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 接地气 组工干部怎样下基层

如题所述

组工干部下基层要做到“三带去三带回”。 带着真情下去,带着境界回来。组工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实体验基层的辛劳艰苦,感受群众的质朴厚重。多与群众拉家常,谈现在,话未来,认真倾听群众怎么想,群众如何看,群众的意愿是什么,把群众的情绪平息在当时,把群众的诉求记在心间,把党的政策宣传到群众家里。诚心诚意与群众交朋友,结“穷亲”,真心实意地关注群众的安危冷暖、柴米油盐,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通过下基层的亲身经历,要实实在在地在党性修养意识、为民服务情怀、岗位奉献精神、公道正派理念等思想境界上有新的升华。 带着职责下去,带着成果回来。组工干部下基层要与本职工作紧密融合,深入基层搞调研,针对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详细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广泛吸纳基层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汇聚群众的智慧,寻求推进重点、难点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拿出务实管用的新办法。深入基层促落实,与基层党组织一起分析研究基层党建工作,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找出“症结”,研究制定改进工作的方法措施,共同推进工作落实。深入基层抓典型,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要下功夫挖掘培育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示范效果好,带动作用强、辐射影响力大的先进典型,加强典型成功经验的宣传和推广。要逐一分析对相对后进的原因,抓住主要矛盾,一村一策,制定具体的整顿转化工作方案,盯紧抓实,抓出成效。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使先进的上档次,一般的上水平,后进的上台阶。把下基层的过程作为推动落实工作的过程,在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实现业务工作的新进展,质量效果的新提升。 带着实事下去,带着称赞回来。组工干部下基层贵在坚持,重在办实事。要根据基层和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地给基层和群众带去实惠。要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好当前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特别是要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对子,下力量解决好耕作生产、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下功夫解决发展理念、结构调整、致富产业、增收项目、和谐稳定等关系长远的一些问题,送政策、送信息、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送文化、送法律到基层、到农户,实打实地与基层和群众一道推动农村发展、群众增收致富,一道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和谐家园。唯有如此,干部下基层才能受到欢迎,才能得到基层和群众的赞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