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是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自己也禁不住暗笑,会不会让所有看到它的人认为自己有点白痴——竟然有人不明白“教室是个什么地方”。《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室的解释是――“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但是,对于教室是个什么地方,却有着难解的疑惑。疑惑之一:教室是谁的教室?这“疑惑”又是相当的白痴。 你说教室是谁的教室?当然是学校的教室,是老师的教室。尽管现在提倡多元文化,这个答案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仍然会是惊人的一致。 对于许多走出校门的人来说,对“你给我出去”这句话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中国式教室”中的主人是教师,同时他也是教室规矩的“缔造者”和解释权的拥有者。任何冲撞了这些规矩的“是非之徒”,都有可能被教师“绳之以规矩”。教师,难道真的就该是教室的法定主人吗? 疑惑之二:现实中的教室是个什么地方? 有这样一个教育故事:某教师让自己班里的同学谈个人理想。平时被罚站次数最多的小强说:“我想当一个建筑师。”老师饶有兴趣地问:“为什么呢?”“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盖成圆的,那时你就不能再罚我站墙角了。” 小强的答话在幼稚中透出一种让人心酸的力量。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实中的教室是一个不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的学生有可能被罚站墙角。但是,适值生命成长季节的学生,怎么可能不犯任何错误?那么,我们的教室里为什么就不允许学生出错呢? 李希贵先生在其著作《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曾经引述一位美国中学校长的话说:“我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他们的教室,而不是老师的教室。” 李希贵先生将中美教室进行比较之后,也产生了自己的疑惑:“中国教师平时主要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只有上课的时候,才不断地变换着教室,学生倒是一直呆在同一个教室里;而美国的中学则恰恰相反,教师是固定在一间教室的,而学生则走班上课。可令人奇怪的是,中国的学生固定在一间教室却总感到教室是老师的,美国的学生则不管到了哪间教室,那间教室就成了他们‘自己的’教室。” 于是李先生带着疑惑,请教一位美国的中学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到教室是他们的?”这位老师说了两个字:尊重。 是啊,面对生命成长主体的学生,我们是否想到过“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处境,倾听他们的声音,和着他们的心跳想事情,做事情”? 首先,教室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犯错是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其次,教室应该是师生、生生心灵相约的人生驿站,是一个具有童话般的魅力而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令人神往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