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纳格算瑞士名表吗?

如题所述

英纳格表我在1982年买过一款,因为渡金的表带和表盘相了18K金饰(2克重),当年的售价是1080块钱。由于使用了三十多年,走走慢了,去年经清洗加油,又恢复了走时准确。有人说这表的 历史 不长(这个问题回复中有多人这么说),那么我想说的是:此表在我家中还有一块,那是老丈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购买的,算不上什么古董,但也是有点 历史 感了。

18岁老爸送我一块黑盘夜光英纳格表,表盖上有条大鲨鱼,结婚时老妈送我一块18k金英纳格。当年在国内可算是不错的瑞士表。英纳格在表中属4类表还算亲民。现在表的种类多了英纳格渐渐退出名气全无。但是必竞是瑞士表依塔机心,走时精准还是可圈可点的表。

五六十年前,国产手表生产厂家少,知名品牌更少,而且手表是国家纳入的计划经济产品,凭工业证和当地交电公司签发的购买证(只供应单位)才买得到。而进口手表不需要购买证,但价格高出国产表几倍,一般百姓和工薪阶层买不起。

那时上海的“上海”表全钢19钻120元。天津的“海鸥”(新产品,全钢21钻)表125元。也有杂牌半钢的手表,天津人不认。

进口表中低档的“梅花”“罗马”“英格”“西马”“野马”“山都士”等很多,是年轻人追求的。而欧米茄,劳力士,空中霸王,双狮等高档表全自动表,是高收入群体享受的奢饰品。

我们年轻时候正是文革后期,刚参加工作不久,虽然挣钱不多,但是带手表是 时尚 (三转一响之一),又怕单位党团组织“阶级斗争分析会”,上班时,手表到厂门口摘下来,下班时,出了厂门再戴上。

几十年来也换过几次牌子,学徒工时戴的是“上海”,出师后换了“海鸥”,升二级工换的“西铁城”220元,结婚时换的“英纳格”260元,最后戴的是单位发的百年纪念表了……。

老铁路职工都知道,铁路局有规定,职工退休时都给一块表或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作为纪念。因为我们父子两辈人都从铁路退休,都有。不过牌子不一样,打退休后很少戴了。

此表跟了我快十年了。英纳格六七十年代算瑞士名表。那时候咱国人还不认识江诗丹顿这些顶级的。现在嘛,只能算瑞士表,不能算名表了,香港公司收购,还是瑞士生产,样式传统。价格适合老百姓,一般的就五六千把块钱,就是我这种。当时买了一对,一万二左右。老丈人送的结婚礼物。档次嘛,略高于国产和日本货。瑞士表里面应该算最低端的了。

英纳格不算名表..如果非要分个等级的话 ,那我给它分在了四线,五线等级吧。英纳格在国内名声也不怎么样。应该在大陆很少人会听说过英纳格这话品牌吧。听说过的 应该属于后一辈的人多. 这个品牌渐行渐远.......

1·英纳格的手表属于瑞士的,价格也比较亲民..3000到几万不等.

2·英纳格起源于1854年,1988年,英纳格被香港华明行收购,但依然在瑞士进行生产。所有英纳格表都是在瑞士本土制造的。

3·英纳格的风格 走的是商务,优雅的.

70年代之前的时候由于信息比较闭塞,加上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那个时候根本不了解世界上还有什么十大名表,当时只看过或听说的瑞士手表只有“罗马”、“英格(英纳格)”、“菊花(梅花)”三大品牌,80年代以后日系手表也走进了大众消费群体,最知名的有“精工”、“西铁城”等,以后逐步才知道有“江诗丹顿”、“卡地亚”等十大名牌,才知道原来我们流行三大名牌的手表连二线都算不上,但有多少钱就戴适合你的就可以了,明明月薪几千元还要追求几十万的高档品牌也不现实。

七、八十年代是物质匮乏年代,在物质匮乏年代,手表、自行车、衣车、收音机被称为三转一响。年轻人结婚时,如果三转一响都具备,那真的是富豪,因为自行车、衣车、手表有钱有时都买不到。

手表是每个人的喜爱或必备之物,因为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时间,有块手表,既 时尚 、又方便,更多的还体现了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82年读大学时,接触较多的是上海表海欧表等国产手表。我戴的是约8O块钱的青岛牌手表,一直到88年换了块日本产的西铁城,9O年连襟调到深圳工作时把他佩带的英纳格送给了我,96年又花三干五百元买了块美度。直到现在我保存下来的手表就是英纳格和美度。

英纳格在现在来说根本不算瑞士名表,连四线品牌可能都算不上。相比劳力士、江诗丹顿、卡地亚差很远,比梅花、美度稍差,与浪琴、依波相近。

英纳格虽不算名表,但属瑞士进口表,按八十年代工资收入,想买一块瑞士进口表相当不容易。能拥有瑞士进口表,如梅花、英纳格、美度等,是每个人的梦想。佩带手表的年代值得回味,无论过去和现在佩带手表都很有品味。

六十七十到八十年代初,最时髦的是瑞士表。

梅花,罗马,三类表。英纳格,四类表。市场上也比较多,属较大众化的表。质量,款式,明显优于国产,日产表。男女结婚,梅花表有男式,女式。男方送女方一块小型女式梅花表,价200左右。

有块英纳格,也很荣耀,价175左右。当时工资才三四十元。

瑞士产,80年代末被港资收购。

虽然按照“必须是瑞士机芯、必须在瑞士完成生产/检测、零部件中不少于60%必须为瑞士制造”的标准来说,确实为瑞表,但现在已经不在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名录之列,不受联合会约束。

怎么去定位它呢?算不算港瑞表?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在腕表之家,是找不到它的身影的。

英纳格对于50/60年代的人来说,会有一定的情怀,因为在80年代末,还未被化明行收购之前,跟劳力士一样都是进口表,不是一般人买得起,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到的。

诸如此类的还有山度士、西玛、尼维达。

根本就是三流的表,只是当年中国人能够买起的都是知识分子而已,所以有一个消费群体层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