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如题所述

一、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要激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每个具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对这门科目的兴趣也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能过极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品味自己的歌声中,教师进行点评,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产生了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音乐中去。
三、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对音乐情感方向的把握。
音乐是感情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凝聚,没有感情的作品不可能是一部好作品。音乐作品往往通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性和情感陶冶性,因此,音乐课中的情感运用尤为重要。
音乐的情感是指作品本身对作者感情的流露和人们对作品意境的心理反应。因为音乐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学过程充满热烈的情感和情绪,是产生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原因。作为音乐教师,上课时必须包含丰富的情感,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如果缺乏感情投入即使教师有过硬的演唱、演奏基本技能,也很难打动学生的心。如在范唱《大鹿》时,如果教师自己心灵上都没有感受到紧张而危急的气氛,学生又如何能感受到兔子被敌追赶的危急情感呢?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诚,以激动人心的情感投入,才能真正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任何作品或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传播给学生的。优美的语言具有丰富的感染力,是维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凝聚剂。假如教师用生动、悦耳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解时,就能把作品解释得引人入、胜;假如教师用动听悦耳的语言进行歌唱时,必定“字正腔圆”使学生动之以情,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生情。也可以在课堂中采用课堂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以演抒情”。既提高了效果又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还使学生更直接的受到艺术感染和激励,并产生一定要学好它的强烈愿望。
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是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在教学中,教师的情绪要热情饱满、精力充沛、举止大方;语言丰富、语气富于变化。要吃透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既做“导演”,又做“演员”。以亲切、热情、真诚的教态来感染学生,用生动的范唱、范奏来打动学生的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同,如:有的学生喜欢声乐,有的学生喜欢钢琴,有的学生喜欢舞蹈,有的学生喜欢音乐欣赏等等,对于不同的爱好,很多学生都会对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作为音乐教师,无论其音乐素质有多好,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进修,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掌握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全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欢迎。
总之,音乐教学应该作为一种自由和欢乐来努力追求和尽情享受,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音乐老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要从单纯的牧羊人角色变为牧羊人和领头羊的双重角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1
抓住孩子的兴趣。上课不能太枯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