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和说教教育,哪一个更加的有效果呢

如题所述

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都明白要讲道理然后他们才能更好执行,但事实却是家长说的话孩子未必能够全部都听进去,更多的是家长说到位,孩子却不会做到位。

体验式教育得到的效果更好,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无声地去做,孩子可能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模仿,而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就能达到目的。

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有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家长的言行不一,明明说的是一套,但做起来是另外的样子。

照本宣科地教导孩子是传统的方法,家长从文字或者视频中学习教育的理念然后应用到孩子身上,而应用的方法往往可能也是将学习到的那些知识先讲给孩子听。

将文字的知识转化为语言传授给孩子,这是学校要做的,而家庭教育不能这样僵化和死板,家庭是孩子最初成长的地方,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和体验。



所谓体验就是亲身经历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下一次做事的时候就会有进步。家长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情景,让孩子从中活动,从而获得经验,得到学习。

其实想一想,很多大人明白的人生道理,也是在生活的历练中得出来的,所谓的鸡汤句子之所以没有办法打动别人,就是因为那些都是片面的文字,没有经历过自然不会有所体会。

无论如何理解一个身份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转变,也不如自己亲自变成那个身份的人体会得深刻。孩子也是如此,道理说得再多,他们虽然明白,但却无法做到也是纸上谈兵。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是喜欢听到表扬的话,尤其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鼓励并非物质,而是来自家长的口头表扬和赞赏,因为这种精神上的成就感,远比一个玩具持续的时间长,产生的影响更深。

如果能够在孩子体验实践的时候,家长对他们的行为及时作出反馈,并且是赞扬和认同的话,就能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前进的动力,这远比直接告诉道理让孩子明白,然后就不闻不问任由孩子自己发展要更加有用并且实用。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印象更加深刻,在实践中得到的表扬能激发更好的前进动力。只有经历过才能从中领悟生活和做人的真谛,对于孩子来说体验式教育是最实用也最管用的。



孩子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说教只能作为辅助而并非是主要手段,如果家长总是喜欢说教,时间久了孩子还有可能产生“抗体”,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

现在的孩子接受的教育和信息比我们这一代的人要更多更广,很多道理他们未必不懂,甚至有的孩子懂得比父母都多,家长虽然在他们心中仍然是最重要的人,但却未必是值得崇拜的人,因为网络上有大量的比父母懂得更多,知识经验更丰富的老师去让孩子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更不听话的原因,因为他们成长过程中能够接收到大量的信息,知识面更广,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意识。不会任由父母摆布。

年纪很小的孩子都会和父母讲公平,讲尊重,家长如果总是说教会让孩子觉得不耐烦,比如说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少玩手机,多学习。”但孩子会说“那为什么你吃完饭就可以一直看手机,就让我去学习。”他们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如果家长这个时候搬出我们小时候的那一套“我是你的爸爸/妈妈,没有为什么,我说的算。”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而不会更加听话。

只有家长以身作则,在吃完饭之后能陪着孩子学习,或者放下手机拿出一本书静静阅读,孩子才能从父母的行动中体会到这些道理,从而自己也去主动学习。这就是体验式教育的意义所在。



用行为去教育孩子,让行动去影响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有从实践中才能懂得真正的道理,只有父母去实践自己说的话,才能让孩子通过模仿体会到道理的真正含义。

现在的孩子敢怼家长,也敢反抗父母,与过去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小孩有了很大的不同,原因就是因为大环境在改变,社会在进步,信息传播的效率越来越高,孩子自然接受的教育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

孩子和大人之间是平等的,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父母,大道理谁都懂,想要真正地做好还是需要实践,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体验过才能真正理解道理的含义。

孩子只是年龄小,但在人格上他们和父母需要被平等对待,现在的孩子是在网络文化下长大的,不讲道理的权威对他们来说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多元,他们的世界中不仅只有父母家人和老师,还有更宽广的网络世界。

本来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过于复杂的道理还有一些说教本身就是不太管用的,他们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知道究竟要怎么去做才是对自己好的。

孩子需要在活动中才能成长,很多道理就算说得再好,如果没有行动,那都是海市蜃楼而已。对他们来说体验才是最好的教育,而父母的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示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9

我是一名教师 我来为你做答 我认为体验式做答更能起到效果

下面详细说明

体验式教育

体验式教育 与学生学一起

“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讲,体验是“理智的直觉”,是建立在个体“内部知觉”基础上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所以,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亲身经历,亲自验证,才能获得科学知识,养成道德品质,掌握技能。
坚持“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反思体验-体验内化“等体验方式的结合。“间接体验”又称为角色体验。采用模拟的社会和生活,为未成年人设计多个角色,模拟农场、工厂、商店、机关和相应岗位的情景,让未成年人去进行间接体验。“直接体验”是让未成年人克服过去预想不到的困难去完成有关“使命”,祛除平日的娇、骄二气。组织未成年人到农场、工厂、商店、机关去体验生产生活,在亲身参与中获得感知和感悟。“反思体验”就是引导体验者对体验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等进行深层次思考,强化体验效果,促进自我认识与评价。“体验内化”是体验反思的深化和提升,强调要明确体验活动的外部行为与内部过程之间的关系,借助外部活动促进、深化内部体验。体验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品味劳动的艰辛,体验人间的温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说教教育 很不科学

说教教育 不科学

有人说当代有四大痛点,男怕穷、女怕丑、老怕死、少怕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被看重的同时也诞生了不少商家瞄准了这一块儿商机,结果就是如我们所见的教培机构林立,同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今也被推到了近代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不明就里,今天听这个专家的建议,明天听那个老师的建议最后集百家之“短”,不但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反而付出的比别人都多。家庭教育本身是长远之计,很多细节都很关键。特别是如今市面上很多专家都是被商业包装出来的,并不是所有的专家的话都该去听。今天老北只给家长朋友讲一个细节,就是家长常跟孩子说:“快点”、“认真点“这样的话。如果您也常这么跟孩子说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了,类似
这样的话是家庭教育的大忌。

其实家长是否想过,当你跟孩子说“快点”的时候,孩子听不懂。另外快点在这里的语境是什么意思?所谓快点就是孩子按照家长要求执行某一件事的时候,所用的时间低于家长的预期,对不对?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快的标准是家长定的,到底多快是快?恐怕家长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同时这种单方面以自己的标准去命令一个孩子会对将来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渐渐会失去判断能力,只能更加机械化的服从,遇事第一件事会慌乱。其实家长的本意是好的,就是想告诫孩子不要浪费时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用太多的语言去表达不要浪费时间的意思。但是前提是孩子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家长说再多孩子也不会理解。

l不能一味说教的话,该如何跟孩子沟通说教会给孩子构筑盲从盲信的条件反射机制,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干万不脂再用说教的方式,那么不说教的话孩子做错了事或者一直拖延下去的话读如何跟孩子沟通呢?前面说了第一是给孩子灌输时间观念,比如什么事情该白天做什么事情该晚上做,一天有几个小时,同时人一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学习、娱乐等,如果其中一件事情超出了时间的范围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用场景描述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往深了讲就是间接去促进孩子自我形成一套独立的逻辑思维体系。从而让孩子拥有独立的自我判断与分析能力。人的一生教育构成元素共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式教育四个主要的领域,对应的是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才之道。你设有情,社教育对应的才是为学之道。关于为何这样划分在今后的内容当中我会跟广大家长教育工作者朋友们展开深入的分享。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点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