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妈妈不爱自己孩子的吗?

如题所述

      有,当然有了,虽然我们不愿意去承认,但这件让人痛心的事,还是有很多,我从来都不敢去想象是有多么狠心的母亲才能干出这样的事,十月怀胎那么辛苦的生下宝宝,新生儿的出生是多么让人开心和激动的事,不管你有多大的理由,哪怕你觉得现在嫁的人对你不好,哪怕是觉得你不爱他了,哪怕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你都不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当一个新生命的降生,他唯一的依靠就是母亲,唯一信任的也是自己的母亲。你不爱她,那还有谁去爱她。没有妈妈的爱,那该是多么痛苦的事。

1.狠心母亲事例一。

       世上只有妈妈好,多少是幸福的把这首歌唱出来的,其中包含着对妈妈满满的爱,又有多少人是哭着唱出来的,其中包含着对妈妈爱的渴望。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离家比较远,所以选择住校,心里是非常兴奋高兴的,终于可以脱离爸妈的控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正好宿舍有那么多的好姐妹,可以一起去享受生活,放飞自我了,但宿舍有一个姐妹,每次只要需要花钱的时候,都会脱离我们的集体活动,那时候我们还私下里说她小气舍不得花钱,后来有一次她妈妈来学校,我们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她在单亲家庭长大,在她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就去世了,她妈妈把这一切都怪在她的身上,说他是丧门星,克亲人的命,从小就对她又打又骂,本来是让她初中毕业直接去打工的,要不是她哭死哭活的哀求,现在保不齐在哪个黑厂打工呢?

 2.狠心母亲事例一。

        小时候,如果吃香蕉,哥哥的比我的大,我们就会觉得父母偏心,不爱自己,甚至会伤心的哭泣。这就是缺乏安全感,也是渴望母爱的一种表现。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感觉她有点怪怪的,从来都不打电话给她妈妈,后来渐渐熟悉才知道,她有两个弟弟,她妈妈又是那种特别的重男轻女,每次她‘’大姨妈来‘’疼的死去活来的时候,她妈都会把她打一顿,说她不穿衣服冻的,说弟弟买房了,她以后上班要帮弟弟把房贷还了,才可以找对象,当时听了她的话,真的是觉得她好可怜。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都是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待遇怎么就那么差。

        这个世界很大,有太多的故事,我们无力去改变什么,只能抱着同情的态度看问题,这就是现实,到我却很鄙视这样的现象,觉得她们不配做母亲。心真的太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7

如果我问,“你爱你的孩子么”,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说,那还用说,当然爱啦

那,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爱么?

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对孩子说过的话:你不听话就不管你啦”、“你在这样我就把你自己扔在这”,这种方式是爱么,这种方式是控制,是我们采取我们能够采取的手段取控制孩子,我们以为我们是对孩子好,然而,孩子在听到这样的话语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我必须有好的表现才会得到爱,我必须服从才能获得爱。

我还听过更严重的,有那次在爬凤凰山的时候,凤凰山路势险峻,爬起来特别惊险。一位妈妈带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不知道小女孩和妈妈之前发生了哪些对话,我听到的时候就是妈妈大喊,你再哭,我就从山上给你扔下去!当时我们正前后间距不远地,虽然视野和风景很好,但是脚下就窄窄的路,只够一个人走,宽度都不够两个人并排的,我觉得可能是家长觉得孩子边哭边走会比较危险把,就对着孩子说,你再哭我就给你扔下去。。。当然这样的话语是没有用的,结果就是小女孩哭的更伤心了,而妈妈一直在重复同样的话,至少七八遍。

显然这个妈妈在试图控制她的女儿,一方面是担心女儿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是公共场合,有些迫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想要在公开场合让孩子不去打扰到其他的人,更乖一些。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孩子会更没有安全感,更害怕,更手足无措,并且为了维护在公开场合下的静音状态,不影响到其他人的这种状态,显然这位妈妈的大声训斥更影响环境。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说,我就是这么被带大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然而,我们想一想,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有时候会取得孩子短暂的服从,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一招根本不好使,只会使局势僵持不下。

