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至高法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管理黄金法则是中西方企业家和学者们总结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行为法则、定律、原理和效应。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五大黄金法则,通过追本溯源、案例演绎和画龙点睛,以求给大家开拓性启示。

一、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

追本溯源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当渔民把刚捕捞的沙丁鱼放入渔槽运回码头后,发现沙丁鱼全死了,为了延长沙丁鱼的存活期,渔民想尽了办法,但仍不奏效。

后来有一位聪明的渔民想出一个办法: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捞时,总要先准备几条鲶鱼,一旦把捕捞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沙丁鱼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紧张,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上蹿下跳,把整槽鱼扰得上下浮动。如此一来,一条条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海港。

这种现象,后来被管理者们总结成了“鲶鱼效应”。

经典演绎

本田的“鲶鱼”激活战略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是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之一,曾一度面临着严重的人浮于事的问题,总裁本田宗一郎一筹莫展。后来,本田先生受到“鲶鱼效应”的启发,决定从销售部经理入手,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

本田先生经过周密计划和不懈努力,年仅35岁的武太郎成为了本田的第一条“鲶鱼”,接任本田销售部经理,武太郎凭着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过人的学识和工作热情,公司的销售很快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重点从外部引进一些思维敏捷、年富力强的“鲶鱼”,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式的感觉,从而使整个公司显得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画龙点睛

一个企业,如果人员长期铁板一块,固定在一个岗位而不流动,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员工就容易产生惰性,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进入公司,给员工紧迫感,让他们知道,是该加快脚步的时候了,即所谓“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二、巴菲特法则: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追本溯源

美国股神巴菲特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到其他人已投资过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这一论断被人们称为“巴菲特法则”。

经典演绎

从夫妻店到零售业的巨无霸

1945年,沃尔玛还只是美国堪萨斯州一个小镇上的夫妻店。而今,沃尔玛已在全球拥有5000多家连锁店,雇员150多万人,成为了一个威力无比的“沃尔玛帝国”。2005年

沃尔玛以总收入2800多亿美元又高居世界500强榜首。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创业之初,美国零售业已有了像凯玛特、吉布森等一批老牌商业巨头,他们将目标市场锁定大城市,“看不起”小城镇,认为这里无利可图,不值得投资。

但沃尔顿却独具慧眼,选定美国小镇为其服务的细分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逐渐做大。沃尔玛的具体策略是以州为单位,一县一县地设店,直到整个州市场饱和,再向另一个州扩展。由一个县到一个州到一个地区,再由一个地区到全美国,再从美国扩展到全世界,沃尔玛稳扎稳打,逐步扩张,最终成为了零售业的巨无霸。

画龙点睛

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不仅应该事先准确地判断该项目的投资价值,而且最好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不要盲目关注一哄而上的投资行业与项目。只有独辟蹊径,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拔头筹。

三、情商效应: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追本溯源

所谓情商,就是指一个人的沟通交际技能、与人共事的能力。在智商一定的前提下,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所彰显出的能量就是情商效应。

经典演绎

小布什凭什么当上美国总统

崇尚读书的中国人可能不大明白:没读过多少书的小布什,凭什么打败学识渊博的戈尔,成为美国总统。

小布什书读得不好,在其他方面却有过人之处。大学四年玩乐嬉笑中,他结识了4000多耶鲁在校生中的1/4,这1000多名学友为他日后从政打下了人际关系的基础。

1000多人的名字常人是记不住的。而小布什做到了。他早年的同事马克安奇说:“即使你和他只见过一面,他也能记住你的名字。”

可见小布什交朋友用心投入,情商极高。

画龙点睛

在中国传统背考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情商的培养受到了长期的忽略。应试心态造成了中国学生每天拼命地读书,把追求好成绩当成惟一人生目标,没有时间交朋友,忽略了人际关系的培养。这是造成许多中国人情商极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仅凭一己之力打天下,很难获得成功。“多一个朋友,多条路”,许多成功者的经历证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众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情商高、善于交友的人,事业往往左右逢源,成功的几率非常高。

四、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

追本溯源

一证券公司的主管曾请教任职于英国证券交易所的总裁古狄逊,说:“你一定在管理上有独到之处,要不你怎么能管理那么多的资金与员工呢?”古

狄逊回答说:“我只管好两头,一头是源头,一头是结果,至于中间,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古狄逊说:“一个累坏了的主管,是一个最差劲的主管。”古狄逊的这句话被称为“古狄逊定理。”

经典演绎

戴尔交钥匙的故事

戴尔电脑公司今天已是全球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戴尔开始创业时,还在大学念书,既要上学又要工作,很是辛苦,每天都得晚睡早起,这对于习惯了晚睡晚起的年轻人戴尔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戴尔是惟一一个有公司钥匙的人,每次只要他睡过头,一到公司附近,远远就能看到有二三十人在公司的大门外焦急地等待着。戴尔曾为此闷闷不乐,后来在他的朋友建议下把钥匙交给公司自己的员工。打这以后,他发现,每次在他匆匆赶到公司后,员工们都在井然有序地工作。

