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是

如题所述

一年以上。
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预备觉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觉员预备期满,觉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觉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觉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觉员资格。预备觉员转为正式觉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觉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觉组织批准。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预备期未满的预备觉员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发生变动,应当及时报告原所在党组织。原所在党组织应当及时将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接收预备党员的党组织。党组织应当对转入的预备党员的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无法认定的预备党员,报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批准,不子承认。基层党组织对转入的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满时,如认为有必要,可推迟讨论其转正问题,推迟时间不超过六个月。转为正式觉员的,其转正时间白预备期满之日算起预备党员转正后,党支部应当及时将其《中国共产党入觉志愿书》、入觉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转正申请书和培养教育考察材料,交党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保存。
法律依据
《发展党员制度》第二条发展党员要严格履行手续。
主要程序是:
(一)个人申请。要求入党的个人,自愿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手写签名,申请书后附个人履历、社会关系)。
(二)确定培养对象。递交申请书后,党支部要在一个月内指派一名支委找其谈话,并将其列为培养对象。要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进行培养、考察。联系人每半年不少于一次谈话,要求入党的同志每半年向党组织书面汇报一次思想情况。
(三)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每年11月中旬前,要召开党小组会和支委会,从递交申请书三个月以上的培养对象中讨论推荐符合条件的同志作为次年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公示,报党总支和市委经信工委审查同意后填写《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共青团员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确定的人数一般不超过非党员人数的15%为宜。
(四)培养教育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后,要进行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并据实填写经信工委发的培养教育《写实簿》。其间,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政治审查,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材料,必要时需要外调有关直系亲属情况,并行成综合性政审材料。同时,党小组和培养联系人要每季度考察一次培养教育情况,由二名培养联系人如实填写在《写实簿》上。入党积极分子要每季度汇报一次思想情况。
(五)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思想和工作表现突出的,支部可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重点培养对象的确定,一般先由党小组根据党员条件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认真进行酝酿,提出推荐名单,在此基础上,由党支部集体研究确定。重点培养对象每季度要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培养联系人、党小组、党支部每季度要将重点培养对象的教育情况和表现情况填入《培养考察写实簿》上。
(六)确定发展对象。重点培养对象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思想和工作表现突出的,党支部可将其列为发展对象。在研究确定发展对象时,一要召开党小组和群众座谈会,征求党内外意见(形成会议纪要);二要征求本支部党员、群众意见,必要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考察发展对象的群众基础,参加投票人数要分别占本支部党员和群众总数的60%以上,凡是在党内外群众中威信较差的,不能列为发展对象;三要经支委会研究讨论确定。各支部研究确定了发展对象后要及时报党总支,由党总支汇总并研究制定次年度发展计划,于年底前上报经信工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