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成语源自“三国演义”?

如题所述

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草船借箭、初出茅庐、七步成诗、赤膊上阵、三顾茅庐、吴下阿蒙、出言不逊等。

1、草船借箭[cǎo chuán jiè jiàn]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 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3、七步成诗[qī bù chéng shī] 称人才思敏捷。

4、赤膊上阵[chì bó shàng zhèn]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5、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6、吴下阿蒙[wú xià ā méng]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7、出言不逊[chū yán bù xùn] 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1
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缓兵之计,三顾茅庐,初出茅驴,锦囊妙计,步步为营,单刀赴会,宝刀未老,桃园结义,割发代首,反戈一击,进退两难,三马同槽,青梅煮酒,闻雷失箸,乐不思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第2个回答  2017-11-25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张灯结彩、身不由己、舌战群儒、青山不老、招兵买马、光阴荏苒、身在曹营心在汉、赔了夫人又折兵、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初出茅庐、胸怀大志、器宇轩昂、知遇之恩、诡计多端、养精蓄锐、笑容可掬、反戈一击、孔孟之道、大吉大利、强词夺理、摇摇欲坠、虚虚实实、无名小卒、势不可当、大雨滂沱、赤膊上阵、锦囊妙计、泪流满面、曲意逢迎、闷闷不乐、先礼后兵、漫山遍野、鹰视狼顾、心术不正、宽以待人、步罡踏斗、旷世逸才、班师回朝、手无寸铁、趋吉避凶、削铁如泥、心怀叵测、缓兵之计、谋事在人、刀枪剑戟、力排众议、徒有虚名、 等闲之辈、赤身裸体、抵足而眠、尸横遍野、有机可乘、器宇不凡、一面之词、无计可施、色厉胆薄、宝刀不老、反败为胜、横行无忌、龙肝凤髓、仁义之师、万死不辞、燕颔虎须、封金挂印、指囷相赠、星月交辉、贪心不足、虎入羊群、土鸡瓦犬、目不邪视、束手待毙、柔能克刚、神鬼莫测、踌躇不决、随波逐浪、赤身露体、一家老小、光辉灿烂、得而复失、倍道而进、饱学之士、击鼓鸣金、荒淫无道、心胆俱裂、笑傲风月、恩怨分明、推诚相见、天愁地惨、怒目而视、秉烛待旦、命若悬丝、一面之辞、不置褒贬、闲杂人等、大展经纶、七步成章、骄兵之计、凄然泪下、卧床不起、放龙入海、开基立业、情同骨肉、养精畜锐、傲睨自若、旧病复发、不成体统、恩荣并济隐介藏形、剖、金波玉液、荒淫无耻、掌上观文、择主而事、灯烛辉煌、村野匹夫、引虎自卫、傲睨得志、开基创业、能征惯战、奋武扬威、拨云雾见青天、残暴不仁、兵精粮足、凤毛鸡胆、留恋不、狼心狗行、虎踞鲸吞、背若芒刺、把薪助火、初生之犊不惧虎、执鞭随镫、懊悔无及、心绪、安身之地、傲贤慢士、举善荐贤等

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了军争,外交,政治,交涉等各个社会层面。 由于小说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从中提取出的成语也包含了各个方面。 关于军争,先“安营扎寨”,“步步为营”,而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胜者“长驱直进”,败者“肝胆俱裂”,“落荒而逃”。关于外貌气度的,有“燕额虎须”,“赤膊上阵”的猛将,有“鹤发童颜”的隐士,有“峨冠博带”,“器宇轩昂”的“饱学之士”。关于品德,有武圣人关羽的“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名士糜竺的“目不邪视”。关于才能,有 “才高八斗”,“七步成诗” 的曹植,“旷世逸才”的蔡邕,诸葛孔明的“舌战群儒”的无双辩才,智计百出的“锦囊妙计”;奸雄曹操的“望梅止渴”。还有关于功业的“南征北讨”,“开基立业”;关于计略的“缓兵之计”,“先礼后兵”,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成语囊括了多个方面,各个类型。在今天,经过历史变革,某些成语词义也有了变化。探究这些内容,对成语研究有着极大地帮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