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进士集体跑到吏部门口大骂尚书是畜生的事情,而尚书的对策也很明确,带着侍郎郎中等一干属官,跑到门口叉着腰,跟人对骂畜生。
1) 部推的意思,就是当某些职位有空缺的时候,由吏部推选出候选人名单,上交朝廷请求审批。一般情况下会有一到若干个主推,也就是第一候选人,以及更多数量的陪推,也就是第二候选人。明朝的惯例,是皇帝看到名单以后,用朱笔在他满意的人员名字上画个圈,大部分情况下皇帝都会在主推的名字上画圈,也有时候,皇帝跟大臣赌气,那么就故意在陪推的名字上画圈,甚至把部推的名单打回来要求重推。一般来说,部推的适用范围,主要是三品以下的中层京官和地方官。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知道为什么我之前说吏部尚书职权很大了,因为他事实上掌握着整个明帝国中基层官员的任命权。
2) 廷推,是由吏部尚书领衔,六部正副官员以及言官和大学士全部到场,推选高级京官和地方官人选。一般来说,职位越高,参与推选的人数就越多,拟定名单之后,像部推那样,上交皇帝处,要求画圈。
选官制度的演变
嘉靖以后,上自内阁辅臣和吏部尚书,下自地方大员,大部高级官员,都由廷推出身.有个官员曾经说过,“我朝大臣多出廷推,其不由廷推出身者多被论去”,原文大意如此,也就是说明代中后期形成的惯例,就是高级官员必须由大家推选产生,你皇帝可以特简官员,但是往往会被言官以及同僚弹劾下台.现在有个时髦说法,即认为明代具有民主风气,我不能完全附和这一观点,但是也不全盘否认,比如在选官制度上,皇帝就明显收到大臣们的约束.首先,形成廷推和部推的惯例之后,皇帝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随便任命官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明代选拔官员,一共有:科举、荐举、吏士三个途径。不过一般来说,明朝最重视的是科举这一途,而其中最重视的则是进士科。通过官员选拔,获得官员候选人身份之后,就要面对铨选制度了。  明代选官制度,一般分为如下几类:部选、部推、廷推、部选,顾名思义,就是由吏部自行给予候选人以具体职务,一般来说,五品以下的京官,和四品以下的地方官,都由吏部部选出任。明代在部选中最大的创举之一就是擎签法,也就是抽签。因为每次的候选人都是成百上千,而古代资讯比较落后,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谁到底应该去哪里当什么官,最公平的方式,就是用抽签的方式,决定你的去向。这个制度最早在太祖朝就开始实行,但是正式成为惯例则是神宗万历年间,并且一直沿用到了清代。这个创举最大的好处,就是公正,最大的坏处,就是懒!有的人手气不好,被分配去穷乡僻壤当县太爷,有的人手气好,捡到江南某地肥缺,但是不管怎么样,你分配去哪里,都跟吏部老爷的私心无关,全看你自己的爪子在那一刻摇出了哪根签。正因为这样,很多很多很多的候选人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以至于在万历间曾发生过几十个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进士集体跑到吏部门口大骂尚书是畜生的事情,而尚书的对策也很明确,带着侍郎郎中等一干属官,跑到门口叉着腰,跟人对骂畜生。  1) 部推的意思,就是当某些职位有空缺的时候,由吏部推选出候选人名单,上交朝廷请求审批。一般情况下会有一到若干个主推,也就是第一候选人,以及更多数量的陪推,也就是第二候选人。明朝的惯例,是皇帝看到名单以后,用朱笔在他满意的人员名字上画个圈,大部分情况下皇帝都会在主推的名字上画圈,也有时候,皇帝跟大臣赌气,那么就故意在陪推的名字上画圈,甚至把部推的名单打回来要求重推。一般来说,部推的适用范围,主要是三品以下的中层京官和地方官。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知道为什么我之前说吏部尚书职权很大了,因为他事实上掌握着整个明帝国中基层官员的任命权。  2) 廷推,是由吏部尚书领衔,六部正副官员以及言官和大学士全部到场,推选高级京官和地方官人选。一般来说,职位越高,参与推选的人数就越多,拟定名单之后,像部推那样,上交皇帝处,要求画圈。    选官制度的演变  自嘉靖以后,上自内阁辅臣和吏部尚书,下自地方大员,大部高级官员,都由廷推出身.有个官员曾经说过,“我朝大臣多出廷推,其不由廷推出身者多被论去”,原文大意如此,也就是说明代中后期形成的惯例,就是高级
第2个回答  2020-09-19
为官者,为民,为皇上。做事应公正不阿、坚持法度!但遍观古来历史,真正清廉、公正不阿的官员,少之又少。或许很多人问,为何不设置一种公正、合理的选官方法,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身居高位?华夏五千年历史,封建王朝两千多年历史,古人难不成想不到?