书中这种方式命名为“爱的撤回”,而通过这种方式,使孩子的行为得到暂时改变和对孩子造成长期深渊的负面影响之间做个衡量的话,这种“爱的撤回”的方法比其他惩罚手段更恶劣,更残酷。会让孩子陷入更久的精神不适。

对于家长来说,爱一个听话的孩子很容易,但爱一个不那么乖巧顺从的孩子则比较困难,但恰恰是哪些不容易爱的孩子,恰恰是孩子最让我们不想爱的时候,甚至是心烦的时候,才是最需要我们的无条件的爱的时候。

无条件的养育需要我们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并且这个过程会颠覆以往我们对于传统育儿观念的认知,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重复。此路任重而道远。

无条件的爱,顾名思义,我们需要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所作所为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被爱程度,我们需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确认孩子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针对孩子复杂的身心因素做出反应,试着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向他们解释正确处事的理由。而这一切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是否做到了呢?

以下3点供你参考

1.我们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刚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她们的真正兴趣和需要?答案满可以是不,而且我希望在育儿道路上,大家会更多的对此答案说不。

2.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关注焦点从“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转换成“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需要”

3.我们必须承诺重视孩子,严肃对待孩子的感受、需要和细纹。孩子的洗好不一定总能得到满足,但他们应该永远被考虑,而不是被随意忽略。至关重要的是:将孩子看作是拥有独特观点,拥有真是恐惧感,拥有感兴趣的事(通常与我们的不同),拥有与众不同的推理方式(而不仅仅是可爱)的人。

无条件养育这本书并不是提供菜谱,把育儿分成步骤,然后回家按着步骤去做,因为孩子是复杂的,环境是多变的,任何情况都需要我们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下做出特定的反应,这的确比胡萝卜大棒,强迫服从这些方式更难,但是,这样的无条件的爱更有助于孩子成为那个健康快乐的他自己,而不是在我们的限制中“服从”的“乖”孩子。


浣心(微信公众号ID:HXshuoyuer)注册护士,关注育儿,家庭,教育,欢迎关注!

第2个回答  2017-08-24

  不会的,谁都有不爱你的权利,但是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怀疑自己的妈妈是不爱自己的原因,是因为孩子不理解妈妈的行为,或者是因为孩子与妈妈沟通有一些问题,一般处在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都会有这种感觉,感觉妈妈并不爱你,并不理解你,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谁都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母亲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却会毫无顾忌的包容你,虽然有时候做事情的方式有些不同,不被孩子理解,但是初心是好的。

  我也有的时候感觉妈妈是不爱我的,尤其是在和她吵架的时候,特别希望她理解我的时候。吵架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一个问题,却往往因为这一个小的问题吵架,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能两个人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而往往这样就会造成两个人的不和,但往往都是妈妈先主动的道歉安慰我。即使自己的孩子有再多的不足,再多的缺点,再多让旁人看不惯的地方,作为妈妈,她也永远都看着自己的孩子是块宝,面对什么大事情的时候,她总以博大的母爱,震撼人心。如果不爱孩子,那么孩子又是怎么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的呢?

  我看到自然界的动物保护孩子也是这样,他们虽然外表凶残,但是内心却拥有一颗爱护孩子的心,动物界的猿猴算是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他们没有像人类一样高级的沟通能力,但是在面对外界的干扰时,总能第一时间的去保护孩子。等等。其他的动物也是如此。母爱是一种博大的爱,它超越了人类的界限,来到这个星球,我们应该感谢上天赋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居住在这里,有人,有动物,有植物。有万千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但我们唯一探索不完的是母爱,如此的博爱伟大,自古以来都在代代相传孕育生灵。

  我们总能听到世界上有很多震撼人心,有关母爱的事情。在地震的时候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本能的去保护孩子。免于让孩子被重物砸伤,而母亲去承担这个压力,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并不奇怪,我觉得任何一个母亲若是遇到这种问题都会这样做。没有谁的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她们爱的方式是不同的,她们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作为孩子,也要多理解妈妈,别忘了她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我们也要爱她,包容她,理解她。

  

