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如题所述

在新形势下,税务部门应该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树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观,贯彻落实税收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努力提高税收服务水平。
一、当前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基层税务部门大力推行和倡导优化纳税服务理念,引入和谐治税思想,认真开展好“一站式、一窗式”办税服务工作,服务一线工作人员基本能转变观念,努力做好纳税服务工作,大力提升纳税服务质量,提高办税效率,在文明执法,规范管理,简化流程,阳光办税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税收工作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从基层税收征管实际来看,纳税服务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线征收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关键在人,但目前基层局面临人员编制紧张,征收员和税收管理员知识结构陈旧,无法适应纳税人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等实际问题,导致在接受纳税人纳税咨询或出现纳税疑问是不能及时给予准确解答;一线征管、服务人员工作缺乏热情和创新,工作作风拖沓,办事效率偏低。部分干部长期从事大厅工作,虽然还有工作热情,但在服务上没有生机,厌烦抵触情绪不断增长,把自身的一些问题和烦恼带到岗位上来,带“病”上岗,影响到地税部门的形象。
(二)纳税服务意识不到位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方向的明灯、思想是航海的灯塔”,思想明确了,行动也就很自然的统一了。但目前,许多征管一线的工作人员没有转变纳税观念,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甚至认为现阶段纳税人整体的纳税意识不强,提供纳税服务不可能提高纳税遵从度,因此工作态度生硬、方法简单、作风浮澡。如:现在征收岗位从思想上认为开好自己的票、票不开错、税不少收就行了,其它的与自己无关;税收管理员存在“管理者”的高高在上的思想,要求纳税人报这个报哪个,没有针对纳税人的需求对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的意识。
(三)一线干部“良心责任心”缺乏
责任就是肩上的千钧重担,也是心中的矢志不渝。责任的根本在良心,做事情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人,那就是个有责任的人。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部分干部特别是征管一线的干部人作风拖拉,对工作不负责任,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有的对纳税人急需办理的事情顶着不办,消极怠工;有的不能坚守岗位,纳税人三番五次都找不到人。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事难办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地税部门的整体形象,服务质量和水平难以有根本性的提升。
(四)纳税服务方式比较单一
实际工作中,基层地税机关往往认为是征收大厅和窗口的事,不少干部将纳税服务单纯地等同于文明礼貌、微笑服务等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范畴,却忽视了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程序复杂、环节过多、办税效率低下,纳税成本过高等深层次问题,导致纳税服务行为不能与征管其它工作融合,纳税服务游离于征管工作之外。
三、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对在编干部税收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清正廉洁教育,强化业务培训,开展税收、财务、法律、电脑和外语等知识的自学和团队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提高人员的纳税服务能力。
(二)引入竞争轮岗机制
实践证明,一个人长久的从事一个职业就会产生厌倦和怠慢情绪。通过引入淘汰机制,实行“末位”待岗,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在单位内部实行轮岗交流,建立岗位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模式,创建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挖掘干部内在潜力,激发工作热情。
(三)树立全员服务的理念
教育引导干部特别是努力提高一线征收员和税收管理员的纳税服务意识,更新税收服务理念,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要从满足纳税人需求出发,提供方便、快捷的办税效率,以方便纳税人为宗旨开展纳税服务工作。改变纳税服务就是办税服务厅的工作的片面理解,将纳税服务涉及各税种、各环节、各岗位,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使纳税服务融合到加强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工作之上, 把优质服务贯穿税收工作全过程。
(四)创造优质便捷的办税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