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赵迁王一定要杀害名将李牧呢?是因为赵王昏庸吗?

如题所述

战国末期,秦国多次起兵攻赵,全靠赵国名将李牧、司马尚勉力支撑。公元前229年,赵国连发天灾,国力衰弱,秦国大将王翦、杨端和率兵二十万再次攻赵,赵国李牧为大将军率军抵抗,两国成对峙之势。秦国久攻不克,使用反间计,使赵王迁冤杀了李牧,公元前228年邯郸城破,赵国基本上就算是亡了。实际上赵王迁就是个啥也不懂的纨绔子弟,李牧之死真正的推手是赵王宠臣郭开和赵王母亲赵悼倡后,根源是在赵王迁的父亲赵悼襄王赵偃身上。



说是郭开和赵悼倡后贪财,收了秦国重金害死名将李牧,实际上两人和李牧都有恩怨,早就希望李牧死,秦国的贿赂只是一个催化剂。


先聊聊郭开和李牧的事。郭开原来是赵悼襄王赵偃当太子时候的伴读,依靠优秀的外貌和溜须拍马受到赵偃宠幸,两人经常同宿,用现代话说就是同性恋者。等到赵偃继位后,郭开依仗赵悼襄王的信任开始掌握赵国朝政,而用计逼走赵国名将廉颇就是他独揽朝政的开端。对于郭开的行为,李牧看不下去曾上书赵王为廉颇说话,这就大大得罪了郭开,只不过当时李牧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两人没有进一步冲突。

公元前233年,秦将桓齮连续攻占赵国的平阳、武城、赤丽、宜安等城,兵锋直逼邯郸,赵王迁将李牧召回率兵抗秦。李牧大破秦军,连战连捷,因功受封大将军、武安君,常驻邯郸,这样一来他和郭开的冲突就多了。李牧看不惯郭开贪赃枉法、胡作非为;郭开惧怕李牧的赫赫战功,觉得李牧阻碍自己把持赵国,对李牧是除之而后快。


再说说赵悼倡后,这个女人的经历堪称奇特,她本来是赵国邯郸一位艳名远播的妓 女,后来嫁给了赵王宗族子弟,不久就成了寡妇。赵悼襄王赵偃贪恋赵悼倡后的美色,将其纳为姬妾,在当时李牧就出言劝阻说“此女出身不正、扰乱宗族血脉能导致社稷倾覆”,可惜赵悼襄王不听,而李牧也得罪了赵悼倡后。


赵悼倡后进宫后,产下一子就是赵迁,她使用计谋陷害了原来的赵国太子赵嘉,让赵迁成为太子,而自己成了王后。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王迁继位,赵悼倡后在儿子成为赵国的王之后,行为更加肆无忌惮,贪婪敛财,还与春平君通奸祸乱宫廷。李牧是一个特别耿直、忠于赵国的人,对于赵悼倡后的种种恶行直言抨击,能不得罪人么?



赵王迁从小长于宫廷,就擅长吃喝玩乐,所有政事全听老师郭开和母亲赵悼倡后。郭开和赵悼倡后收到秦国的贿赂后,进谗言诋毁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赵王迁不加分辨的就派人去夺李牧的兵权。对于之后李牧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李牧接到赵王迁的命令后,为了保卫国家坚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接受赵王的命令,赵王暗中布置圈套趁李牧没有防备斩杀了他;另一种说法是李牧交出了兵权返回邯郸,但是接替李牧的赵葱害怕李牧会东山再起,勾结郭开暗杀了李牧。不论是哪种说法,满腔报国之志的李牧都是被昏庸的赵王迁坑死了。

当然赵国的灭亡追根溯源还是要怪到赵悼襄王赵偃身上,啥也不是的赵王迁是他选择的继任者,出卖赵国利益的郭开是他重用的,祸乱宫廷的赵悼倡后是他非要娶的。身为一国之君用人做事全凭自己喜好,不顾国家利益,赵国焉能不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3

战国征伐200多年,经历的战役无数,能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存在,尤其是赵国的廉颇和李牧更是在战国后期挑起整个抗秦的大梁。

相对来说,廉颇的处境比李牧还要好一些,廉颇为主将的时候,赵国还处于巅峰时期,李牧为主将的时候,是接替廉颇的人物,这个时候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元气大伤。

李牧的主要功绩是,在北部击败匈奴,使得匈奴十年内不敢南下,而后在长平之战后,击溃燕国的入侵,迫使燕国求和,在此后,李牧成为赵国的支柱,主要抵挡秦国的进攻。

正是李牧带领赵国苦苦支撑,然而这样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人,竟然被诬陷谋反,最终惨遭杀害,实在是匪夷所思。

