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八月梨早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说的是哪位唐代诗人

如题所述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说的是唐代诗人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出生于河南巩县的京兆杜氏家族,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在759-766年间,他曾居于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百忧集行

百忧集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然而,诗人一贯持有的高尚节操,使他难为“摧眉折腰事权贵”之举,因此时遭冷遇,颇不得意,良多感慨。

全诗内容主要描述了诗人回想自己年少时无忧无虑、充满活力、精力旺盛的情景,反观如今五十岁以后的自己,生活贫困,年老体衰,面对艰难的生活只能无奈叹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悲愤。

此诗通过诗人对年少时与现在状态、心境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的炎凉,充满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诗是杜甫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语言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