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特点

如题所述

竹子的特点:叶片细长、茎干细长、生长缓慢。

1、叶片特征

竹子属于一种速生型植物,它的竹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为盾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粗糙的小锯齿,叶脉平行,叶面为深绿色,质地薄而脆。

2、茎干特点

竹子的地下茎为横向生长的状态,中间稍空,茎节密集,节上长着众多须根和芽,部分壮芽发育成竹笋,后期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部分则发育成新的地下茎,而且嫩的竹鞭和竹笋还可以食用。

3、生长特点

它的生长速度是很慢的,通常地下茎要生长3-5年的时间,它才能长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植物都是成片成片生长的,而且它的竹笋和竹鞭都是能吃的。在我国的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主要的分布地区是在非洲、亚洲等国家。


竹子生长习性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

竹子对土壤的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由于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7

你好!

竹子形态特征:

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单子叶植物,四季常绿,成熟的竹子会生出水平的枝;竹叶为剑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形,竹叶边缘一侧比较平滑,另一侧有小锯齿;叶脉为平行脉,叶面颜色深绿,背面颜色较淡。

幼株的叶片直接从茎上生出;竹子的地下茎是贮藏养分的器官,繁殖能力较强,它是横着长的,节上长着很多须根和芽;一般情况下竹子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它的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1、地下茎:竹子的地下茎其实是横着生长的,有很多节,这些节上还会有芽和须根。芽在生长后就会生长成竹子,而有一些芽是不能从地面钻出的。

2、竹叶:它的竹叶长度通常是7.5-16cm,比较窄,宽度只有1-2cm。叶子为狭披针形,先端的部分为渐尖状,叶子正面无毛,呈深绿色。

3、竹子花:竹子的种类有很多,花朵颜色也是不一样的,有白色、黄色或是绿色的,颜色通常都不鲜艳。但竹子一旦开花,竹干、以及竹叶皆会再短时间内进入枯黄期。

竹子生长习性:

大部分竹子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12℃-22℃的年平均气温,1000毫米-2000毫米年降水量竹子生长比较快;竹子对土壤要求不高,但透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最佳。

竹子对水分有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竹子地下茎上的节在一场春雨后会迅速生长,就是春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