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体(宋体、明朝体)是如何产生的?

如题所述

旧字形宋体的有些特点,比如直线化、垂直化,当然是椠刻技术的需要,但有些特点,比如程序字脚的方向、笔画的处理这些可能更多是一种对其所来源的欧体楷书的路径依赖。明前期出版业的习惯还是和宋元一样,模仿写体的,并且主要流行的是元代以来的赵(孟頫)和颜(真卿)风格的字体。明早期风格。经厂本《贞观政要》 到明中期,具体说是正德到嘉靖这期间,因为苏州作为文化和商业中心的地位,由这里的文人带动了一股仿习宋刻本的风尚,一变而将刊印字体恢复为南宋浙刊(即南宋杭州为中心的出版业,南宋有三大出版中心,两浙临安、四川眉州、福建建阳)惯用的欧(阳询)体字,这个传统变化是与嘉靖万历间的民间大繁荣同步的,很快这种「宋朝体」就被书商进一步风格化,逐渐在万历定型成比较典型的「硬体字」,彻底脱离欧体写体的风格,然而其中异于明代楷书习惯的笔法也固化成为宋体旧字形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2

书写载体不同。因为鼎器铭文实际上是在陶笵上加工的,之后再灌注成鼎器,所以上面的铭文可以毫无拘束(更接近当时人们的实际书写字形)。 而甲骨文则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刻写十分困难,所以往往以直划居多。所以还不要到千年后「化曲为直」的隶书,早在殷商先民的甲骨卜辞中,「日」就写成了方方正正的字形。可以说,每种书写载体都有其独特之処,也都曾对汉字的书体风格产生过不同的影响。而在宋代成为主流载体形式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则是促使印刷体(宋体/明朝体),这一新的书体风格产生的根本原因。它不仅决定着印刷体的总体风格,而且也影响了印刷体的笔画特征。不同于用毛笔在纸上写字,人们在木板上面刻字时,要受到木板的硬度、纹理以及刻字工具锋利程度的影响,对楷书笔画的实现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新的书写载体的影响下,新的书体(印刷体)便逐渐从书法体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独特的书体风格。这种书体的总体风格是:横平竖直、纵向略长、笔画瘦硬。刻书体横平竖直,看起来比较规笵;纵向略长,与纵向的行格线达成了和谐;笔画瘦硬,更能体现刀锋的刚健。我们可以对比同时期的宋明刻本印刷字形与法帖手写字形,总结出下列特征:就笔画类型而言,雕版刻写的难易程度从小到大依次是:直画(横、竖)、折画(含横钩、竖钩)、斜画(撇、捺、提)、点画。直画直画是最容易写的,因为在雕刻时垂直方向最好用力,而且是顺着木板的纹理来的。横画和竖画都可以通过转动印版来使之成为垂直方向。这种纯直画的字形如上图的「申」字;折画在刻写时是通过两笔完成的。这样就可以処理为直画+直画(或斜画)两笔完成,难度就降低了。

第2个回答  2018-01-02

中国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篆书衰落微,实用且便利的隶书日渐得势。隶书秦代时曾作为补助使用的字体,到汉代则成为正式字体。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古隶和八分体[4]被同时使用,但是东汉(25–220)时,八分体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东汉灵帝于173(熹平四)年制定了《熹平石经》并流传至今,已经称为经书的标准文本。研究其书写风格,既没有点画的粗细变化也没有强调曲折,从书法的角度来说可能是缺乏表情的一种字体,但这种风格有助于正确解读文本,一般认为是活字字体的根源之一。《熹平石经》在历经争乱中被破坏而散轶。其中的「仪礼」一石在日本藤井齐成会有邻馆收藏有残段。藤井齐成会有邻馆是为公开展出纺织业起家的藤井家族的收藏品而建,其创立者藤井善助(1873–1941)是著名的中国美术古董收藏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