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姓是谁的后裔?

有一种说法,是说“眭”姓是白狄族的后裔,想知道这一说法是从哪里得来的?

中国姓氏之一,起源不明,现多分布于镇江,丹阳一带。  眭姓是否出于白狄,要从传世文献中找到确证似乎很难。但是,眭氏家族的活动和白狄民族的昌盛繁衍之地一直有着不解之缘。眭姓地望为赵郡,实为今河北高邑、赵县一代。这里恰恰是先秦时期鲜虞国和中山国的疆土。案《左传》,肥、鼓二国,皆为鲜虞附属,同为白狄之别种。所谓别种,我看是针对活动在西河地区的白狄而言的,这一地区的白狄主要和秦国接触,所以后世隗姓的先祖多出于雍州。可见,狄民族在中国北方的分布非常广泛,部落众多,互不统属。狄民族内部不仅有赤狄、白狄之分,而且分别有姬、隗等多种姓氏。口头传说中,眭姓出于肥子国后裔,然肥字姓氏,文献失载。考虑到肥子国为鲜虞属国,虽同为白狄别种,姓氏或许不同。鲜虞,史载为姬姓在狄者。那么,肥子国或可推定为隗姓。春秋时期,狄民族与夏民族各国相互征伐,但也相互通婚。《左传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据杨伯骏注,隗氏,金文皆作愧,从女。观眭、隗二字,皆合口呼,分以圭、鬼谐声,皆合口呼并舌根音字,上古分属支微韵,或可互通。因此,眭姓出于隗姓推测,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   但是,为何隗姓一定要改成眭呢?查《广韵》,齐韵户圭切,另有和眭同音的姓氏四个。这四个姓氏,非常冷僻,但无一例外以圭为声旁。除其中一字,指明为梁四公子之后,其他皆未说明来源。据此,或可以推测,肥子国后裔改姓一开始可能只是随声取字。但是,如果再因声求义的话,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更有意思的推论。   《说文》云:“赤狄本犬种。从犬亦省声”。因此,狄民族和史籍的犬戎、犬夷等应该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犬戎中的白犬和白狄,不一定是因其尚白而得名,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肤色白皙的缘故。狄民族有以隗为姓者,《玉篇》:“隗,高也”,可能指体形高大。《说文》“鬼部”:“象鬼头也”,亦指面貌特征而言。《广韵》:“眭,目深恶视”,可能指深目而言。余太山先生在《古族新考》中,发现《大戴礼记》中陆终氏娶于鬼方氏胁生的传说具有印欧语系民族神话化特征。根据现存典籍中人名和地名看,狄民族曾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但是后来不相统属的各部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华夏民族以及其他各民族融合了。 眭姓起源(版本一)  眭姓起源,史籍旷如,而民间口头传说中众说纷纭,且不少具有地域性特点。山西昔阳县东冶头乡人眭喜良所述,与同乡长者《眭氏历史考证》撰者已故凤鸣先生所述又不同,兹录如下,聊备一说,以待暇日详考。   山西昔阳县东冶头乡当地有不少姓眭的。在老家眭字读“sui”和字典音同。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小王朝叫“圭(读gui)王朝”,因事要满门抄斩,很多人跪在河边,执法官问谁姓“圭”,有智者目视河水急中生智说自己姓“sui”,因山西昔阳人把“水shui”读作“sui”。目视水故在“圭”字前面加目,目视水故取“sui”音,很多人从之,躲过一劫。据当地老人讲,现在东冶头乡还有一处废墟,名叫“殿圪台”是“圭王朝”古宫殿旧址,听说还有石碑出土,是否确切,没有考证。也算是“眭”起源的一种说法。估计眭氏一族是北方少数民族,因当地有七月十五吃“面杨”的习俗,说宋朝杨六郎扫北,所到之处屠杀颇多,故当地人对杨家狠之入骨,用白面作成人的模样,蒸熟食之。