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维费斯肯巡逻舰

如题所述

上世纪80年代,丹麦海军需要更新一批包括鱼雷艇,巡逻艇和扫雷艇在内的一批小型舰艇,但由于预算限制很难实现一对一更换。丹麦海军出现了“标准-灵活”概念,即采用通用平台根据作战任务选择可互换的不同任务模块。此概念饱受海军内部质疑,但由于预算紧张,丹麦海军不得不采取了这个概念,几十年后的今天再看,这一决策十分正确,这也成了丹麦海军新世纪的舰艇发展指导策略。当时丹麦的研究表明,建造16艘多功能模块化舰艇可胜任22艘需更换的小型舰艇的使命,还能明显降低全寿费用,降低保养工序,升级改造舰艇也十分便利。就这样,1985年,丹麦建造了第一批模块化舰艇,就这样,1987年,弗莱维费斯肯级多用途舰艇(SFC300型)首舰弗莱维费斯肯号服役。

弗莱维费斯肯级舰长54米,宽9米,吃水2.6-3米,标准排水量320吨,根据安装模块不同,最大排水量超500吨。舰体采用玻璃钢制造,设计时就考虑了隐身功能,消磁以及红外特征都得到了良好的设计。部分区域采用凯夫拉装甲,舰员为19-29人。在舰体上有四个集装箱位置,前部一个和后部三个,所有主要的电机、机械装备都安装于内,并透过标准的接口与数据总线连接,能在一小时内完成拆装。不锈钢集装箱化设备模块尺寸为3x3.5x2.5米。该舰最大航速超30节,续航力为2400海里/18节。

该舰最基本的配置为:

9LV200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可控制中口径舰炮和“北约海麻雀”点防御导弹,火控信息由Ku波段跟踪雷达和光电跟踪与火控系统提供

AWS-6或TRS-3对海/对空搜索雷达。“斯坎特尔”对海搜索雷达,“傅鲁诺”导航雷达。

诱饵系统为2座“海蚊”DL-6T六管发射装置,可发射箔条和红外曳光弹

声纳为CTS-3639高频主动搜索声纳。

灵活的配置

该级舰的装备有多种配置,包括监视配置、布雷配置、反水雷配置、作战配置、反潜配置、水道测量配置、海洋研究配置、环境保护配置。

监视配置:舰艇上装备有:前部一座76毫米速射炮、尾部可放置两个集装箱化模块和一台液压起重机,起重机用于吊放和回收登船检查与搜索救援行动使用的充气艇。

水雷对抗配置:首部的76毫米舰炮和“北约海麻雀”点防御导弹,装备了一个内有复杂的水雷对抗指挥与控制设备的模块,使得该舰艇能够通过数据链控制两个水面靶标(各拖一个汤姆逊,马可尼声纳公司的TSM2054旁扫声纳),并接收其传来的声纳图像。为对水雷目标进行分类和必要的处理,还装备了一艘“双鹰”遥控猎雷/扫雷艇。

布雷配置:装备有76毫米舰炮、“北约海麻雀”导弹发射装置和一个起重机模块,尾部装有两个水雷滑轨,共携带60枚水雷。

作战型配置:该级舰装备有76毫米舰炮、“鱼叉”反舰导弹、“北约海麻雀”导弹和613型鱼 雷。

反潜战配置:装备了TSM2640变深声呐。

目前“弗莱维费斯肯”级的建造通过在一个标准船体上简单和快速更换武器和设备集装箱化模块,就能承担不同的任务。使一艘标准排水量300多吨巡逻艇级大小的舰艇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标准-灵活”这一概念目前很多国家也在舰艇设计建造中采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