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学对人类的影响作文10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一直以来,对于文学,我只是基于一种感性的追求和热爱上。许多人(包括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学)说到文学时,修饰词总是“文学是虚无的,玄幻的,不切实际的,毫无实用的”。这些看法我都无法拿出十足的理论依据来回应说服他们。难道文学真的就是这种概念吗? 2009年11月24日,当听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教授程光炜的报告《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后,我在文学认识上的诸多困惑才得到了解答,我才初步从理性和理论少年宫认识了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经典的古文学符号,被历史淘汰、选择、沉淀在了那个时期的文学特征中。那么,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呢?程教授简洁地说:“人的解放,思想的自由。”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主要就是以几种突出的现象表现的。 现象一:经典文学释放化,边缘文学、非主流文学、草根文学呈现多元化。 在新时期的文学中,不论是作家还变化。这在整体上形成一种规律:在历史的变化和转折中,不断出现历史的重评和新经典的形成。 现象三:文学由传统的纯粹文学解放到了具有活力的理性文学。 当政治为文学放路时,政治给予文学以发现问题与矛盾自由时,文学那种最早最快最准的敏锐力便获得了充分的释放。文学便从传统的为文学而文学的狭小天地走了出来。因为历史上总“纯粹文学”的影子,修《四库全书》正是一个压抑文学的事件,文学只是处在了一个审美情趣的表现上,那就是大部分人所认识的文学“毫无实用”的。亦或是“文革”时,人们阅读的局限和约束,都使得文学失去它固有的价值与意义。而如今在新时期,文学已经和政治糅合,文学不可能不包含政治、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因素,它已然成为一位先锋斗士、精神领袖。文学将立足于历史的框架中去探讨历史演变的原由;立足于时政的趋势波动中,去解释深刻的人性、民权和国民精神心态问题。文学已经从传统人认识的“审美情趣”走向了“哲学思维和心理学反观”的高度,它将出现更深刻更厚重的作品,去总结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整体意 ...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