这一传说和习俗与中国传统的对杨家持褒奖态度不同,恐怕事出有因。而杨六郎屠杀的多是北方民族,由此推断眭姓一族来自北方一说倒也成立。 眭姓起源(版本二)  眭氏,宋版《百家姓》未录此姓,然其成姓已久。据《元和姓纂》所载:“眭,赵大夫食采眭邑,因以为氏”。另有一说谓战国时,肥子国(山西省太原以东)国君姓圭,其子孙因怕受侵轧之害累及全族,改作眭姓。可见眭姓早在2500年之前即已形成。   眭氏族中,曾有“明经知数,却诏出关”一联,褒扬的是汉代眭弘,以明经出任议郎。北魏的眭夸义却诏书而暗潜出关,保持其高洁的节操。   丹阳之有眭姓,始于南唐。据《丹阳县志》(光绪版)记载,丹阳眭姓第一人(亦即始迁之祖)是南唐刺史眭昭符,字隆祖,赵州高邑(河北高邑县)人。为南唐进士,先曾徙居金陵,保大年间任常州刺史。他胆识过人,为政宽简,治绩显著。至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中主李璟称藩于周,令昭符为南唐进奏使,置邸大梁(开封市)。后主李煜嗣位,又屡次委昭符为进奏使,斡旋于金陵、大梁之间。作为使节之臣,眭昭符尽忠职守,不卑不亢,周啖之以禄,不受;宋施之以威,不惧,始终不辱使命,北人甚为敬重。南唐亡后,他怀念故国,耻作宋臣,挈家下来到丹阳,卜居于城南的董庄(横塘镇眭巷村东),开辟了丹阳眭氏一脉。通过长期的繁衍发展,逐渐跻身于本邑望族之列。目前,眭氏宗人在丹阳阵容庞大,仅以“眭”字命名的村庄就多达8个,不带“眭”字而实际上为眭氏族居的村庄更多,主要分布在横塘、延陵、开发区、里庄、吕城、陵口、麦溪、珥陵和云阳等镇。   明景泰六年(1455年),丹阳眭氏修订了《眭氏宗谱》,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次续修。   千百年来,眭氏族中贤人颇多,汉代有符节令眭弘,三国时有农民义军首领眭固、北魏有中郎将眭夸等知名于世。《中国人名大辞典》共录眭姓名人4个,竟有2个是丹阳人。《江苏艺文志?镇江卷》录眭姓8人,全是丹阳籍。《丹阳县志》(光绪版)中载眭姓进士、贡士、举人等竟达40余名。明代有户部员外郎眭纮、翰林院检讨眭石、武略将军眭宪、武毅将军眭嘏;清代有监察御史眭朝栋、画家眭石亭等。丹阳城内燕子巷旧有一座规模颇大的眭氏宗祠,厅柱上挂有一副楹联:“西汉家声远,南唐世泽长”,对眭姓历史上极有影响的两个人物:西汉符节令眭弘和南唐进奏使眭昭符作了褒扬。 迁徙分布  眭氏,宋版《百家姓》未录此姓,然其成姓已久。眭氏家族的活动和白狄民族的昌盛繁衍之地一直有着不解之缘。眭姓地望为赵郡,实为今河北高邑、赵县一带。这里恰恰是先秦时期鲜虞国和中山国的疆土。据《左传》,肥、鼓二国,皆为鲜虞附属,同为白狄之别种。所谓别种,是针对活动在西河地区的白狄而言的,这一地区的白狄主要和秦国接触,所以后世隗姓的先祖多出于雍州。可见,狄民族在中国北方的分布非常广泛,部落众多,互不统属。狄民族内部不仅有赤狄、白狄之分,而且分别有姬、隗等多种姓氏。口头传说中,眭姓出于肥子国后裔,然肥字姓氏,文献失载。考虑到肥子国为鲜虞属国,虽同为白狄别种,姓氏或许不同。鲜虞,史载为姬姓在狄者。那么,肥子国或可推定为隗姓。春秋时期,狄民族与夏民族各国相互征伐,但也相互通婚。《左传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据杨伯骏注,隗氏,金文皆作媿,从女。观眭、隗二字,皆合口呼,分以圭、鬼谐声,皆合口呼并舌根音字,上古分属支微韵,或可互通。因此,眭姓出于隗姓推测,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但是,为何隗姓一定要改成眭呢?查《广韵》,齐韵户圭切,另有和眭同音的姓氏四个。这四个姓氏,非常冷僻,但无一例外以圭为声旁。除其中一字,指明为梁四公子之后,其他皆未说明来源。据此,或可以推测,肥子国后裔改姓一开始可能只是随声取字。江苏省丹阳之眭姓,始于南唐。