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报志愿

如题所述

我们总结出填报志愿的“三步法”,即一审、二查、三定。

一、“审”,考生审视自我。一方面参考相关省考试院编印的《报考指南》提供的高校近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数据,审查自己的高考成绩超过相应批次建档线的具体分数,由此估计被相应批次录取的概率。另一方面要审视自己的特长、爱好、性格特质、家庭背景以及自己人生规划等情况,判定适合自己的专业的初步方向。

二、“查”,考生查询报考学校。根据“审”视结果,在同一批次筛选出不少于10院校。对于本三批次(独立学院),考生一般应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学院的举办学校(即母体学校)在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中的位置,比如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举办学校——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省属骨干大学之一。

2、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比如是否经过改名、重组、合并,办学理念、品牌特色、突出成绩、招生计划等,往年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

3、独立学院所在城市的地理、气候、人文、习俗、经济发展情况等。

4、独立学院招生章程。其中报考条件、录取规则、某些专业对性别、身高、视力、外语语种以及单科成绩的要求等要重点查询。

5、独立学院的性质。有的独立学院有民办资金实质性介入,属民办性质。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是河北科技大学举办的,没有民办资金介入,所以不属于民办性质。

三、“定”,根据“审”、“查”结果,确定同一批次报考学校和专业。

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先后问题上,不同考生有不同考虑。有些考生先选学校再考虑选专业,主要从院校的名气、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方面作为出发点,认为专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另外一些考生先选择专业再选择院校,是从自身兴趣、特长、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出发的,认为成就自己的专业能力最重要。两者各有自己理性选择的一面。

1、定专业。选择专业意味着选择未来从事工作的发展方向,所以要从考生的特长、兴趣、志向及未来就业形势等角度出发进行填报。当前不少高校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如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等基础课学习结束后再分专业,这种搭建大平台的专业教育理念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能够充分适应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填报专业志愿顺序要注意“梯度”,不但要体现兴趣程度的“梯度”,也要注意专业“热度”。为避免退档,选择“服从专业调配”实为明智之举。

2、定院校。现在许多省份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平行的五个学校也是有先后顺序的。第一个志愿(A)院校应该是考生最中意的院校。学校的选择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同时填报的志愿院校次序也应注意“梯度”。如果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更应该注意报考院校的次序。第一志愿学校应该是最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若没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第二、第三志愿院校也都录取满额,则很有可能失去本批次被录取的机会。因此,选好每一批次的第一个志愿(A)院校非常重要。

3、考生自己抉择。考生填报志愿时。中学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家长都有义务适度给考生提出的指导性建议,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应还给考生。考生选择专业要和人生规划联系起来。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就业、发展前途、考研或出国深造等。专业志愿和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便是最佳选择。但是如果自己的考分不够“给力”,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因为,兴趣爱好是可以变化的,同时也是可以培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