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智齿依然没有消失呢?

如题所述

因为智齿是我们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可能会在进化过程中消失。从人类的祖先开始,它就在我们的嘴里生长。时间久了,虽然人体结构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但智齿一直存在。在人类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是不可能拔除智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是在一两年之内就进化完成,使智齿消失,而且智齿是在成人之后长出来的,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
第2个回答  2021-03-12
因为智齿是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并不会在进化的过程中消失。
第3个回答  2021-03-12

智齿是很多人的痛。长智齿拔起来更痛苦。牙医问要不要拔是一个特殊而又困难的问题。我们想说的是它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是如何“落后”的。

人类的智齿除了痛还有什么用?为什么又叫“爱牙”“智齿”

爱牙和智齿

关于智齿的传说有很多,有好看的,也有好看的。比如在韩国,智齿也被称为“爱牙”。不知道智齿引起的疼痛有时候是不是和爱情类似?当然,更可靠的解释是,智齿生长在爱的种子年龄。

再比如,有句话说,智齿叫智齿,跟智慧有没有关系,就是聪明,但是笨。很明显,用一颗牙齿作为智力判断是彻头彻尾的谣言。我们只能说,智齿的萌出时间恰好是一个人心智突飞猛进,人变得成熟的时期,也就是20岁左右。与这种说法相反,有人认为智齿是“回祖”的表现,由此引出一个有趣的话题。智齿让现代人类如此痛苦,如此无用,绝大多数都离不开被拔掉的命运。为什么智齿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没有退化?

事实上,智齿是第三磨牙,一般称为大牙。它们在人类牙齿中生长缓慢。孩子10岁左右,智齿开始发育,然后经过10年的硬生长,到了20到25岁左右才从牙龈中露出来,也就是疼痛出现的时候。世界上只有30%左右的人没有智齿,或者说这些人的智齿在有生之年不会萌出,所以在牙痛的道路上,你并不是一个人。然后,我们会有另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门牙,那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智齿呢?

智齿(第三磨牙)除了前面提到的“大牙”之外,也被称为“磨牙”。这个昵称准确描述了它的功能——研磨和咀嚼。

想象一下,300万年前,南方古猿在森林边缘寻找食物。他不能也不想离树太远。相反,他总是保持警惕,当有麻烦时,他会迅速爬上树,以避免成为其他捕食者的口粮。通常,他会找一些水果和坚果来充饥。偶尔,他可能要吃树皮才能生存。他巨大的下颌充满咬合力,又大又硬的臼齿是现代人的4、5倍。可以说他的牙齿胃口很好,吃起来很好吃。

如果说牙齿是南方古猿带来的“工具”,可以破壳、咬人、咀嚼坚硬的食物,那么生活在230万年前的霍姆哈比人就更进一步了,因为他们学会了制造工具,无论是从动物残骸中摘取肉,还是把食物分割成小块,他们都可以分担一些牙齿的重任,咀嚼变得更容易,但更大的变化发生在200万年左右。

是的,家用直立人是一个飞跃,它的优点包括直立行走更稳定,大脑更灵活,工具更多。脊柱挺直,胸部增大,肺活量可以满足长跑的需要,捕猎技巧可以提高,更重要的是用火。最后,吃骨头和硬物的古代人类吃熟肉。基因研究表明,大约150万年前,人体内出现了一种能消化油腻食物的载脂蛋白,这成为他们大量摄入肉类的证据。

最后,我们是智人。大约74万年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祖先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从12万年前到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欧洲和中亚的很多地方。肉占了他们食物成分的很大一部分。但由于分布广泛,它们的食物组成相对复杂多样,牙齿就是最好的证据。比如从西班牙和比利时出土的尼安德特人牙齿(臼齿大小和物质残留)来看,前者是纯素食,后者是纯肉食。

至于我们智人,一路吃,可以选择更多的食物,生存极限小。当我们的祖先再次遇到尼安德特人时,对抗盛行,然后农业在15000年到10000年前得到发展。磨牙用的磨牙,咀嚼用的肌肉都变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进化,人类的脑容量从400 ml逐渐扩大到三倍多,第三磨牙(智齿)缩小了四五倍。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头部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口鼻没有古人那么突出,下颌骨也不再粗大。一方面,我们不再需要智齿来磨掉植物的根,咬开坚硬的石头。另一方面,嘴越来越挤,智齿也很难有地方住。