据《丹阳县志》(光绪版)记载,丹阳眭姓第一人(亦即始迁之祖)是南唐刺史眭昭符,字隆祖,赵州高邑(河北高邑县)人。为南唐进士,先曾徙居金陵,保大年间任常州刺史。他胆识过人,为政宽简,治绩显著。至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中主李璟称藩于周,令昭符为南唐进奏使,置邸大梁(开封市)。后主李煜嗣位,又屡次委昭符为进奏使,斡旋于金陵、大梁之间。作为使节之臣,眭昭符尽忠职守,不卑不亢,周啖之以禄,不受;宋施之以威,不惧,始终不辱使命,北人甚为敬重。南唐亡后,他怀念故国,耻作宋臣,挈家下来到丹阳,卜居于城南的董庄(横塘镇眭巷村东),开辟了丹阳眭氏一脉。通过长期的繁衍发展,逐渐跻身于本邑望族之列。目前,眭氏宗人在丹阳阵容庞大,仅以“眭”字命名的村庄就多达8个,不带“眭”字而实际上为眭氏族居的村庄更多,主要分布在横塘、延陵、开发区、里庄、吕城、陵口、麦溪、珥陵和云阳等镇。明景泰六年(1455年),丹阳眭氏修订了《眭氏宗谱》,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次续修。千百年来,眭氏族中贤人颇多,汉代有符节令眭弘,三国时有农民义军首领眭固、北魏有中郎将眭夸等知名于世。《中国人名大辞典》共录眭姓名人4个,竟有2个是丹阳人。《江苏艺文志.镇江卷》录眭姓8人,全是丹阳籍。《丹阳县志》(光绪版)中载眭姓进士、贡士、举人等竟达40余名。明代有户部员外郎眭纮、翰林院检讨眭石、武略将军眭宪、武毅将军眭嘏;清代有监察御史眭朝栋、画家眭石亭等。眭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4
根据历史的传说:“眭姓是肥子国的后裔,原为姓圭,有圭王皇帝。其后裔怕受害而累及全族,改为眭姓”。上面所说的肥子国根据史书的记载,是春秋时代肥国被晋国灭亡之后。肥国国王绵皋被晋国安置的地方名称,其地址在现今的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眭姓为肥子国后裔的传说,在昔阳县眭姓成员聚居的十余个村庄,以及河北省赞皇县两个村庄,临城县的一个村庄,高邑县的三个村庄的,眭姓子弟都是人人皆知的。而且东冶头村庄的其它姓氏,或附近村庄的群众也知道这种传说。从昔阳全县来说现在五、六十岁以上的知识分子一谈起肥子国在昔阳县的遗址,就要联系到它的后裔是眭姓。昔阳县政协出版的《昔阳文史资料》第一辑中的“关于肥子国的传说与考证”一文中就明确的写着:“现在东冶头姓“眭”的人,就是肥人的后裔”。 这种传说不仅是肥子国遗址附近村庄眭姓后裔知道,而远在江苏省丹阳县、镇江市的眭姓后裔也是知道的。在1965年春天,有一位研究生到我所工作的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二部做化学实验,她叫眭秀楣,是镇江市人。一天我们相互攀谈起来,她说,在她来北京做研究生时,曾到上海市向她的伯父眭震深辞行。她伯父对她说:“你到北京后接触的人多了,见识也广了,你打问一下肥子国在什么地方,就知道咱们眭姓的发源地了。咱们眭姓是肥子国的后裔,原为姓圭,为怕圭姓有人犯罪累及全族,而改为眭姓。可是肥子国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不知道,你要多加询问”。我听了她的叙述之后认为与我们那里的传说是一致的,当即对她说:“肥子国在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是我的家乡所在地。你们那里对肥子国与眭姓的传说与我们家乡的传说是一致的”。 肥子国是在什么时候与什么原因下,建立在现在的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这个地方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肥子国的前身叫做肥国,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所在的地址是现在河北省藁城县境内。