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5G芯片发展现状如何?

如题所述

我国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商用开局良好

目前,我国5G手机除了基带芯片,国内企业有涉足的包括中频芯片、射频芯片、处理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无线芯片、触控指纹芯片、音频芯片、CIS芯片等,在这些领域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国企。

随着国家对芯片制造的重视,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望加大,同时5G应用的推广也会带来技术的突破,这些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将可能成长为未来国产芯片的代表。

目前,5G时代正加速到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加速推进5G商用落地。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国5G产业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上也已取得不错的成绩。

众所周知,射频前端芯片是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追求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是其技术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也是芯片设计研发的主要方向。

5G标准下现有的移动通信、物联网通信标准将进行统一,因此未来在统一标准下射频前端芯片产品的应用领域会被进一步放大。同时,5G下单个智能手机的射频前端芯片价值亦将继续上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8

工信部公布资料显示,我国已累计建设5G基站91.6万座,占全球的70%,国产5G连接数超过3.65亿,占全球的80%。当前我国5G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5G应用发展迈入“无人区”,需要创新和探索。

展锐

并且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目标:未来三年5G行业应用是发展重点,5G行业赋能要实现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达到35%;重点行业5G示范应用标杆数达到100个,实现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达到200%。


为实现国产5G行业应用的规模化落地和生产边缘环境到生产核心环节的渗透,3GPP R16标准商用部署迫在眉睫。展锐作为国产5G的领头羊,展锐R15 V510平台支持SA和NSA网络,可实现eMBB场景在智能手机和数传物联市场的快速落地。展锐5G NB-IoT 平台V8811将NB-IoT接入5G核心网,引领5G mMTC场景应用的发展。随着展锐5G R16平台V516的推出,展锐成为全球首家支持5G eMBB+uRLLC+mMTC全场景的芯片平台供应商,展锐的5G产品组合可以帮助运营商和垂直行业通过5G一张网即可实现eMBB+uRLLC+mMTC三大应用场景,助力产业伙伴实现国产5G行业应用的快速落地及规模复制。

5G芯片

【第一阶段:探索期】

5G赋能万物互联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行业探索期,主要利用5G大带宽特性,实现5G与超高清视频应用融合。

【第二阶段:高速发展期】

第二阶段是行业高速发展期,5G全面赋能产业数字化需要深入到行业现场、到工业产线、到企业园区。R16为5G+物联网能力增强版本,相较5G R15标准版本,做了很多增强。在5G扬帆起航的初期,远程控制和配电自动化两大行业应用有望率先突破,实现商用落地及规模化复制。

【第三阶段:海量物联网爆发期】

第三个阶段是海量物联网爆发时期,产业中有观点认为mMTC会先于uRLLC实现商用。实际上早在2020年7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就已经宣布认可NB-IoT可满足IMT 2020 5G技术标准中mMTC的指标要求。所以NB-IoT已经晋级为5G标准用于实现mMTC海量物联场景。展锐在2020年发布了业界首款国产5G R16 NB-IoT芯片平台V8811,可以与 5G NR 网络共存并接入 5G 核心网。让NB-IoT终端产品从传统的静态应用向动态应用升级,进而将最终将低功耗窄带物联网产品带入5G新纪元,更好满足mTMC场景需求。

紫光展锐

在3GPP R17定义Redcap轻量版5G讨论中,展锐积极推动20MHz带宽能力,最终获3GPP投票通过,未来将进一步推动5G从网关级向控制末梢渗透,实现海量物联网应用与连接。

第2个回答  2021-12-09
现在国内芯片市场有个蛮好的现象就是很多手机厂商都开始自研芯片了,像小米啊、OPPO啊。不过芯片产业是个高科技产业肯定还是得花时间跟金钱才能看到成果。现在国产5G芯片肯定还是看高通、联发科、展锐。大概9月份的时候展锐发布了跑步超40万的6nm 5G芯片,好像还只是唐古拉7系,已经是比肩业界主流中高端5G芯片的实力了,唐古拉8系跟9系主打的性能跟科技,还没出应该,还挺让人期待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10
中国5G网络建设如火如荼,开始具备行业话语权。我国是国际上率先发布5G系统中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19年7月22日,华为已与全球通信运营商签订50份5G商用合同。智能手机方面,2018年,华为、小米(19.400,0.00%)和OPPO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均排名全球前五。
第4个回答  2021-12-09
目前国产芯片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国产替代芯片的加速,倒逼着部分进口芯片价格大幅度降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