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明朝

如题所述

明朝的封爵制度在宗室和异姓之间有所区分,但爵位名称有所变动。亲王,作为皇嫡长子的太子和十岁以上的皇帝子嗣,被封为藩王,正式称谓为王,其封地称为国,王玺则称为“某国之宝”。二十岁后,他们前往封地。郡王的设立遵循亲王嫡长子为王世子,亲王诸子则在十岁时封为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的爵位依次由郡王的嫡长子、长孙和诸子继承。所有爵位皆为世袭,与平民有别。


亲王封号仅一字,死后由皇帝赐予谥号,如秦愍王朱樉。郡王封号为两个字,如靖江王。明朝初期,亲王的岁支禄米数额为一万石,郡王为二千石,直至奉国中尉的禄米各有定额。此外,朝廷为宗室提供宫邸、陵墓设施以及随从等生活待遇。


洪武年间,亲王被授予兵权,北方藩王尤其握有重兵。例如,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登基,他之后限制藩王兵权,形成“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明中期,随着宗室人数增加和禄米负担加重,政府允许镇国将军以下宗室参加科举,试图让他们自给自足,但效果不明显。宗室女性爵位如公主、郡主等,各有相应的禄米和待遇。


异姓爵位则沿袭元代制度,分为公、侯、伯三等,没有子男爵位。明朝初期,公侯伯的封号和禄米等级有严格规定,如开国辅运推诚等。南明时期,功臣因功绩可被追封为郡王,如魏国公徐达和延平王郑成功等。对于朝贡国,一般封为郡王,如朝鲜王等。




扩展资料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因此爵位本来是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的。但某些国家(例如不列颠)在封建制度没落后,仍保留以往的爵位制度,把爵位封赐予臣下或地位显赫的国民。在此情况下,拥有爵位的人并不等同於封建诸侯。他们即使拥有类似封地的采邑,也只是形式上的,并不拥有对采邑的管治权。当然,历史上有一些爵位是介乎封建诸侯称号和有名无实的名衔之间,或者正处于由一种地位演变至另一种地位的过渡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