现在的昔阳县是春秋时代东山皋落氏的所在地,东山皋落氏被晋国灭亡之后,即归晋国所管辖,后划归赵国所有。西汉时定名为沾(音dian电)县,后汉时改名为乐(音lao烙)平县,直到中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才改为昔阳县。东冶头镇是一个小城,建于春秋鲁昭公时代。既叫肥子国,又叫昔阳城,是一个地方有两个名字的特殊小城。《春秋左传》中记载,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晋伐鲜虞。“晋苟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晋国将肥国国王绵皋软禁到东冶头镇这个小城里。因为是肥国国王绵皋属于子级,给这个小城定名为肥子国,而不叫做肥国。这就是东冶头镇这个小城在春秋时代名为肥子国的来源。 在鲁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0年)时,晋国又灭亡了鼓国(鼓国在现在河北省晋州市区),把鼓国国王鸢鞮也软禁到肥子国的城中,又给加了一个名字叫做昔阳城(昔阳原来是为鼓国都城的名字)。这就是东冶头镇在春秋时代又叫昔阳城的来源。于是形成了一个小城有两个名字,而且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现在的昔阳县的名字就是沿用了春秋时代昔阳城的名字。 眭姓起源的传说,是肥子国的后裔,就是从东冶头镇这个肥子国起始的,肥子国在昔阳县东冶头镇。所以眭姓的起源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昔阳具东冶头镇。二、眭姓的辩白 眭姓是由其它姓氏改来的传说是多种的。流传最多的就是由圭姓改为眭姓。这在眭姓氏族中与昔阳县的群众中都是这样传说的。1988年12月政协昔阳县委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的刊物《昔阳文史资料》第一辑《关于肥子国的传说与考证)的文章中就写着:“据传说肥国是白狄人,国王姓圭,晋萄吴灭肥时,族人怕受株连,在原圭字旁加了个目字便成为眭字。现在东冶头村姓眭的人,就是肥人的后裔”。 由圭姓改为眭姓的传说在历史书籍中找不到根据,“圭”字做为姓氏,在历史书籍中也找不到根据。只是春秋时代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633年)传日:“子然、子孔,宋子之子也,士子孔,圭妫之子也”。杜注:“宋子、圭妫皆为郑穆公妾”(见《春秋左传注》1050页)。正文与注解都没有说明圭妫是姓圭名妫,还是名字就叫圭妫。从有关历代名人的名字中及记载姓氏的书籍中部没有把“圭”字列为姓氏,更找不到一个姓圭的人名。《辞典》《辞海》中也没有把圭字做为姓氏而注明,可见由圭姓改为眭姓的传说是没有根据的。不可相信的。 另一种传说是眭姓是由桂姓改来的,就是说先祖为了避免祸害牵连族人,就把“桂”字左边的“木”字改为“目”字,而成为“眭”字了。从历史上到现在我国确有桂姓。但桂姓起源于秦代,迟于眭姓起源300多年。根据河南出版社的《姓氏辞典》桂姓条目下写道:“桂系改姓,源于姬姓,是春秋时鲁国公族季孙氏的后代,秦博士季桢被杀害,其弟惧怕株连、便命长子奕改姓桂”。又根据史国强著的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起源》一书中,在桂姓条目下写道:“桂姓源出于姬姓,本文王胄裔,秦朝时,始皇帝焚书坑儒,秦大夫姬季桢被害,其弟姬眭深恐祸及子孙后代。把其兄季桢的四个儿子改为桂、昋、炅、炔四姓。其读音皆为gui,音同字不同。长子名奕,改桂奕,居幽州守护祖上茔墓;次子名突,改吞突,迁居于济南朱虚;三子名奖,改炅奖,移居历山;四子名奘,改炔奘(一名炔彬),迁居河南城阳。四姓后裔的姓氏,虽字异而音同,为同宗同源.