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大学士是什么官?

大学士是几品官?主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相当于现在政府的什么部门什么职位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参政顾问和最高幕僚,负责起草诏令及审议奏章,其职权大致与唐朝的中书舍人相当。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权,即唐朝中书舍人的“参议表章”权。

从品级上讲,大学士为正一品。在现代相当于总理、副总理。

大学士:满、汉各二人,正一品,掌钧国政,赞诏命,厘宪典,议大礼、大政,裁酌可否入告。修实录、史、志,充监修总裁官,经筵领讲官,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春秋释奠,摄行祭事。

扩展资料:

清朝三殿三阁大学士:

清朝大学士的名称前要改加殿、阁衔,数目为六人。

最初明朝大学士共“四殿”、“两阁”。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者,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清朝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乾隆年间改“中和殿大学士”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

在六个名号的大学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顺序从高到低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

后来变成: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当然并不一定要从体仁阁开始作为起步。

清代的殿阁大学士刚开始还有中和殿,其地位还在保和殿之上。有清一代授予中和殿大学士的也只有觉罗巴哈纳、金之俊、图海、巴泰四人。自康熙二十年图海死后,至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未有人增补为中和殿大学士。撤中和殿后,增加体仁阁,形成三殿三阁对称的局面。

大学士是可以空缺的,不一定要六个全授满,而且从实际情况上看,四个大学士的情况最常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5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

从品级上讲,大学士都一样,均为正一品,实际地位会有些许差别。在裁撤中和殿大学士之后,诸殿阁大学士中,以保和殿为最尊贵,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后,得到保和殿大学士的有傅恒,自傅恒乾隆三十五年死后至清亡,就再没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学士。

大学士的名称前要改加殿、阁衔,数目为六人。最初明朝大学士共“四殿”、“两阁”。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者,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清朝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乾隆年间改“中和殿大学士”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

扩展资料

在六个名号的大学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顺序从高到低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后来变成: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当然并不一定要从体仁阁开始作为起步。

清代的殿阁大学士刚开始还有中和殿,其地位还在保和殿之上。有清一代授予中和殿大学士的也只有觉罗巴哈纳、金之俊、图海、巴泰四人。自康熙二十年图海死后,至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未有人增补为中和殿大学士。撤中和殿后,增加体仁阁,形成三殿三阁对称的局面。

大学士是可以空缺的,不一定要六个全授满,而且从实际情况上看,四个大学士的情况最常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士 (古代官名)

第2个回答  2019-03-21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

从品级上讲,大学士都一样,均为正一品,实际地位会有些许差别。在裁撤中和殿大学士之后,诸殿阁大学士中,以保和殿为最尊贵,一般很少人能得到。

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后,得到保和殿大学士的有傅恒,自傅恒乾隆三十五年死后至清亡,就再没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学士。

扩展资料

“大学士”这个头衔由来已久,从唐朝中宗李显时期就设立“大学士”一职,主要工作是辅助皇帝处理公文事物,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

等到了宋朝沿用唐朝“大学士”制度,地位也与唐朝时期相当,通常由宰相监管。“大学士”虽然品级不高,但是由于参与拟定一些国家机要文件,所以“大学士”实际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大学士是由宰相监管,对于限制皇权有一定作用。

而“大学士”一职真正开始“突飞猛进”是从明朝开始。朱元璋废除相制后,工作量巨大。没办法,朱元璋想使用秘书,帮助自己做一些文字工作,以减轻自己日益繁重的工作量,于是效仿宋朝制度,明朝就有了“大学士”一职。

开始的时候,“大学士”就是一些年轻人组成的皇帝秘书班子,品级五品上下。别看大学士品级不高,但由于他们参与机要文书工作,掌握大量内幕信息,且他们直接归皇帝领导,所以封疆大吏都不敢小看这些“芝麻官”。

由于这些“秘书”确实为皇帝所需,再加之其重要性已经很明显,朱棣起始组建内阁,招揽“大学士”入阁。又在高宗和宣宗时期,“大学士”已经是国家重臣来担任,内阁主要班底就是这些由天子近臣的“大学士”们组成,也就是说此时“大学士”已经进入朝廷中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士 (古代官名)

第3个回答  2006-04-28
清朝的大学士

清朝的大学士官职是沿用明朝之制。清初在盛京(今沈阳)建都后,清太宗皇太极在天聪10年,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各置大学士一人,此为设立大学士之始。清朝入关后,顺治15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始有殿阁大学士。清初的大学士为五品,或以重臣兼领,或赐尚书、侍郎职衔以崇之。

乾隆13年,开始设三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阁:东阁、文渊阁、体仁阁。每殿阁设大学士一员,正一品,其班位次序不以殿阁为序。从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学士都是清朝廷内的重臣担任,参与军国要政,可谓位重权高,当时被称作清朝的宰相。谁若当了武英殿、文华殿或文渊阁等殿阁的大学士,那叫“入阁拜相”。

到了清朝后期,可以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战事不断,清朝廷内的军机处军机大臣们忙起来。慢慢地,清朝的军国大事更依重军机大臣,而大学士往往成了一种荣誉称号。(东山)
参考资料:沈阳晚报
第4个回答  2014-08-14
[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学士”是唐代掌客文学著作的官,如果由宰相兼管“学士”,则宰相就称为“大学士”。宋代,“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称为“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清代的大学士是内阁的主官,阶为正一品,一般称为“中堂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