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罪,樱花无罪是谁说的

谢谢。。涐写作文给忘ろ,

  不是什么学者说得话,而是网络上对武汉大学内日本遗留的樱花的评论~~~

  给你这个,是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武大樱花是耻还是花?

  著名门户网站网易的观点交锋栏目里,争论相当激烈。认为“是耻不是花”的网民指出:樱花虽美,但国耻勿忘。武大的樱花正是侵华的罪证。那里的樱花,是为了慰问日本士兵,鼓舞他们的士气,以望其为继续侵略而努力。所以,这里的樱花不能成为全国人民追逐、“仰慕”的对象。

  而认为“是花不是耻”的网民反驳说,“树本无辜”,“景物无分国界也”。他们认为,“这些樱花虽然的确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的产物,但它本身是无罪的;人们之所以会欣赏它,喜欢它,完全是因为它自身的美丽。花只是花,花无罪。人犯的错误是人的错,对樱花的喜爱和对日寇侵华暴行的愤恨,根本就是两回事;单纯的艺术欣赏和民族仇恨的情绪,实在不应强扯在一起。”

  一名自称武大学生的网民则表示,日本人种下的这批樱花,也不失是国耻教育的好素材,当年武大的周鲠生、李达等诸位校长对这批樱花均未砍伐之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百万人争赏武大樱花

  网上争论火热,而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依旧人头攒动。樱花并不为武大所独有,武汉市成片的樱花林就有五六处,如东湖磨山公园、青山公园、武汉音乐学院等地,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观赏。据不完全统计,在赏樱高峰期间,一天进出珞珈山观看武大樱花的人次超过10万,整个樱花节期间赏樱的人数超过百万。

  保留樱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

  “樱花有什么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樱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好看,我们就能去欣赏。更何况,我们国家也是樱花原产地之一,而且现在我们看到的樱花已经不是当年侵略的残留物,而是中日友好的见证。”对于网上出现的争论,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徐同学言至于此,甚至有些“气愤”。另一位田同学说:“勿忘国耻并不错,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强大自己,而并不是失去理智地指责无辜的植物。”

  武汉大学校史研究会创始人吴骁说,对于武大樱花的争论早已有之。早在1947年3月武大师生迎来了回归武昌后首次樱花盛开的时候,面对争论,当时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镜澄教授便对自己的学生说:“这本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不过现在,日本人被打败了,这几株樱树反而成了战利品,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

  吴骁说,近年来,武汉大学还在樱花节期间竖起“武汉大学樱花简介”的指示牌,向观光者讲述着那段永难磨灭的历史,正是最好的爱国教育。去年的樱花大道上,还有一些年青人穿梭于赏樱人流之间,散发“勿忘国耻”的传单。

  武汉大学社会学专家周运清教授指出,对于武汉大学樱花的问题一定要从历史的眼光看,着眼于长远。美丽的樱花是全人类的财富,草木是无辜的,不能给它们“贴标签”、“戴帽子”。现在的樱花是历史上经历多次种植形成的,要了解历史,国与国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目前虽然中日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但我们更要从长远考虑,立足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才是关键。综合《国际先驱导报》报道

  武大樱花史

  “侵略之樱”已基本死绝

  1938年10月底,武汉三镇沦陷,武大珞珈山校园亦遭日军侵占。1939年前后,为了缓解住在这里休养的大批日本伤兵的思乡之情,同时怀着炫耀武功和长期占领之意,侵华日军从本国引来樱花树苗在武大校园栽植。这便是今日武大樱花的缘起。

  日军当年种下的日本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武大樱园的樱花大道上。到了1949年初,就有人建议将樱花树砍掉,而当时驻守武汉的国民党将领张轸师长表示,武汉大学是座宝库,里面的一草一木都要保留,于是樱花树得以保存(1949年5月15日张轸率部起义,武汉和平解放)。

  樱花树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二三十年,当年日本人种下的第一批日本樱花,50年代更新时已基本死绝。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1000株大山樱,周恩来总理将其中50株转赠给武汉大学。1982年,为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友协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又赠送了100株垂枝樱苗。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中国株式会社内中国湖北朋友会砂田寿夫先生赠送樱花树苗200株。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园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来自于此。

  网友PK台

  是花不是耻

  网易网友

  不知道花有什么罪过?要世界上没有人,花依然活得好好的。

  网易网友

  人有罪,花无过,植物能发动侵华战争吗?

  网易网友

  不要做一个太过自卑得敏感的民族!

  网易网友

  心中有耻,无花亦耻;心中无耻,有花亦无耻。

  网易网友

  任何冲突都不应该以牺牲文化为代价�

  网易网友

  让眩目的樱花提醒吾辈刻骨的国耻,也不是件坏事。

  无人无罪

  把人的罪过加在花上,不是还会有更多的国耻么?

  网易网友

  花是没有错的,美丽的东西应该保护它,但是历史不能忘却,应该在武大樱花园立碑,让我们的国人后代知道这段历史。这样大家在欣赏樱花的同时还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花看了,历史也知道了。两全其美否?

  网易网友

  这是一种文化,是没有界限的,我们没有必要把与日本有关的事物都与侵华拉扯上关系,这话题讲多了就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

  网易网友

  是耻是花,关键在于国人观花时的心情。国人在观花时如心里想着的不是樱花如何如何的美,而是以一种牢记国耻的心态边观赏边谨记祖国的耻辱激起爱国热情的心情,那么观赏樱花是一种爱国教育,否则就是真正的国耻了。

  是耻不是花

  蓝色暴风雨

  武大里的樱花,种植的目的就是为了慰问日本士兵,鼓舞他们的士气,以望其为继续侵略而努力。所以,这里的樱花不能成为全国人民追逐、“仰慕”的对象。以敌之爱为我之爱,是悲哀。樱花也是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最具象征意义的三件事物分别是樱花、武士刀和切腹。

  为什么日本人喜爱的花在中国就受到如此追捧?我们有高贵的牡丹、清雅的梅花、娟秀的菊花,但在很多年青人眼里,这些反成了土气的东西。

  网易网友

  樱花无罪,人有罪,一个人无视樱花的背后,只看花不看人,我想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与人能看到事物背后的东西,而不是单单看表面的樱花,日本人的樱花,插在我华夏大地,就像一根刺插入我心。

参考资料:海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