现在可以回答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了。首先,进化是没有方向的,它不会让物种变得更好或更坏(当然好坏的标准本来就是人类定义的),也不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是为了留下足够的后代。在这个过程中,物理特征具有连续性、突变性和淘汰性。决定它命运的标准是它能不能繁衍,繁衍,繁衍。因此,对于人类来说,

其次,有句话叫“吃什么就是吃什么”。定居、农业和烹饪对牙齿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牙齿习惯。咀嚼植物的根、叶、果实一天所获得的能量,现在用几块肉来解决;原本磨牙嚼不硬的生食,蒸熟、煮熟、烤熟后即可下咽。巨大的臼齿和宽大的下颌骨变得没有必要。用来切、撕的门牙继续它的形状,而智齿跟不上进化的步伐。有趣的是,猪、狗等高度驯化动物的智齿与人类智齿的退化是同步的,这可能是饮食相似的结果。

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身体,无论是身体特征还是遗传基因,都是我们祖先一路走来的足迹。如果认为路是堵的,长的,为什么不忍受智齿的疼痛?

在所有的牙齿中,拔智齿最困难。拔不拔智齿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有的人甚至可能纠结一辈子。拔智齿和其他牙齿相比,不仅痛苦更大,而且花费也很大。拔一颗智齿的成本是其他牙齿的2到3倍。

所以人们总想找个理由保留智齿。当我们从根本上思考智齿时,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智齿是大自然赋予的,从人类的祖先开始就长在我们的嘴里。时间久了,虽然人体结构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但智齿一直存在。在人类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是不可能拔除智齿的。既然之前不可能拔智齿,为什么现在一定要拔呢?

大自然赋予人类智齿。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拉出来?智齿该不该拔?

智齿不是特殊的牙齿,而是磨牙,俗称磨牙。

在人体口腔中,从中间到两边依次排列着几颗不同的牙齿,分别是门齿、犬齿、前磨牙和磨牙,俗称磨牙。它们位于我们口腔的最后一侧,两颗牙齿在左边,两颗在右边,两颗在左边。但实际上,人口腔最后一侧的左、右、上侧应该有三颗臼齿,也就是12颗臼齿,多出的四颗就是我们所说的智齿。

既然智齿是人类的第三磨牙,为什么要单独取出来?因为智齿的发芽时间和其他牙齿不一样。很小的时候,我们先有一颗乳牙,6岁以后乳牙开始逐渐脱落,脱落的乳牙换成了成年牙,有时会持续5、6年。

大多数人在12、13岁就可以拥有一套完整的成年牙齿,不包括智齿。

智齿发芽较晚,一般在20岁左右,这也是智齿被称为智齿的原因。因为20岁,一个人的心智已经成熟,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智慧”。这个时候智齿刚出来,所以这最后一颗萌出的牙齿被视为“智慧”的象征,所以叫智齿。

但其实智齿和智慧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即使拔掉智齿,智慧也不会丧失。所以以“怕失智”为由保留智齿是不成立的。既然智齿从人类祖先开始就跟随人类几百万年了,为什么现在一定要拔掉呢?也是从人类的进化开始的。

人类还在“吃血喝血”的时代,智齿其实很有用。

因为早期人类吃的食物非常粗糙,坚硬的根皮和坚韧的生肉要求人有好的牙齿,多一对牙齿更方便,所以智齿的萌出可以让人有更好的咀嚼能力。与现代人不同,当时人类的下颌骨很宽,可以容纳32颗牙齿,所以智齿可以像其他牙齿一样正常生长,具有正常的咬合作用。

但在后来的进化过程中,人的颅骨形状逐渐改变,脑容量逐渐增大,下颌骨逐渐变窄。狭窄的下颌不能正常容纳32颗牙齿。在支持萌出之前,28颗牙齿占据了整个口腔,所以在20岁的时候很难支持全部萌出,有时甚至会长歪,成为阻生智齿。

既然人类的头骨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智齿在进化过程中没有消失?

原因是智齿发芽晚,20岁才发芽。此时人类已经完成了生长过程,生长期后出现的因子不会参与自然选择的过程,于是智齿就被留下了。在这种情况下,智齿确实是多余的。那么智齿一定要拔吗?也不尽然。看情况。如果你的智齿能正常发芽,有完全咬合能力,自然不需要拔。毕竟拔牙也是有风险的,可能会造成感染和神经损伤。

如果智齿已经蛀坏或成为阻生智齿,最好拔掉,否则会引起一系列口腔健康问题,疼痛始终伴随。而且,我国人口中阻生智齿的发病率非常高,高达50%,而在一些欧美地区,阻生智齿的发病率不到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