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分红要缴纳20%分红个税,这个怎么节税

如题所述

根据个税规定,个人股东获得企业利润分红时,应依法缴纳20%的股东分红税,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企业不仅需要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附加税以外,剩余利润提出时也需要缴纳20%的分红税,这样就造成了利润看上去十分可观,缴纳分红税后就会出现严重缩水。

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负压力大,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降低税负,那么股东分红20%也是可以通过税收筹划,合理纳税/节税的!

方法有:

1、注册个人独资企业,将分红转移到个独,综合税率能申请核定征收,税率降低,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2、将来作为工资奖金发给股东。相对红利所得,现在工资奖金按照综合所得计算个税,减除费用扣除、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在一定金额内所交的个税会相对较少。

3、运用企业财富安全管理“九段技术”合理运营筹划,合理合法节税省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8
股东的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税负为20%,持股
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税负为10%;持股期限超过 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
暂免征收。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其转让股票时,根据其持股
期限计算应纳税额,所以想要节税只有持股一年以上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1
股东的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税负为20%,持股
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税负为10%;持股期限超过 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
暂免征收。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其转让股票时,根据其持股
期限计算应纳税额,所以想要节税只有持股一年以上了
第3个回答  2021-01-28
第4个回答  2022-01-13
第一种:税前费用的支取
对于企业的资金来说,有一些费用是可以作为税前列支的,但是其中也有需要符合的规定要求,其满足条件还是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面相关,并且是合法合理的税前列支行为,而具体操作具体到股东的话,需要有以下的一些注意事项:
(1)股东的工资:
股东也是可以作为公司的办公人员,那么领到一部分的工资那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公司通过对股东的工资和年终奖的发放,可以使得股东本身的个人所得税降低到10%左右,因为有着个人的免征额以及专项附加扣除,那么自然可以地面一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2)领取股东的备用金
如果是根据公司的制度来看,股东是可以拥有一部分备用金的,这是完全合理合法的。但是这点需要注意的是,备用金的金额需要完全符合公司的规定,后期冲抵的发票也必须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更不可以使用家人不相关的开销来冲抵。
(3)股东的直接报销:
股东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有着相关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用等,在自己实际消费之后,都是可以根据公司的制度来进行报销的。但是如果有着不符合规定的个人开支,是不可以拿出来进行报销流程的,因为公司的税前并不能扣除!
(4)股东的资产使用费:
假设公司中间有着股东存在借款给企业的情况,那么就应该按照规定签订相关的合同,由此公司需要向股东进行利息支付;或者是公司使用了股东的其他资产,采用的是租赁的方式,那么也应该需要向股东支付对应的租金,这种情况下是需要交付个人所得税的,并且税率还是20%,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种:股东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转换业务模式
通过股东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给原有公司提供服务的模式,将个人的工资薪金和个人分红转换为企业之前的服务收入,个独可以进行核定的话,是可以达到税率在4%-5%左右,大大低于工资和分红的税收比例!

企业如何享受核定征收政策?
目前很多的地区都会出台一些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将企业注册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优惠地区,不仅是最节税的方法而且还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真正的做到合理合法。财政扶持按月进行返还,当月进行纳税的情况下,次月还拥有着政策的扶持奖励。

第三种:股东的税后利润分配
股东的税后利润分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分红,但是对于分红来说也是有着几种不同的分法。

(1)股东直接进行公司持股
公司分红如果是直接分红给个人,那么这个税率是20%,税率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只是想取出部分资金作为自己的生活费,那就不建议用分红了,用工资薪金更好,这样的税率就不会存在那么高。

(2)有限合伙企业股东持股:
这样的情况就不会涉及到需要交付一部分的企业所得税费用了,一般都是被作为持股平台进行使用,假如这样的持股平台设立在拥有税后优惠政策的地区,那么就可以将综合保税率降得比较低。而这样的平台都是做多层嵌套设计的,用来引进最优秀的核心骨干成员。

(3)有限公司股东持股:
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实际分得资金,而是为了做进一步的投资。如果本身股东取出钱来就是为了投资的,那就不要用个人来分红,用公司的形式,可以免于重复征税。

第四种:公司资产占用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最常见的就是借款使用,但是借的款项总归还是需要返回去的,并且借款的情况下还会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一旦公司资产占用的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变成视同分红进行交税;(2)如果为了避免需要交税,那么年底前就需要进行还款,但是这样可能会让股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并且整个的全部流程都是需要按照合规的进行,避免出现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现象!
另一种资产占用是进行的账外操作,但因为这种方式不合规,在此不做阐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