五代时,为避乱,四姓南渡,到广信、上饶等郡。参见《宋文宪集》、《姓苑》、宋濂《桂氏家乘序》、《集韵》、《通志》、《姓氏考略》等”。 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桂姓仍然存在,而且历史上宋、元、明、清都有名人。这个桂姓与我们的眭姓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古今图书集成》中的《眭姓部?汇考杂录》上写道:“汉书眭弘传注,师古日,眭音息随反,今河朔尚有此姓,音字皆然,而韦昭、应劭并云,音桂、非也。今有炅姓乃音桂耳。汉之炔录(炔钦)又不作眭字。宁可混糅将为一族?又近代学者旁引炅氏谱以相附著。私谱之文,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这一段话是明确的肯定的说明桂姓与眭姓是两个姓,而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况且肥子国存在于公元前520年前,而秦始皇的朝代是公元前220年间,两代相距三百多年。而桂姓又是由姬姓改成的,更说明桂、眭两姓无任何关系,更不能混为一谈。 另一种说法是眭姓的来源是以居住地名作为姓氏。如《元和姓纂》上说:“赵大夫食采眭邑,因以为氏”。(见《元和姓纂》卷2、第3页)。《尚友录》上说;“望出赵郡”,以及敦煌石室写本,唐贞观《氏族志》(姓氏录)残页上写着:“赵郡二姓(赵州)李、眭”. 至于睢姓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姓确实是有的,确实是以采食之邑的地名而命姓的。但不是《通志?氏族略》所说的是赵国派去的大夫,而是宋国派去的大夫才是对的。因为这一睢姓至今仍然存,在历史记载又有名人,是客观的实际。有人要把“眭”姓与“睢”姓揉合在一起这是错误的。 序言中又把睢阳说成是:“今改为州,属北畿之真定府”,这更为荒唐。睢阳在黄河之南,真定府在河北省之中部,两地相距千里,怎能使黄河之南的睢阳,属于河北省中部为北畿的真定府呢?序言中的这几句话,地理上不合乎客观实际,历史上不合乎发展规律,倪谦本人也觉得经不住推敲,故以“远而难稽,无所考据”一语为托词而作罢。 由于我们的这个眭字主要作为眭氏用,别处用的不多.几乎是不用。而眭姓人数不多,分布不广,近代以来又没有名人出现。眭字的知名度不大,形成了多数人不认识这个字,就发生了错读错写的情况。从辞典中看“眭”字也是一个多音字。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与规模最大的古汉语辞典《辞源》两部辞典中都有“眭”字的词目,《辞海》中定为两音,读sui(虽),读gui(桂),《辞源》中定的两音读hui(惠),读sui(虽),但是gui与hui的读音都是形容词,而sui的读音都是姓氏。这说明作为姓氏的读音为sui是正确的。可是在我们眭姓成员中的读音也有不正确的地方,如南方各地的眭姓读音为xu(徐),陕西省澄城县、大荔县一带即读为su(苏)。河北省赵县的眭家营村即读为cui(崔)。至于其他姓氏的人们由于不认识这个眭字,就有多种读音,如有读睦的,有读陆的,有读畦的。而在写字上即有写成睦、或陆、或畦、或睢,有的就按读音而写成隋的。就是我们眭姓的人也有时写成睢字的,如临城县官都村的眭福增自己就写成睢福增的,这在历史上和现在是常有的错读错写的情况。 另一种是把眭字读成“陆”音,或者写成“陆”字的也是很多的,明显的是南宋马令著的《南唐书》与清朝吴仁臣著的《十国春秋》,把眭昭符都写成了陆昭符。南宋诗人陆游著的《南唐书》却写成了睦昭符。这三本书都写的是眭昭符的传记,内容是一致的,但姓氏却都写错了。丹阳县志中即写着:“眭昭符,字隆祖,赵州人,南唐进士,常州刺史。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江南王累遣昭符如宋、周。周啖以爵不受,宋加以威不惧,卜居丹阳董庄,为邑眭氏始祖.祀常郡名宦”。这才正确的写出了眭昭符的姓氏。 眭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的后裔与黄帝的后裔都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员,这个集体就是汉族,所以我们眭姓也是汉族,绝不是少数民族,更不是满族,这是无疑的。
