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去年最小的新生15岁,他为何能够跳级发展?

如题所述

15岁,大多数学生才刚刚初中毕业,即将步入高中。但是他却已经跨入了清华的校门,成为了清华大学2019年年龄最小的新生。他是鹿泽宇,2004年出生,目前还不满15周岁。按照正常的流程,这个年纪的学生应该初中毕业,步入高中,如果是下半年出生的话,应该下学期才能升入初三,为何他能够跳跃式发展,提前几年进入大学校园?

首先不可否认是,这是一个牛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清华大学今年在全国招生才三千多人,既有网红高考明星“武亦姝”,“刘雨桐”,“林万东”也有广西2019年高考状元杨晨,围棋高手柯洁……可以说按正常流程能考上清华的学子都可以让人膜拜,当之无愧地称之为“学霸”,更不要说这个比别人少读了好几年书的少年,那实在可以称为“学霸中的学霸”了。

据介绍,鹿泽宇同学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认识3000汉字,要知道,常用汉字不过3500左右,这就基本相当于是小学毕业的认字水平了。鹿宇泽的父母并不是什么高知分子,顶尖人才,只不过是开店做生意的,发现了孩子认字的天赋和兴趣之后,有意识地进行引导。由于家庭是开店做生意的,还没上幼儿园的鹿泽宇小朋友经常看爸爸妈妈算账,久而久之,居然无师自通,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到了该上小学的的时候,爸爸妈妈,学校老师都觉得他实在是没有必要从一年级读起,因为一二年级那点知识,他早就掌握了,所以直接读了三年级。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不得不承认,天赋异禀的人确实存在,他们有着超出常人的智力,记忆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这便是我们所谓的“神童”。不过“神童”也需要科学系统的培养,就比如鹿宇泽同学,自身的先天条件,加上后天努力,加上父母的正确的教育方法,系统的学校学习,最后终于一鸣惊人。以上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算有天纵英才,最后也只能像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

现在我们实行的是按照适龄儿童年龄统一入学,只要年满6周岁,不论智力发展状况,学习基础如何,学习能力差距,一律进入一年级学习。其实孩子的智力发展,认知能力形成有早有晚,就像花一样,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不能要求他们同步开放。进入学校以后,必然会出现成绩的分化,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分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因为基础越拉越远。老师们会发现,同一个班,学生成绩牛的是真牛,不行的是真不行。这种情况直到高中才会有所改变 ,因为成绩差的学生基本没有机会进入普通高中。

这种“学霸”和“学渣”混在一起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老师不敢讲得太快,太深,因为要照顾成绩跟不上的,至少是要顾及大多数同学,所以就会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坐火箭”的现象。

教书这么多年,也碰到过一些智力明显优于一般同学的学生,他们玩玩闹闹就能稳稳地名列前茅,但是我们要照顾大多数,所以不能单独照顾到他们的需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也不敢建议家长跳级,怕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只能看着他们“浪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系统的指导。

而且“跳级”的手续比较麻烦,需要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报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家长老师拿不准学生的实际能力,不敢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很少有家长会提出跳级的申请,宁愿看着孩子在班上一枝独秀,平稳发展。

有些学校以前是有专门针对优秀学生的所谓“快班”的,不过由于引发了一些其他问题,被严令禁止了。其实把优秀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因材施教”给他们更好,更快的发展空间,让他们人尽其才,踮起脚摘桃子,而不是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一起,慢慢消磨掉智慧和锐气,会不会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5
因为他的智商远超常人,而且他也非常努力。
第2个回答  2020-06-05
这样的孩子肯定有超常人的智商,他在小学直接念的三年级,因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培养他学习文化课了,加上高智商,可以说一路逆袭。
第3个回答  2020-06-05
因为他天生的智商高于同龄人,又勤奋努力地下功夫去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