画龙点睛

领导者的最大本事,是能让下属释放最大的能量。

“无权不揽,有事必废。”一个不愿授权、什么都想干的管理者,什么都干不好。“一个累坏了的主管,是一个最差劲的主管。”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就算你每天拼死拼活地努力,最终也会因精力不济而顾此失彼。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要懂得有效授权,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小事情上面,学会“抓大放小”。

五、肥皂水效应:将批评寓于赞美中

追本溯源

理发师在给客人刮胡子的时候,往往事先在对方的脸上涂上肥皂水,这样,在刮脸时客人才不会觉得疼痛。这就是肥皂水效应。

在管理学上,又称“三明治法”,即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接受对自己的批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07
有人曾说:“每一个强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求饶了,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很多人不是败给命运与他人,而是自己。

而那些越活越强大的人,背后都藏着这五个人生法则。

No.1 罗伯特法则

美国史学家卡维特·罗伯特曾提出这样一条定律: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没有人因倒下而失败,除非他们一直倒下或消极。人的五大“强者法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这便是著名的罗伯特法则。

正如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斯蒂芬·金所说: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

强者自渡,圣者渡人。

丰子恺说:“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越成长就会越加明白:命运面前,莫论公道,因为痛苦和磨难,注定会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谁祈求一生没有任何风暴,注定不会拥有一片海洋,而是终其一生,活在泥塘之中。

而面对风暴的来临,选择沉沦还是奋起,也永远取决于你自己。

木心曾在书中写道:“所谓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真正的强者,在身处低谷时,能够保持淡然,充满生生不息的希望,因为他们明白谷底才是新世界的开始。

所以,面对苦难,他们选择不动声色,积蓄力量,暗夜突围。

No.2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试威力,看谁能把路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率先发力,呼呼地刮着大风,寒风凛冽,结果不但没有将路上行人的大衣吹掉,人们为了御寒,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路上的行人越来越热,最后纷纷将身上的大衣脱掉。

结果显而易见,温和的南风赢了。

后来,这则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成了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被称之为“南风效应”,也有叫做“南风法则”。

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这是“南风效应”最明显的一点启示。

同样的目标,采取的方法不同,策略不同,结果努力的程度和效果,往往会有云泥之别。比如,很多时候,好好说话,平心静气地沟通,远比大吵大闹,面红耳赤地争吵来得更有效果。

实际上,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不可谓不努力,但是他们努力的方式和方向未必是对的。

方式方法一旦出错,那么再怎么辛苦付出,效果也是不好的,这就是当下很多人忙而无果的原因。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瞎干、乱干,而是先看清方向、找准方式,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需要完成的重点是什么。

No.3 绿灯效应

所谓“绿灯效应”,其实就是:

持一种开放的态度面对和接纳所遇到的人和事。

比如说,当别人提到一个新兴行业时,虽然并不了解,但能将对方说的话听进去,而不是急于否定和排斥。

像后者这种对新兴事物排斥,只认可自己相信和接触过的,无法接纳不同和多元的事物,这就是与绿灯相反的一种思维: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所带来的弊端,并不难想象。

这是一种格局上的狭隘,眼界上的短浅,很多人败就败在这个上面,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时代,这样的固步自封无异于慢性自杀。

其实,“绿灯效应”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其实是不断地学习和接纳,永远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

一个人能做到如此,往往就不会错过时代所赋予的红利,就不会陷入越忙越糟糕的怪圈。

格局决定结局。真正的强者,能低头拉车,也能抬头看看路,环顾四周,耳听八方,如此才能走得更顺畅一些,更省力一些。

No.4 蓝斯登法则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没有永远的谷底,也没有永远的巅峰。

人生在世,在低谷中要抬得起头,在顺境中也要低得下头。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曾提出一个“蓝斯登法则”:

当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相比低谷与磨难,更应警惕的是前行路上的巅峰与顺境。

曾国藩曾在早年为官时,锋芒毕露,言语狂妄,不仅失去了很多朋友,还让自己的仕途平添不顺。

后来幡然醒悟,在写给弟弟的诫语中说:

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艰难少矣。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地位,经得起逆境黑暗,守得住顺境繁华,低调前行,进退有度,才能够荣辱不惊,不至于进退维谷。

人生在世,不要嘲笑任何一种命运,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福祸常常都在旦夕之间。

所以要谨慎惜福。

真正的智者,在逆境中铮铮若铁,坚守执着,绝地反击;在顺境中谦谦如玉,收敛锋芒,虚怀若谷。

人不畏其低,故能孚众为王。潜心修得一颗安定的内心,才能应人生之万变。

No.5飞轮效应

生活中,如果想让一个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开始你必须要使出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

但是,这每一圈的努力并不会被浪费掉,因为飞轮会转动地越来越快,到最后不再需要你推,也能快速地旋转。

这就是“飞轮效应”。

实际上,这种道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人生中,很多事都在遵循这样的运行规律。

比如说,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或者说进了一家新的公司,那么势必会有一段难熬的日子,会走得很慢,很吃力,会遇到不少问题。

实际上,很多人其实并不是折在半路上或是终点,而是在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如果你能坚持下去,能努力渡过难关,等一旦进入了状态,走上了快车道,那么结果往往是很喜人的。

这就是“飞轮效应”的力量,也是坚持和努力的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