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在做什么?心理咨询会问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在心理咨询中,会谈通常有三种形式: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通常而言,医院里的医生、心理治疗师采取的是结构式会访谈多一些;心理咨询师则会是后面两种,半结构式和非结构式的。

我先说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遵循的是一种预先确定的模式,所有的问题都是预先设定好的,提问者需要按照严格的次序进行提问,每个问题的机构都是为了使回答能够量化而设计的。

比如,在评估抑郁的症状时,医生可能会问:“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有没有出现睡眠的问题?是否有出现入睡困难、失眠以及醒得太早的情况?”

像这种有时间卡点、量化模式、询问具有标准意义的问题,是结构式访谈的一大特点。如果你作为来访者,听到你的医生、咨询师有这样的询问,而且结构很严谨,一次几十分钟下来都是这样的套路,那么这个访谈就是结构式的访谈策略。

结构式访谈的特点是评估信度强,效度高,对于评估来说可以保证关键的问题不会被遗漏,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初始评估、诊断阶段,结构式的访谈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

通常这一类的询问步骤会是这样,举个例子(大概框架):

1、你曾经因为精神疾病住过院吗?

2、你最后一次接受医生给你进行身体检查,是什么时候,结果如何?

3、你目前还在服用药物吗?

4、最近三个月内,你经历过压力和应激事件吗,是怎么样的?

5、小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创伤?

6、平时的时候,会不会感到焦虑,回避一些情景和人?

7、你的休闲娱乐活动是什么?

8、在生活方面,你的饮食规律吗?有没有进食出现困难,吃不下饭的情况?

这种对话模式,是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以及心理咨询师结构式访谈常用的套路,问的问题也非常标准化,初诊评估里面,会问这些问题,必不可少。

当然,除了结构式访谈之外,如今更多、更常见的是半结构式访谈,也就是介于结构式和非结构式会谈之间。既有固定提问,也有根据来访者答案灵活机动地提出后续问题的过程,是目前大多数从业人员采用的提问方式。

举个虚拟的例子。

咨询师:最近一个月,你的睡眠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出现失眠的情况?

来访者:挺好的。睡眠情况还行,经过前面咨询以后,情绪好了一些,没有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也能够睡得着,不再像原来那么难受了。

咨询师:噢,也就是说经过调整以后,你的状态有所恢复,生活压力及人际关系也感到适应,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去面对后,现在也能够渐渐适应了?

来访者:是的,是这样的情况。

咨询师:目前你对自己的负性想法还有哪些?假设你觉得自己不够好,这会妨碍你对自己的看法吗?

来访者: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好,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大家都不喜欢我,会疏远我。

咨询师:有没有其它的替代选择,对每个选择的利弊进行权衡?

来访者:有,不过练习以后效果还不是很好。

大概举一个片段,说明一下。

半结构式访谈的特点相比结构式访谈,在于灵活,不是简单地提出预设的问题,而是能够通过进一步提问,更好地评估来访者是否有异常症状,同时也让医生、咨询师等人士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而且建立咨询关系起来也比较快,不会太过生硬。

然而半结构式访谈的难度较大,也就是对专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而且半结构式访谈的时间耗费会比较长,对于评估、筛选问题的过程要更加细致。

非结构式访谈,特点就跟前面不一样了,通常是主观的,不事先设立问题,访谈开始时,一般会先进行常规式的交流,再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这个方式常见于人本主义等非指导性的咨询模式里,举个虚拟的例子。

来访者:有时候我好想打我丈夫一顿,有时候我觉得好无力,感到悲伤。想要了解他,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

咨询师:嗯,你为他感到悲伤,是因为他不爱你了,你自己也觉得痛苦,不了解他,也不知道如何相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