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请神仙会用蟠桃,西王母这么做是别有用心吗?

如题所述

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犯事,都与蟠桃会有密切的关系。这场神仙界知名人士的盛大party,却让他们哥仨跌到人生的谷底,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不过有一件事非常奇怪:蟠桃园为什么一定要种桃子,怎么就不能种苹果、梨、柑橘或其他水果?本篇,我们来开一下脑洞,结合生活常识谈一谈。

今天,苹果是广泛食用的水果,但现代苹果传到中国的时间,只有不到150年的历史。我国古代有一种与苹果十分接近的种属,称为“绵苹果”。绵苹果汁水少,果肉绵软易烂,口感差,难以储存。这种水果种到王母娘娘的果园里,可真是有伤大雅了。我们现在的苹果原产于欧洲,公元前三百年就有栽培。1871年,传教士倪维斯从美国带回16个西洋苹果品种的苗木到烟台,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建起“广兴果园”。经过努力,广兴果园的苹果结出硕果,个大汁多,酸甜可口,与祖辈的绵苹果截然不同。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倪维斯开始大力推广现代苹果,培育了树苗赠给附近的农民,鼓励农民种植。这样,烟台就成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吴承恩生活在明朝中晚期,现代苹果传入中国却是清末,他笔下的王母娘娘的果园自然不会有苹果。

那么,原产于中国的柑橘,为什么也没有进入王母娘娘的果园?



柑橘是一种亚热带水果,喜温暖湿润,不太耐寒。据《禹贡》记载,4000年前的夏朝,中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产的柑橘,已列为贡税之物。秦汉时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柑橘分布范围与今天大致相同,主要有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的南部。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大致处在南北过渡带上,这里基本没有柑橘种植,所以在吴承恩的想象中,王母娘娘的果园里不会种柑橘。

《西游记》出现的水果,大致可以看成是当时常见的。如第三十回猪八戒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小猴儿献上的水果,有葡萄、梨枣、枇杷、杨梅。不过,这些水果中普遍存在果实较小的特点,枇杷、杨梅主要分布在南方,能运到北方的很少。有可能在蟠桃园与桃子一较高下的,应当是柿子。小说《西游记》中,柿子出现在驼罗庄除蛇精的故事中。老者提到,这里有个“七绝山”。唐僧不理解,老者解释说,这市满山尽是柿果,柿树有七绝:一益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枝叶肥大。可见,当时的柿树种植比较普遍,人们也对柿树有深入了解。

那么,有“七绝”之称的柿树为什么也没有出现在蟠桃园中?



柿子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脱涩后,可以鲜食,还有能止血润便,缓和痔疾肿痛,降血压等药用价值。但柿子有两大缺点:一是食用时限制较多。如不用空腹吃柿子,因为柿子易在胃酸作用下,变成大小不等的硬块。也不能与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水产品同食,因为蛋白质在鞣酸作用下容易形成胃柿石。二是柿子采收后必须经过脱涩处理才能鲜食。明朝时的自然科学,固然不可能发达到清楚柿子在人体内的生化反应的程度,但长期的生活实践,肯定能清楚柿子食用的禁忌。特别是柿子需要一定的脱涩。想象一下,如果种在蟠桃园,神仙们来去匆匆,自然不可能等着柿子脱涩。再上神仙并不吃烟火食,安排他们空腹吃柿子,吴承恩老爷子大概也感觉不那么合适。

一种水果能否进入蟠桃园,还与文化传统有关。梨与桃子一样,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水果,今天梨的种植面积仅次于苹果。不过,梨谐音“离”,在正式的场合,特别是祝寿,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水果,而夫妻间更是忌讳分着梨吃,因为“分梨”谐音就是“分离”。



蟠桃园里为什么对桃子情有独钟,神仙们享用的一定是桃子,与桃子习性和文化传统都有密切关系。桃子原产于我国。近代中国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南郑州二里岗新时期时代遗址中,也发掘出数量极多的野生桃核。经鉴定,与今天栽培的桃完全相同。出土文物印证古籍记载,确证中国是桃树的起源地,人们利用和种植桃树已有悠久的历史了。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有“园有桃,其实之淆”,说明黄河以北及山西广大地区,桃子都有一定规模。《礼记》把桃、李、梅、杏、枣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

桃子分布广泛,我国南北各省都有种植,北到辽宁,南到浙闽,西到甘肃,都能频繁看到桃子身影。当然,最集中的是还是华北和华东各省。桃子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因其肉质鲜美,被称为“天下第一果”。桃肉营养极其丰富,水分足,蛋白质含量高,热量低,同时,桃子还有果形大而美的优点,可谓内在和颜值俱佳。



桃花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中国与桃花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繁多,有的被人们传颂千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首《诗经》里的《桃夭》,是已知的最早的桃花诗。桃树生机勃勃,繁花似锦,花开满枝,灼灼动人。新娘出嫁在这个喜气洋洋的花开之际。人们用桃花歌颂她的青春美貌,并把家庭美满幸福、人丁兴旺的热烈祝福送给她。“去年路过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描述了段美丽而短暂的桃花情缘,故地重游,桃花依旧,却不见去年人。

桃木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桃木又名“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几千年来,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

桃子用来祝寿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孙膑师从鬼谷子学艺十年,有一天忽然想起母亲的生日快到了,就跟鬼谷子老师提说下山看母亲,鬼谷子感念其孝心,准备了一个桃子让孙膑带回去。让孙膑感到惊讶的是,母亲吃了桃子以后容颜大变,整个人年轻了很多。孙膑倍感惊讶,上山问老师,鬼谷子卖关子说,给他的桃子是西王母的蟠桃。

寄予了如此多美好的桃子,到了吴承恩笔下,成为王母娘娘蟠桃园中当仁不让的唯一主角,也就顺理成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作者自己才出现的情况,因为桃木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在驱除妖邪方面,而且桃子也是用来祝寿的水果。
第2个回答  2020-12-16
这只不过是为了展示一下朝廷的财力,说明朝廷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实力。
第3个回答  2020-12-16
我认为她确实别有用心。因为蟠桃非常的珍贵,而且在古代很稀缺,西王母也确实有用它们来笼络众神的想法。
第4个回答  2020-12-16
并不是别有用心,是因为蟠桃是很珍贵的,她宴请别人就要用珍贵的东西来宴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