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答好高一政治简答题?

政治生活

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经验 首先上课要认真听,听老师对每一课知识点的解释与梳理归纳 其次课后还得花时间背,当然有了上面的基础,你背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并且边背还要边再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 最后就是考场上的答题技巧了: 以下内容摘自 http://hi.baidu.com/yyc1872/blog/item/06c033c2bd09b85db219a85e.html 一、简答题技巧及常见问题 从高考政治阅卷场的分析来看,高考政治简答题,都被发现属于失分率很高的题型,是相对薄弱,容易被有意或无意忽视的教学内容。 高考政治简答题的基本特点:高考政治简答题的具体形式虽然较多,变化较大、但是也有其相对稳定的基本特点,一是答案的编制要求"简明扼要";二是规定"问什么,答什么"。无须作过多的扩展和引申、演绎。三是仍然存在简答、简述、简评三种基本类型。总之、突出一个"简"字。 学生在简答题的解题方面,常见的是答案的编制过宽和过窄。并且往往将简答题答成论述题。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审题方面:不能审清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导致离题,"撒大网"和生搬硬套。 2、在解题基本要求方面:首先,答案不完整和不规范。例如,由于学生不清楚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要求只答教材的观点,没有把题目材料的内容编入答案。即学生不清楚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编制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观点,二是题目材料的观点和内容,三是时事的观点和内容。其次,没能将简答题与论述题的答题要求区分清楚,或者因为缺乏解题所需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出现把简答题答成论述题的现象。导致答案过宽、过多。 二、简答题特点 1、新:取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备考训练:平时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并与所学知识挂钩用理论观点分析社会热点。 2.活:① 命题的内容活:要求简析或简述,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② 命题的形式活:材料型、引文型或二者的混合型,富有新意和灵活。③答案要点活:答案不是教材上的现成词句,需要综合教材知识自己组织答案,答案要点不囿于教材的某框、某节、某课,具有跨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 备考训练:克服死记硬背的积习,掌握知识要在理解上下功夫,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 3.巧:命题设计精巧,富有技巧性,使人不易理解题意,不易抓住问题中心。 备考训练:认真审题,联系材料和设问抓住中心,弄清设问的指向。如是答“为什么”还是“怎么样”或都要,忌答非所问。 三、组织答案 1.简:组织答案要精当、扼要、简明,不宜“小题大做”展开论述,更不要随意发挥,还简答题的本意。 备考训练:仔细阅读材料,针对题意简明扼要地回答,避免离开题目撒大网,结果劳而无功。 2.全:要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全面分析问题,答案要点要全面。注:简答题答案既要简又要全,二者并不矛盾。“简”是对每一个要点的分析不宜展开,要精练扼要简明;“全”是对问题的分析要全面,答案的要点要全,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备考训练:要全面、辨证地看问题,既看这面又看那面,既看到普遍性又看到特殊性……防止片面性,导致答案残缺不全 四、简答题的类型 1、疑问式简答题 近几年这种题型尽管也以材料命题的方式出现,但一般是对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的理解为命题内容,提问较直接,一般只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可依据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即可。 例1:“身价不是从学历中来,而是从学问中来;不是从资历中来,而是从能力中来;不是从索取中来,而是从奉献中来。”这是全国劳模、上海“智慧工人”李斌经历的真实写照,李斌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专家和工人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对于各类人才的渴求。(2005年上海卷) (1)李斌的成才经历反映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哪些要求? (2)李斌事迹引起了重大的社会反映,假设你所在学校邀请李斌以“树立正确人才观”为题举行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在请你围绕报告的主题向李斌提一个问题。 解题思路分析: 此题尽管以材料的形式出现,但可依据课本知识联系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直接回答即可。第一问回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技术能力的要求,第二问实际回答有关人生价值各种观点。 答:(1)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劳动技能。 2加强道德修养,确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动态度。 3确立竞争创新观念,富有开拓进取精神。 (2)一般性问题给2分,问题有一定深度给3分 一般性问题如:什么是正确的人才观,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如:德与才孰重孰轻?如何看待全才与专才?如何看待个人价值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注:如果考生回答出:李斌的成才经历反映了市场经济衡量人才不唯学历、不唯权势、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予以加分。 2、辨析式简答题 题目所给的观点正误混杂,带有辨析色彩。要了解题目到底包含几层意思,以课本理论为依据,对其观点分别加以回答。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生产资料(如钢铁等)的价格上涨,但是,今年国内空调生产企业仍然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大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有关机构预计,现有300多家空调生产企业有200余家可能倒闭。 为什么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未必导致空调价格的上涨,是有道理的? 解题思路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商品价格与价值、供求之间、生产资料价格与制成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这道题类似于辨析题,不难看出简答、辨析和论述题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此题的设问是为什么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可见,材料中的观点属附加条件型。 此题有三层含义:一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为什么上涨? 二是空调价格为什么下跌? 三是空调价格在什么条件下会随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答案要点:⑴市场价格的涨跌是由市场的供求决定的。(2分) ⑵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反映出该市场求大于供的状况,这与前些年的投资过热有关。(4分) ⑶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会引起空调生产成本的增加,这可能会推动空词价格的上升,但是,商品只有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了商品交换价格的涨跌,因此,空调价格的下跌反映出在该消费品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状况。(4分) (注:如考生回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之一,竞争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并实现优胜劣汰,200余家空调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面前面临使闭,这本身是市场调整供求,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的过程”的要点,可酌情加2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3.演绎式简答题 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材料,且包含着多层意思,须先用分析法看分为哪几层意思,然后再用演绎法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如果题目不直接指出观点,须先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再用演绎法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4.认识式简答题(广东高考常考点) 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材料,设问上一般是“如何认识……”,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简答题形式,回答时要运用课本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角度全面地回答。 [例4]“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近些年来人们对我国人才及其他经济资源很难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从1999年以来,我国重心西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应如何看待这种经济现象? 解题思路分析:此题是模拟全国高考1997年的第35题而出的,属于典型的认识型简答题。思路应为如下三点: 第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第三,怎样实施这一战略。本题的设问属扩展性设问,要有开阔的视野,从多角度回答,否则容易产生纠缠一点、不顾其余的错误。 参考答案:(1)“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果。但任其长期存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重心西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国家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的表现。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为此,西部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央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职能,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和支持西部地区;东西地区要把支持西部大开发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改善和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各种形式的协作,促进共同发展。 五、解答简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审题 从情景、立意、设问三个方面认真审题,以关键词为依托,明确指向,确定中心和重点,找准分析点。 2、找依据 选定分析用的教材知识点及其内容,防止用错理论依据,或依据不全或角度单一。 3、组织答案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教材组织答案,做到语言精练、层次清楚、逻辑严密,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4、侧重点 回答的重点是“为什么”时,一般是分析某种现象或问题产生的原因或依据,并根据题意说明意义或危害。 若回答重点是“怎么样”时,一般要运用辩正思维根据具体材料作全面回答,防止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