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帮我看下胃镜的病理报告

检查报告如下:
食管未见异常
胃底粘液湖色清
胃体粘膜充血
胃窦粘膜充血,稍粗糙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未见异常

镜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全胃炎胃窦为主(中度)
活检部位:胃窦2块
幽门螺杆菌:阳性

病理报告如下:
慢性炎症:胃窦++
活动性:+
萎缩:+

异型增生
其他组织学变化
淋巴滤泡

胃粘膜组织学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这是我妈妈的报告,她今年56了,请问严不严重啊,那几个+都是什么意思,严重么?医生开了几天的药是说杀灭幽门螺杆菌,说停药后再过四个礼拜复查幽门螺杆菌,再开药治疗,这样做是否正确呢?

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的病人一直很多,但拿到胃镜病理报告之后能正确看懂病理诊断的人可能就不是很多了。因此今天想就如何正确理解作一介绍。
通常来做胃镜的病人多是慢性胃炎,因此最常见的病理诊断也是胃粘膜慢性炎,后者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早期变化,主要表现为胃粘膜浅层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根据炎症细胞的数量和浸润的深度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萎缩性胃炎以炎症比较广泛和胃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减少为其特征。根据腺体减少的程度也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此外还可发生肠上皮化生,即肠化。肠化是指胃的粘膜上皮被具有肠上皮和肠腺特征的细胞成分所替代,可分为完全肠化和不完全肠化,两者又各分小肠型和大肠型,共有四型。其中的不完全型大肠腺化生是肠化类型中与胃癌略有关系的一种,但并不是说一定会发展为癌,只是相对来说发展为癌的几率比其它3种肠化要高。因此病人出现不完全型大肠腺化生时不必紧张,一般建议6个月-1年定期复查胃镜。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胃镜活检的粘膜太浅,没有取到粘膜肌层,此时病理科很难判断胃炎的类型,一般只能诊断为粘膜慢性炎,而不能说明是浅表性还是萎缩性胃炎。
上面讲的都是普通的胃炎,只要根据病理诊断作相应的治疗并且定期复查就可以了。下面要说的是和胃癌相关的病变即癌前病变,对于癌变前上皮细胞所出现的改变,有过很多称呼,如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及近年来提出的上皮内瘤变等。我院病理科主要采用上皮内瘤变,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根据2002年美国哈佛医学院Misdraji和Lauwer等人的文献资料,我们看到这两者随访结果的不同: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8-78%消退
19-50%持续存在
0-15%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0-16%消退
15-58%持续存在
25-85%进展为浸润性癌
由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会发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因此当诊断结果中出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就应提高警惕,结合胃镜检查所见,咨询临床医师并注意随访。而一旦已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说明病变已处于癌变或已出现原位癌变的状态,临床上应采取积极的处理。原位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内,5年生存率为96.4%,预后较好。因此能早期发现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病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而能作到这“三早”的关键就是要定期复查胃镜,正确理解病理诊断报告,并配合医师积极治疗。
目前中国的胃癌发病率一直很高,虽然远端胃癌的发病有所减少,但是近端胃癌的发病却增长很快,因此胃癌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付胃癌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预防为主,随时保护自己的胃,同时40岁以上的人最好能定期到医院做胃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起胃部不适,便去医院做了个胃镜,结果一拿到胃镜的病理报告头都大了,上面专业的术语一个也看不懂。跑去问做胃镜医生,听的也是云里雾里。

其实胃镜的病理报告并不算是很复杂的,因为取材有限,所以反映出的问题也比较有限。当然,病理医生就需要在这十分有限的活检材料中尽可能的向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当然也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了确实的依据。

基本上胃镜的活检标本在显微镜下都可以看到程度不一的炎症,有慢性的,也有急性的。通常感觉到反酸、嗳气等胃部不适都是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病理切片中可以看到数量不等的慢性炎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浸润胃粘膜,根据浸润深度的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如果看到有散在的急性炎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那么病理报告就会描述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有急性活动,原因可能是急性溃疡、饮酒、服药等。

以上所述的都是浅表性胃炎的一些表现,如果炎症持续而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胃粘膜在病原的不断刺激、破坏和自身的防御系统不断的修复过程中会逐渐从浅表性胃炎向萎缩性胃炎转化,镜下主要表现为胃粘膜本身固有的腺体减少,由肌层取而代之;当然腺体的肠化、淋巴滤泡的生成都提示萎缩性胃炎的可能。通常萎缩性胃炎都伴随着或轻或重的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研究显示,HP的感染和胃癌的发生率有着确实的相关性,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予以治疗。

当然,最坏的结果莫过于病理医生下了胃癌的诊断了,这是非常糟糕与不幸的事。由于胃镜取材的局限性,病理医生只能对仅有的几块组织下判断。至于癌症的早、晚期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只能等待大体标本切除后再定了。术后耐药性的免疫组化标记也可以帮助肿瘤科医生制定针对病人自身的化疗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