就选官这点,前后经过数次变迁,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这还只是初步选拔人才的方法,在官员内部之间,也还有各种方法进行升官、贬斥等。

选官制度,关系到社会的兴衰。所以选官不单单是巩固统治者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稳定人心的一种方式。所以选官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社会。但就是本该严谨的选官制度,在明朝中后期,却是一场儿戏,这是怎么回事呢?

君主专制集权巅峰时期

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罢黜丞相。相权被分化,六部的权利逐渐倾斜,其中兵部、礼部、吏部的权利最大,吏部管百官升任贬斥,更是重中之重。但在六部权利逐渐强盛的同时,有一个势力的权利也逐渐崛起,这就是宦官一属。废除相权之后,为制衡内阁大学士,内监被扶持,即便内阁大学士有“断事、拟票”之权,但是都不得不归结于内监的“批红权”。

平日里对百官有任免、考课等权利的吏部,此时也不得不看内臣的脸色,毕竟最后的奏章是需要批阅通过,才能启用。更何况,东厂、西厂的存在,就算是吏部,也不敢轻易招惹。内臣想要培植亲信,壮大势力,就必须让吏部通融一番,故意贬斥、升迁某人,以达到目的。但若是吏部尚书正直不阿,那内臣是不是就无计可施?

孙丕扬担任吏部尚书时,因为人正直、清廉有度,所以受到百姓好评。但作为吏部的一把手,求到孙丕扬门下的人不计其数,其中就有内臣。所求之事,不过“为官”。孙丕扬可以拒绝其他人所求,但内臣所求,孙丕扬也要思忖一二,思来想去,孙丕扬决定将“掣签法”发扬光大。

掣签法也就是“抓阄选官”,早在明朝初期就有这样的制度。但因朱元璋大治贪官污吏,徇私舞弊的情况的确少了不少,“掣签法”也就没有得到发展。孙丕扬将“掣签法”发扬光大,也是形势所迫。这种方法既能够防止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也能堵住内臣的口,让其找不到理由发难。

虽然内臣的口被堵住,徇私舞弊的现象少了不少,但批判孙丕扬的声浪越来越大。“抓阄选官”就相当于“蒙眼娶媳妇”一样,不仅充满了未知,就连“合不合适”都不知道,为此,礼部、兵部等纷纷指责孙丕扬。指责归指责,“掣签法”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展,必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之后三百多年里,掣签法甚至得到“二次发展”,清朝时期,中下层官员多是采用“掣签法”,但是此时的制度更完善。

君权神授、自有天意

掣签法,其实并非明朝一时之法,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古人信“天”,认定一切自有“天意”。此时若是有不能断绝的事情,一般都会经过“抓阄”的方式来捕获天意。

在《旧五代史·卢文传记》中,就记载了通过抓阄来选宰相一事,可见掣签法并非明朝才有。而“抓阄当官”一法,在古代称之为“枚卜”、“掣签”、“探筹”等,但是在明朝之前,抓阄当官只是小概率事件,正史上记载的并不多。

积弊良多,掣签变质

掣签初衷,是为了表示“顺应天意”,但“事在人为”,即便掣签法最初是遏制了“徇私舞弊”,也只是一时之功。明朝末期,奸佞当道,监督“掣签”的官员被收买,掣签法也就成了“徇私舞弊”最严重的地方。

清朝时期,掣签法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依旧逃脱不了“徇私舞弊”的现象,让人最震惊的,就是道光皇帝的“得力助手”,穆彰阿。

科举制,采用的依旧是“唯才是举”,而穆彰阿担任科考主考官,采用的方法却是“抓阄”。穆彰阿在口袋里面放上两个烟壶,就这样决定是否录用。

掣签法最初防止“徇私舞弊”的初衷就这样被打破,甚至开创历史先河,成一段奇葩往事。果然,时代的产物并不能延续到下一个时代继续使用。只有与时俱进的产物,才能历久弥新!
第3个回答  2020-09-19
选官主要是四个部分:学校,科目,荐举,铨选。其中前三者是从非官员中选取官员,铨选是管理官员的升降、退休、请假等事务。

学校就是招收生员读书。读到国子学(监)然后还读得好的人可以直接做官。科目就是科举,用八股文的方式考四书五经。荐举就是让官员推荐各种有才能的人。

朱元璋时期天下比较乱,制度建设不完善,民间教育也比较残破,所以以学校和荐举为主。传了几代之后以科目中的进士科为主
第4个回答  2020-09-19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16][17]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