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录取后放弃入学屡见不鲜,是在浪费资源吗?背后原因很现实

如题所述


据统计,我国每年会有数万名大学生报考研究所,但真正成功上岸的学生不足20%。再加上有些是保研生占据名额,也加大了考生上岸的难度。可考研如此艰难,居然还有一些学生明明录取了,但放弃入学,这种现象在现代屡见不鲜,引发了不少社会人士的关注。



不少大学通告研究生放弃名额

就好比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公布,有32名研究生未按时入学,被视为主动放弃资质。除了中国政法大学之外,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研究生院也反馈了类似情况。有多名研究生没有按期入学。其他考生为之愤慨,这不是纯纯浪费名额和资源吗?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明明已经上岸并被录取,为何好端端放弃大好机会?对此,知情人士透露,背后的原因很现实。



原因分析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研究生的学费昂贵,超出普通家庭承受范围。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没错。对于这类学生,之所以拼尽全力去学习,那是因为学习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摆脱贫穷的渠道。为此,孩子努力,父母也在尽力拼凑学费供应他们去上大学。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会一边上学一边兼职。可研究生的学费太高,不是兼职可以赚取的。尤其是金融专业和新闻传播专业,但凡经济情况较差的家庭是无力承受的。现实面前,学生只能放弃机会,踏入到社会寻找工作。



第二个原因,学生谋求到了更好的出路,比如说考上了事业编或者是公务员,他们觉得很满足现状,没有必要再去就读研究生。要知道,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是无数年轻人渴望的职业,有的毕业生甚至一考就是好几年。年轻人之所以追求公务职位和事业编,还不是因为这些工作稳定,待遇好,说出去体面。因此只要是成功考上,基本上是不会放弃的。

    研究生导师水平如何,也是学生重点考量的因素。这些年,不少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矛盾不断,引发社会高度争议。其中部分因素就是因为研究生不满导师水平。如果说碰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研究生会直接放弃名额。因此,提升研究生导师教育水平也很重要,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去留问题。

第四个原因,对录取结果不满,比如说录取的专业或学校,他们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放弃名额固然很可惜,但这是学生自己的人生,别人也该尊重他们的决定,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命运的资格。

其实放弃研究生名额确实会影响到其他考生,但影响因素不会太大。有句话说的没错,是金子总会发光,不可能因为一些小因素影响最终结果。与其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责怪别人,还不如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我。





另外,劝诫有些年轻人,自知水平不佳,就不要再盲目坚持。还不如换个方式,进入社会找寻工作来的更实际一些。并非没有研究生文凭就找不到好工作,工作期间还得看个人态度和工作水平。因此大家也不要对学历有过分的执念,只会给自身和父母徒增负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2
他们只是在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当他们有更好的工作以后会选择放弃。
第2个回答  2022-09-22
这是浪费资源,让人觉得这样的做法,就是特别的伤害人的。不好的,不具备好的品德。
第3个回答  2022-09-22
不是的,这只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罢了,没有必要放在太高的层面来进行解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