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换季,疱疹性咽峡炎又开始“肆虐”,家长该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秋天马上就要到了,不少妈妈发现自己家小孩有点厌食,睡觉的时候流口水的次数也大大增加,有的还会发烧,很多妈妈觉得这是换季感冒,便按照感冒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治疗,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其实这并不是感冒,很有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这个名字虽然听上去挺陌生的,但其实在小孩子当中还是相当普遍的。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在秋季比较常见,但也是可以进行预防的,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注意一下:

1.多喝水,注意给孩子多吃清淡、可口、容易消化同时又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面条汤、粥、果汁、牛奶等。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太咸、太酸、太辣等刺激性食品。

2.注意多睡觉,尽量让宝宝的活动量不要太大,不要太累。同时记得注意口腔清洁卫生的保持,每天都可以选择淡盐水漱口。

3.要经常洗手,特别是饭后和上完厕所后。建议用流动的水和洗手液或肥皂,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手。

一旦孩子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各位家长也不要太过紧张,有很多避免继续传播的方法不妨一试

1.患病的儿童应尽量待在家里,最好是不要出去玩了,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感染起来最块。

2.增强通风,每天多次打开窗户,增强室内空气的流通,让更多新鲜的空气进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标准。

3、不要同时太多人在一个空间内,吸烟一定要杜绝,不然空气变得混浊,儿童会再次感染。

4、 不仅是生病的儿童,孩子的家长也要尽量少出门,因为孩子的家长也可能成为疱疹性咽炎的传播媒介。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很遗憾现在还没有疫苗,很容易在小孩子之间进行传染,希望各位家长不要掉以轻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0
疱疹性咽峡炎往往好发于婴幼儿,以幼儿园小朋友为多,因为具有一定传染性,会群体感染发病。关于疱疹性咽峡炎住院没有一定指征,但是大多数因为以下情况而住院治疗。

1、首先肯定是宝宝持续高热不退,家长紧张焦虑,无法安心。

2、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比起其他病毒等容易发生惊厥,尤其在突然高烧24小时内。

3、不管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指南指出白细胞大于1万5以上,警惕变成重症,如果伴有超敏CRP炎症指标升高明显,往往住院治疗更放心。

4、因为宝宝咽峡部咽痛无法进食,导致能量和水分不足,同时伴有高烧和水电解质紊乱的小儿。

5、疱疹性咽峡炎相对于手足口病来说,并发症相对比较少,但是如果出现心肌损害、肝功能异常,脑炎等等表现,都需要住院治疗,不排除有些疱疹性咽峡炎是不典型手足口一部分。

文章图片4
家长如何应对疱疹性咽峡炎
首先注意手卫生,多洗手,勤洗手很重要,因为大多数通过手途径传染,如果有条件接种尽可能在夏季前接种EV71病毒疫苗。

孩子一旦发生疱疹性咽峡炎该怎么办?

1、关注孩子体温,是否持续高热不退,超过40摄氏度以上。如果持续高热,超高热应该特别关注,同时关注孩子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差的及时就诊。

2、是否在24小时内发生惊厥?一般发热导致惊厥常发生在24小时内,惊厥后孩一般精神状态好,往往就是简单热性惊厥。如果2-3次惊厥,或者在24小时后发生的,可能病毒侵犯脑中。

3、关注孩子精神状态,即使高热,精神如常,可以放心些,如果体温不高,精神思睡,也要重视,不以体温高低而评估病情轻重。

4、关注孩子是否伴有明显呕吐症状,颜面皮肤是否苍灰,四肢末端温度,皮肤花斑,指端循环不好特别要重视。

5、主要孩子是否肢体无力,或者震颤表现,呼吸急促等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是自限性病毒感染疾病,一般一周会痊愈,很少有并发症,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有极少一部分重症手足口病就是以疱疹性咽峡炎为表现。对于精神软,持续高热,血象CRP高,出现呕吐精神状态改变、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必须及时就诊。医生应该要做好早期识别和评估,不遗漏危重症。但也不能因为高烧不退,而加大退烧药剂量或者使用不要使用的儿童退烧药物。
第2个回答  2020-08-12
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饮食清淡,不要吃一些过咸过酸过辣的食物,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一定要注意孩子好好休息,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一定要给孩子勤洗手。
第3个回答  2020-08-16
在这个季节如果患有这个病,那么一定要注意,平时要多洗手,注意卫生,再就是平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盐分过高的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就可以了。
第4个回答  2020-08-12
家长应该是让孩子提前打预防针,只有这样孩子就是特别的安全了。也不是这样的危险,整个秋季就是特别的的不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