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草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威宁草海的知名度

  旅游圣地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支持,还要有很好的知名度,因为知名度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游客的多少和资金的投入。然而,笔者在资料搜集和采访过程中发现,贵州人有70%的知道草海,但其中仅有40%很全面的了解威宁草海,16%的被采访者到威宁草海旅游过。贵州省意外的被采访者仅有10%的了解威宁草海,其中1%的到威宁草海旅游过。资料显示,威宁草海外来游客仅占整个游客的20%左右。

  阅览一下威宁草海的相关网页,仅有的只是草海的几张图片和相当简洁的介绍。所以,发展到现在,威宁草海的旅游名气还是相当不容乐观的,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开发和发展中需要着重的宣传、传播。
  2、威宁人对草海旅游开发和保护的认知度
  草海的旅游开发,最重要的是得到政府和威宁人民的支持,但现在的政府对草海的关注仅仅停留在草海的生态保护上,旅游这一块依然是比较原始的旅游方式。而民众的认识则依然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威宁草海的开发会夺取他们的土地,所以从草海保护区的成立到现在,政府不仅一次的对草海保护区的农民进行迁移,但都因为资金补贴和土地问题一次次停止。
  3、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在生态旅游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重要一环, 旅游人力资源是提升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 是生态旅游的组织者、建设者、维护者, 是生态旅游的有效传播者。旅游业的兴旺发达, 经营、管理者起主导作用。他们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 指引其消费方向; 向旅游者提供有关生态产品服务和企业生态经营的信息, 向旅游者宣传、灌输、渗透生态产品、服务及生态理念, 刺激和创造消费者的生态旅游需求; 根据生态理念与原则制定产品和服务的生态价格来引导顾客的生态消费。而目前在威宁草海的生态旅游中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负责草海保护的威宁草海保护站的编制员工应为60人,但实际仅有38人,并且现在在职的职工中1/3在今年八月份才编制入岗,而在其工作人员中,只有少数本科生,且他们所学专业散乱,有英语专业的、人力资源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保护站工作人员除了平时对草海的保护工作外,还对草海旅游进行协助管理。他们没有周末,每天的工作是一起出动一起下班,平时在协助100多名船工工作外,还要抽配人力回局里完成当天工作。这样没有合理工作安排的方法,大大的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4、旅游经济收入

  现在威宁草海的经济收入结算项目来源甚少,主要有渔业,海草打捞,和游客在威宁的消费。2010年的威宁草海旅游和生产收入仅有120.1万元,2011年平均每月有15万元的收入,国庆长假期间有16万元的收入。

  5、资金投入方面

  草海现在的资金投入主要放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总投资13.8亿,修建环海公路28公里共投资5千万,生活污水产的修建投入87万元,修建和维护现有码头共四个和相应存在的警务系统总投入大概2个亿,其他还有项目:草海湿地生态维护系统和3A级景区建设。

  6、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草海开发存在的困难,现仅有两个码头,船只100多只,观鸟台一个,花鸟市场一个在2011年11月份建设完工,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和审批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