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俗饮食文化有哪些:安徽省饮食文化特点

如题所述

1.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常识
皖中、皖南地区主食以大米为主,山区人民兼吃杂粮。徽州地区生产的稻花米和宣州等地区的血红糯米是当地特色。一日三餐,早餐城镇居民多吃大米稀饭,农村群众吃干饭。中餐和晚餐城镇居民吃干饭,农村农忙时期带干粮上工。晚餐有干有稀,夏天晚上在农家的禾场上吃饭,冬天晚上围火塘而坐,边烤火边吃晚餐。食品多样,有山芋饭、菜饭、豆饭等。皖中皖南地区还有各种传统点心和小吃。副食品以鱼、肉、蛋及家禽为原料的荤菜和以蔬菜、豆制品为原料的素菜。皖北地区以面食、杂粮为主食,一日三餐,早餐吃稀粥或杂面糊,午餐吃干馍或面条,晚餐吃山芋疙瘩汤。皖北地区群众喜欢用汤,如杂烩汤。皖北地区群众还善于腌制蔬菜,如腌鸭蛋、春腊菜、豆酱、豆腐乳等。小吃点心有蒙城油酥饼、狗肉包子、鸡丝卷等。皖北地区群众一般不喝茶而喝开水或生水,酒是节日或宴席上的必备品。
2. 安徽的民俗文化
阜阳剪纸应用范围广,有装饰和刺绣底样两种。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曾广泛流传于古徽州的祁门县、歙县、黟县、绩溪等地。马山村春祭活动保留了徽州宗族祭祀模式,是研究徽州宗族祭祀的一个活的标本。颍州肘阁是颍州区优秀民间舞种之一,表演队伍由下位成人演员和上位儿童演员构成,造型高大奇巧。安徽婚俗在古徽州大致可分媒合、订亲、成礼、合亲四个阶段,有九道程序。徽菜是指徽州菜,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后转移到屯溪,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徽州地处山区,历少战乱,自唐宋来中原大批移民南迁徽州一带,聚族而居,建祠修谱,形成严密的宗族制度。徽商鼎盛时期,徽菜声名远扬。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形成了雅俗共赏,南北兼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