第3个回答  2017-08-24

     我觉得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一直都非常的反对,那些人所说的母爱是一种天性。我觉得那些人真的够愚蠢的,好像每年都有很多的报道说,自己的亲生母亲虐待自己的小孩,还有很多重男轻女的母亲,宠爱自己的儿子,却苛待自己的女儿,以至于女儿致死,这些新闻难道很少吗?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新闻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这和我平时所受到的教育,还有我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完全的不符合,我觉得妈妈就是要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甚至是说奉献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我们平常的人接受到的教育,还有被灌输的一种理念。我跟我爸爸妈妈讲过这个问题,我觉得他们说的超级对。
     我觉得我爸爸妈妈的思想,有的时候就有点像西方人的思想,因为他们跟我讲,当母亲与孩子还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就是一体,那个时候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本能的就会产生一种爱,但是当孩子与母亲分离的时候,也就是说孩子成功的出生了,来到了这个世上,那么孩子和母亲就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没有一个个体在娘胎就是会爱的,像我们人类所说的爱是那种独有的,不像是动物抚养子女,抚养幼崽是一种本能,人类在抚养的行为中会灌输进去一种理念,那就是爱,所谓的父爱母爱各种的爱,这种爱都不是先天性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得到的。只有那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她才会慢慢的意识到这种热爱,并将这种爱传承下去。
     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没有感受到爱,他从出生就被遗弃了并且在接下来的18年中被反复遗弃,最终在颠簸流离中长大,那么他的心里会缺乏这样一种爱,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就算他以后有了小孩子,他反复无常的精神疾病也不会把他那少的可怜的爱给予他的孩子,那么他的孩子就会在没有爱的环境下成长,也很难成为一个付出爱的人。

    如果一个人根本就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爱,所以当他自己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去如何表达,就是说他已经丧失了爱的能力,所以,不仅有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会有爸爸不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缺爱的人很难有那种行为。

第4个回答  2017-08-24

我觉得真的有。

看到标题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个是何以笙箫默里,赵默笙的妈妈。默笙从小就没有母爱,爸爸给她很多很多的爱,即使爸爸的爱再多,也不可能代替母爱。在剧中和书中,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她的妈妈的冷漠。因为对她的父亲的怨恨,就强加在孩子身上。有一次,默笙给妈妈看她的画作,但是妈妈就自己看书,完全不理默笙;有一次默笙发烧了,告诉妈妈自己不舒服,她只是随便的看了默笙一眼,然后说找你爸爸带你去医院;后来,即使长大了,默笙觉得始终是自己的妈妈,还是回去看望她,就算很多年过去了,她的爸爸死了,她的妈妈心中的怨恨还是没有散去,依旧对默笙很冷漠。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这世间真的有这样的母亲,因为怨恨,把这样的感情倾注于自己的孩子身上,默笙真的很可怜,从小缺失母爱,不过还好,她收获了其他的爱。

电视剧始终是电视剧,但是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母亲。我就说说小C吧。小C有一个妹妹,她的妈妈在外地工作,就把妹妹带在身边,可能觉得妹妹比较小吧,而把小C留在老家,交由外婆照顾。后来,以爱的名义,把小C放到奶奶家。小C过的很不好,每天起早贪黑的帮奶奶家工作,她的父母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但是没有任何表示,依旧这样让小C继续过着这样的生活。后来,全家一起搬到现在的城市。因为缺失很多年的了解,小C很孤单。爸爸妈妈和妹妹的感情很好,对小C就很冷漠。经常三个人打牌聊天很快乐,就忽略了小C,完全不顾小C的感受。

其实这样说起来云淡风轻,但是我就是觉得她的妈妈就是不爱小C,虽然没有物质上的折磨,但是心灵上的折磨更可怕。如果她的妈妈有一点点的爱她,就不会在知道她被人叫做苦力的时候还不闻不问,知道这么多年没有与她一起生活时,就会多一些爱护。这些她的妈妈统统没有做过,已经缺失那么多年的母爱,如果爱,就会弥补。从她的母亲的行为,只让我觉得她只爱妹妹,不爱小C。

我觉得没有母爱的孩子都是不完整的,至少心灵上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小时候已经缺失了,就算长大了再怎么弥补,也于事无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