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如题所述

关于第一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分享如下:

在记录在册的翻译历史上,我国一共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翻译不仅能够提高文明的内在水准,而且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对外交往。宗教、政典、文学作品上荟萃众家精华的翻译事业,对中华文明的成型提供了重要帮助。

1、远古至商周时期的翻译家:卑微之仆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翻译活动。在人类语言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原始人类常年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进行交流。在部落火并或宣誓结盟的时候,有权势者的行为会被赋予标杆地位,众成员会在有意或无意间模仿之。

在掌握语言能力之后,祖先们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礼记·王制》中就曾提到过通晓他族语言且从事翻译的人。由于当时的中原王朝在文化上极度繁盛,在当时的“翻译”事业中只有吸引外来归附者学习的过程,而少有向外学习的机会。

夏商周时期,华夏各民族之间出现了语言分化。由于各地民族的生长环境不同,所产生的的文化气质也不一样。一些偏离正音的俗语、地方语于是出现。

一些游走在不同民族之间的翻译家被称为“舌人”或“象胥”,是谓“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胥隶”在古文中指跑腿的小官,可见当时的翻译官地位是很低下的。这说明古人还没有意识到翻译事业的重要性。

2、汉唐至宋时期的翻译事业:“搬运”及“创作”

统一王权的建立使华夏文明有了成长的空间,由此之后,统一的文化认同也逐渐开始形成,翻译事业遂开始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东汉至唐宋期间,翻译的著作主要以佛经为主。

从汉代开始,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佛教是以各大佛经为载体的外传宗教,其内涵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风民俗。

翻译家们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借助西方外来语创造了许多全新的词汇,从而丰富了汉语语音与语义的内容。比如,唯心、彼岸、刹那、姻缘、善果这些词语,经常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借用。翻译家们的重要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编译上,也体现在“文明的翻译”也就是外交上。

比如,人们所熟知的张骞就在外交活动中充当了汉文明的传播者和“翻译”者。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张骞不仅促使汉廷同月氏等民族产生交往,还将西方的食器、作物引入我国,极大地丰富了汉朝人民的生产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