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钢盔是什么军

如题所述

时期英国的那种扁平形钢盔(托尼盔),是广西桂军的标志。

托尼盔为英法一战到二战制式钢盔。一战到30年代,当时的国府根据现实情况,大量采购了英国的淘汰钢盔。初期,粤系,西北军,晋系,zy系,都曾经整建制装备。而桂系因为靠近东南亚,自始自终获得这一装备比较方便,所以整个八年当中,桂系头戴托尼盔比较有代表性罢了。

广西桂军,指时期广西实力派所辖军队的习称,其前身为旧巡防队和广西新军(辖1混成协另2标),由广西地方实力派组建、指挥和武装的一支相对的军队。辛亥后,旧桂军将领刘震寰曾率部参加驱逐陈炯明,留驻广东境内,并把持了一部分军政和税收大权。1925年同滇军首领杨希闵发动广州的叛乱,6月中旬被广东军队消灭。此后,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首的桂期统治广西,被称为“新桂系”。桂军发迹于第一次国民,于北伐发展壮大,随后几度沉浮,但始终偏安广西一隅。在中,桂军随着国民的覆灭而最终消亡。以李宗仁、白崇禧为统帅,李品仙、廖磊、夏威等为骨干的新桂系部队,在中国军队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广西桂军发展历史

清末桂军,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广西本土招募500人,在桂林编为一营,定名为新练新军第一营,训练6个月后,全营调往广东肇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边仿督办郑孝胥在龙州练1营新军,约600余人。次年,陆军部制定在全国练新军36镇的规划,限广西在5年内编练一镇。广西陆军混成协由步兵2营、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机枪队组成,总共2000多人。为了培养新军骨干,在龙州、南宁、桂林创办了讲武堂、陆军小学、学校等。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广西会决议出师援鄂,陆军混成协组成援鄂军。10月10日由桂林誓师出发。陆军部在和议达成协议后,除将巡防营6个大队遣散外,混成协和邕、龙标合编为陆军第8师,师长为陈之骥,赵恒锡、陈裕时被为旅长。北伐军出发,都督沈乘堃、副都督王芝祥离桂,陆荣廷继任广西都督,握军政大权,成为旧军首领,广西进入旧桂系军阀统治。时期,经历了陆龙之战、粤桂、陆沈之战、新桂系统一广西作战、蒋桂、新桂系军追击中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