公元前229年秦国派遣王翦为大将率军攻赵,赵王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前去抵抗,这个时候秦军采取反间计,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实行反间计,散布谣言说李牧造反,赵王迁因此决定换掉李牧,结果李牧不同意,赵王迁因此派人杀了李牧。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赵王迁杀害李牧的评价说:“迁素无行, 信谗, 故诛其良将李牧, 用郭开。岂不谬哉。”

这个郭开除了诬陷过李牧,也诬陷过廉颇,经常在赵王迁的身边说廉颇的坏话,导致赵王迁不用廉颇,后来赵国没有大将,想要重新启用廉颇,就派使者去看看廉颇能否上战场,郭开收买了使者,让使者诋毁廉颇,使者对赵王迁说:“廉将军虽老, 尚善饭; 然与臣坐, 顷之三遗矢(拉屎)矣。”

关于这件事《东周列国志》中还特意记载了郭开对此事的言论:“赵之存亡, 一国事也; 若廉颇, 独我之仇, 岂可复使来赵国!”意思就是说,赵国亡了是整个赵国的事情,然而廉颇跟我有仇,所以我就必须整他!

后来人家问他,如果赵国灭亡了,你到哪里去安身呢?郭开回答:“吾将于齐楚之间择一国而托身焉。”

正是郭开这样的人,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最终导致赵国连弃两将,使得赵国最终被打败。

李牧死后仅仅三个月,王翦就率军一举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就此灭亡。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汉朝兴衰时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总结的是多么的好,多么的透彻,然而依然无法阻止刘禅宠信黄皓,黄皓专权到什么程度,姜维身为大将军,连成都都不敢回,害怕黄皓陷害他,最终导致蜀汉走向衰弱。

赵王迁和郭开,其实不过是中国帝王史中,宠臣弄权的冰山一角罢了,然而将李牧被杀的责任全部推到赵王迁和郭开的身上,则也有一定的问题。

李牧被杀绝非偶然,从廉颇的下场来看,赵国的政治就是一个动乱的政治,想要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独善其身显然是很苦难的。

不说别人,单说赵国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那可是赵国的灵魂人物,一个带领赵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君主,就是这样一个君主,晚年在“沙丘之乱”中被活活饿死,从此之后,赵国的政治就产生不稳定的因素,赵孝成王死的时候,廉颇更是率军攻打乐乘,使得乐乘被逼迫而走,而廉颇也流亡魏国。

这就导致,赵国君主对将领缺乏天然的不信任感,这一点在长平之战的时候就有展露,秦国采用反间计,结果赵国就用赵括换掉了廉颇,难道赵国不知道廉颇和赵括谁厉害吗?相对来说,赵国更看重的是,赵括他姓赵!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尽管战死也没有投降,这更可能被赵国君主认为,赵姓将领才不会叛赵。

这就为李牧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到王翦大军来袭的时候,只要稍施反间计,赵国贵族立马开始质疑李牧。

李牧虽然战绩尚可,在赵国的名声却不是那样大,李牧主要战场是在北方,前期对付匈奴采取的是示弱的方式麻痹大意匈奴,这也被赵国人看作是懦弱的表现,直到李牧战胜匈奴,对他的印象才好转。

然而,一直据守在边关的李牧行事太过我行我素,认为对的事情就要去执行,打仗期间也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当时李牧身居高位,又非赵氏宗亲,这很容易导致上层的猜忌。

尤其是在赵王迁决定换掉李牧的时候,李牧竟然拒绝交出兵权,这是其最后被杀的重要原因。

赵王迁可能是昏君听信小人谗言,也可能是神经太敏感,但是李牧太过于自我,认为自己功劳大,别人就不敢拿他怎么样,李牧的悲剧其实也是赵国的悲剧。

第2个回答  2020-12-14
因为赵迁王不喜欢生性耿直的李牧,所以在奸臣诬陷李牧勾结敌军之后就把他杀了。的确是因为赵王昏庸,不信忠臣,信奸臣。
第3个回答  2020-12-14
因为在当时,赵王被自己的重臣郭开诱惑。导致一时糊涂杀了李牧,并且当时李牧的功劳也很大,赵王确实有点儿昏庸。
第4个回答  2020-12-13
的确是因为他昏庸,他受到了郭开的挑拨离间,才会将名将李牧杀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