第2个回答  2013-10-14
眭姓起源(版本一) 眭姓起源,史籍旷如,而民间口头传说中众说纷纭,且不少具有地域性特点。山西昔阳县东冶头乡人眭喜良所述,与同乡长者《眭氏历史考证》撰者已故凤鸣先生所述又不同,兹录如下,聊备一说,以待暇日详考。 山西昔阳县东冶头乡当地有不少姓眭的。在老家眭字读“sui”和字典音同。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小王朝叫“圭(读gui)王朝”,因事要满门抄斩,很多人跪在河边,执法官问谁姓“圭”,有智者目视河水急中生智说自己姓“sui”,因山西昔阳人把“水shui”读作“sui”。目视水故在“圭”字前面加目,目视水故取“sui”音,很多人从之,躲过一劫。据当地老人讲,现在东冶头乡还有一处废墟,名叫“殿圪台”是“圭王朝”古宫殿旧址,听说还有石碑出土,是否确切,没有考证。也算是“眭”起源的一种说法。估计眭氏一族是北方少数民族,因当地有七月十五吃“面杨”的习俗,说宋朝杨六郎扫北,所到之处屠杀颇多,故当地人对杨家狠之入骨,用白面作成人的模样,蒸熟食之。这一传说和习俗与中国传统的对杨家持褒奖态度不同,恐怕事出有因。而杨六郎屠杀的多是北方民族,由此推断眭姓一族来自北方一说倒也成立。 编辑本段眭姓起源(版本二) 眭氏,宋版《百家姓》未录此姓,然其成姓已久。据《元和姓纂》所载:“眭,赵大夫食采眭邑,因以为氏”。另有一说谓战国时,肥子国(山西省太原以东)国君姓圭,其子孙因怕受侵轧之害累及全族,改作眭姓。可见眭姓早在2500年之前即已形成。 眭氏族中,曾有“明经知数,却诏出关”一联,褒扬的是汉代眭弘,以明经出任议郎。北魏的眭夸义却诏书而暗潜出关,保持其高洁的节操。 丹阳之有眭姓,始于南唐。据《丹阳县志》(光绪版)记载,丹阳眭姓第一人(亦即始迁之祖)是南唐刺史眭昭符,字隆祖,赵州高邑(河北高邑县)人。为南唐进士,先曾徙居金陵,保大年间任常州刺史。他胆识过人,为政宽简,治绩显著。至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中主李璟称藩于周,令昭符为南唐进奏使,置邸大梁(开封市)。后主李煜嗣位,又屡次委昭符为进奏使,斡旋于金陵、大梁之间。作为使节之臣,眭昭符尽忠职守,不卑不亢,周啖之以禄,不受;宋施之以威,不惧,始终不辱使命,北人甚为敬重。南唐亡后,他怀念故国,耻作宋臣,挈家下来到丹阳,卜居于城南的董庄(横塘镇眭巷村东),开辟了丹阳眭氏一脉。通过长期的繁衍发展,逐渐跻身于本邑望族之列。目前,眭氏宗人在丹阳阵容庞大,仅以“眭”字命名的村庄就多达8个,不带“眭”字而实际上为眭氏族居的村庄更多,主要分布在横塘、延陵、开发区、里庄、吕城、陵口、麦溪、珥陵和云阳等镇。 明景泰六年(1455年),丹阳眭氏修订了《眭氏宗谱》,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次续修。 千百年来,眭氏族中贤人颇多,汉代有符节令眭弘,三国时有农民义军首领眭固、北魏有中郎将眭夸等知名于世。《中国人名大辞典》共录眭姓名人4个,竟有2个是丹阳人。《江苏艺文志?镇江卷》录眭姓8人,全是丹阳籍。《丹阳县志》(光绪版)中载眭姓进士、贡士、举人等竟达40余名。明代有户部员外郎眭纮、翰林院检讨眭石、武略将军眭宪、武毅将军眭嘏;清代有监察御史眭朝栋、画家眭石亭等。丹阳城内燕子巷旧有一座规模颇大的眭氏宗祠,厅柱上挂有一副楹联:“西汉家声远,南唐世泽长”,对眭姓历史上极有影响的两个人物:西汉符节令眭弘和南唐进奏使眭昭符作了褒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