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个年代起,粤剧的表演体系趋于完善,基本改用广州方言?

如题所述

粤剧的表演体系趋于完善,基本改用广州方言是从1912年前后起的。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 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之一。粤剧形成于广东,后传入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粤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 。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

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政府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藉以扩阔观众层面,达到推广及保存粤剧的目的。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6 。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粤剧的形成时间,有以下四种观点:

(1)形成于(南宋)。陈非依在其《粤剧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梁沛锦也认为:“从粤剧发展渊源来说是悠久而又深远的,简括地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2)形成于明代中后期。赖伯疆、黄镜明合著的《粤剧史》认为:佛山的琼花会馆建立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

(3)形成于(清代)前期。王兆椿《从戏曲的地方性纵观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将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出现的“广腔”看作粤剧历史的第一阶段。

(4)形成于(清)中叶或中叶以后。欧阳予倩在《试谈粤剧》中认为,广东的本地班和外江班并立的时候可以看作粤剧奠定基础的时候。外江班逐渐退出广东舞台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欧阳予倩认为粤剧形成于(清)中叶以后。何国佳在《粤剧历史年限之我见》中认为粤剧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

也有学者认为粤剧历史应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义(或稍前)算起的观点,也属于此列。粤剧的历史始于唱梆子,约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后又吸收了二黄,成为“皮黄系统”的一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