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如题所述

您不应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 您应这样说:要努力学习,但是也要注意身体。 您不应该说:题目再难,只要多花时间,就一定能解出来的。 您应这样说:用功学习是好事,不过要量力而行,别让自己太累。 学习、玩、健康,对孩子来说都一样重要 有个朋友,谈到他的父亲,总是感叹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其实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他父亲平时工作繁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有一次父亲偶尔闲下来了,跟他谈话,末了说了这么一句话:“我都没怎么管你,一来我忙,二来我看你也很努力,功课不错。不过呢,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别搞垮了身体。” 这个朋友当时正上高一,成绩中上,平时玩得特别疯。父亲这一句话,让他心里觉得愧疚不已,但是又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绝对的信任。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父亲的信任和关心。事实上,他后来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一句话感动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并不是天方夜谭。很多孩子的人生,也许就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学习的问题,一直是父母和孩子的心头结。父母眼里只有成绩,孩子老是担心成绩差遭父母骂。父母要孩子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而孩子除了学习,还要玩乐。 孩子们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赶快写作业去!”学习真的就重要到那种地步,宁愿以孩子的健康和快乐去换取吗? 每个大人都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应该能够理解孩子好玩的天性。 对于孩子来说,玩乐和健康跟学习是一样重要的。有健康的身体,有玩乐的轻松,才有精力把学习搞好。健康是资本,玩乐是放松。家长必须明白这一点。不要随便地就呵斥孩子“你给我学习去”. 让孩子在鼓励中 感受到关怀 既然家长是要鼓励孩子学习,那么肯定是不希望孩子讨厌学习。 但是想一想,孩子如果每天回家都听到父母说:“好好学习去吧!”心里该是多么厌烦!他会觉得父母除了关心学习,根本不在乎他本人。这个时候,他对学习哪里会有好感呢? 鼓励孩子学习,首先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认为他可以做得好,其次是要他量力而行,除了学习,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太劳累,不要太强迫自己。孩子听了父母这么说,感受的不仅是鼓励,还有来自亲人的最真诚的关怀,这会让他心里觉得温暖。同时,学习带给他的压力也因此而化解了。 鼓励孩子学习 也要因人而异 当然,鼓励孩子学习,也并不是光一个理儿就行得通,还得就具体情况而定。 有的孩子特别贪玩、调皮,父母就要因势利导。比如孩子玩累了,可以对他说:“歇一会儿,去做功课吧,做完了功课,可以玩得更开心了。” 有的孩子内向,或者成绩不好,每天一回家就只顾着埋头苦读,父母就必须想办法让他多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带他出去玩,让他减轻学习带来的心理上的负担。孩子做完了功课,你可以对他说:“现在功课做完了,你可以出去玩会儿,让大脑休息一下,这样明天才有精神学习新的功课呀。”或者说:“学习是很重要,但是不用这么拼命,咱们不急,一点点来。该玩儿玩,该学学。要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先了解清楚孩子的性情,再来对症下药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一、共情:可以感觉到,您对于孩子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视的。
二、具体化:您认为孩子在目前的学习效果上出了哪些问题?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学校的学习环境与家庭环境差异大: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学的好,在家庭中就表现出懈怠,这可能是学校学习环境严谨,家庭环境过于轻松造成的。
解决:在家庭中营造学习型家庭环境,如父母减少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等,多读书读报,创造家庭学习氛围。和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几点到几点集中写作业,几点到几点可以娱乐,让孩子每天手机的使用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
b 打造一个学生学习的“闭环”:学习不止是上课听讲与做作业,如果学习方式方法少的话,学习效率同样不能提升。
解决:了解学习是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课后作业练习+巩固复习+重点难点提升+测试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完整过程,学校里往往解决的是上课讲解、课后练习与测试三大块,“课前预习、巩固复习、重点难点提升”这几项则需要在家里完成。1-3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每天早上和孩子一起来复习昨天所学,预习今天的功课,最好采取一些游戏的形式,比如语文可以用“成语接龙”方式、英语可以用“图片猜词”方式,游戏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其它在巩固复习和重点难点提升,如果家长平时忙碌没时间陪伴孩子,则可以参加专业机构相关课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