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如题所述

古人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们是否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具备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我结合自己以及其他同行们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培养小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首先,作为老师,我们都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其次,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地去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防止学生心理产生恐惧、害怕感及局促不安的心态,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在这里我要特别的强调一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老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里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一些问题: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回答出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这些学生更是急不可耐,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我来,我来地要求。此时,发言的学生往往会感到压力大而失去自信了,这些不利于创设宽松自如的课堂气氛。这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发言,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养成倾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轻松松的进行学习和发言。二、教师示范并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诱发学生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我们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发现问题的方法方面上为学生起提示、或示范作用。在每一堂课当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感到有方法可循。例如《燕子》一课最后一节就有这么一句话: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提问前,教师把句子读一遍,接着说:细线一般用几根、几条、这儿怎么写几痕细线呢?这一提问,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1、认真读句咬文嚼字,类此探究等等,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示范,自己提问的欲望和兴趣往往会油然而生。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问题。教师在指导阅读中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去尝试提问,具体的说:就是让学生围绕着课题提问启疑,课文难点处设疑,课文重点处引疑,找矛盾、提问题、定范围、提问题(教师在课文中定一个范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暗示等等。三、积极、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教师们应该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闪亮点,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一种乐趣。教师对于学生提问的积极评价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积极效果的,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真诚赞扬,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这堂课上的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往往都能对学生产生一榜样,一个身教的作用,老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画上五角星。一个苹果、一朵花。一段时间之后比一比,看谁得的奖利多。教师还可以在班上设立:智慧问题之星,对爱提问题,回答问题敢于发言后学生进行奖励。此外,老师还可以在家长面前表扬他后孩子敢问、会问、敢发言,这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乐于提问,敢于发言,老师就应保证学生的提问和发言的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预习时,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提出,在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