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怎么写?

如题所述

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下面谈些我的具体的做法。

一、变换角度,抓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都是浅显易懂的,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把自己当作诗人,将这些古诗改写成自述式的现代文。如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诗人张继当时内心的孤独、寂寞、忧愁,我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导语:在秋风萧瑟的夜晚,诗人张继只身坐船来到江南,将船停泊在枫桥边,漫天霜华,寒气袭人,他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点点灯火,听着乌鸦凄惨的叫声和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肯定是愁绪万千、难以入眠,相信此时此刻的张继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能帮他把内心话说出来吗?这样,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一定会不同寻常,有话可说可写。

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同样可以采纳这种方法。如《石榴》这篇课文介绍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看做是可爱的石榴,来介绍自己,在作自我介绍时,可根据从文中了解的、插图上和生活中观察到的,分别介绍石榴的生长过程和果实的特点。当然,还可逆反课文中的某一条件,引导想象条件变化对事情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正反比较中强化理解。《第八次》中布鲁斯连打了7次败仗,但他没有灰心,在看到蜘蛛第8次结网成功后,他也从中受到了启迪和鼓舞,在第八次战争中,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这次抵抗成功了。假如布鲁斯没有看到蜘蛛结网,打了7次败仗后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结果又会是怎样呢?让学生从对比中体会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

二、空白之处,抓扩写。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在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我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卧薪尝胆》一课时,当讲到“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尽了屈辱”,学生此时已经能感受到勾践夫妇饱受屈辱、备受艰辛、历经磨难,但是“屈辱”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屈辱”,让勾践这一人物形象在他们的脑海中丰富、饱满起来。我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身为越国国君的勾践身不由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沦为了吴王的奴仆,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仅仅就这些而已吗?想象一下: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勾践在中秋月圆的夜晚,勾践______,吴王面对给他做牛做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勾践,又会怎样去羞辱他呢?”学生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急切地拿出笔,想一吐为快。

除了抓重点词引导学生想象外,有时文中出现的省略号也是可充分地利用的资源。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当讲到受到掌声鼓励后的小英,“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开朗起来的小英还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深化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用爱去温暖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爱。

三、示例模仿,抓仿写。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段,在练笔训练中,可以以仿段为主。自然段的段式结构有好几种,例如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总分段式,学生对这种结构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所以在练笔前要先对这种结构方式向学生进行分析讲述。如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当讲到第5自然段“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时,我先问学生:“你从哪里看出夜晚的香港是‘灯的海洋’?”学生说道:从“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和“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中可以看出,然后再告诉他们:这一自然段以“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一句为总起句,后面都是写灯的海洋的具体场景,这种结构段式就叫做总分段式。接着,可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让学生活学活用,当堂掌握这种结构段式。除了结构仿写,还可以进行修辞手法的模仿训练。《西湖》这篇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比喻句,比喻句中的比喻词可谓丰富多彩——“犹如”、“像”、“仿佛”、“宛如”,可先让学生找出这些比喻句,并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了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在此基础上,我随机布置小练笔:“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学校的花坛,在描绘这些植物时也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这些植物更生动、更形象。”由此可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模仿对象和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奇思妙想,抓续写。

有些文章的结尾写得比较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给学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猜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当讲到最后“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时,学生已经能感受到经过喷雾器大夫的帮助,此时的小稻秧肯定是十分健康、快乐的,再也不是先前那些脸色蜡黄、奄奄一息、危在旦夕的小稻秧了,他们已经脱险了。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微笑,他们为小稻秧的脱险而感到高兴,可是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接下来还会发生更有趣的故事,于是可因势利导:“小稻秧遭遇杂草的危害,经喷雾器大夫的帮助脱险后,又遭遇了害虫的侵袭,小稻秧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它们能再一次脱险吗?请你将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看谁编得更有趣、更生动。”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纷纷拿出纸和笔,饶有兴致地写起来。学生展开大胆想象,让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把小稻秧、害虫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这与他们对课文透彻的理解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

总之,小练笔训练,可以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9

我的小练笔;多读勤写小练笔,就能写好大作文。

今天,我买了一个笔袋,可漂亮了。下面就让我给你们描述一下吧。 从表面上看与其它笔袋差不多:前面有个粉红色的蝴蝶结,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粉红色的长方体立在那儿。神奇的事就在中间的袋子里,里面并不是空空如也,而是缝着一块粉红色的布,这块布上也可以插笔,是两种笔袋结合在一起你的改良版。往背面看去,还有一大段我看不懂的英文。 我的笔袋还装着许多许多我的好朋友,例如:铅笔、橡皮、直尺、蓝笔、红笔、黑笔、修正贴……第一层,它管理着我的橡皮朋友和直尺朋友;第二层,它管理着我所有的笔朋友和胶卷朋友;第三层,它管理着我的笔芯朋友和修正贴朋友。每当我要写字,笔袋就会“提醒”我笔在哪一层;每当我写错了字,笔袋就会“提醒”我橡皮在哪一层;每当我的笔没水了,笔袋就会“提醒”我笔芯在哪一层……怎么样?这就是我那多功能“朋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9
美丽的秋天(练笔)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一群大雁说道。小朋友好像听到了大雁说的话,去找秋天。
秋姑娘趁他们没留意,先来到田野,秋姑娘大笔一挥,田野马上变成了五谷丰登的海洋。稻穗好像在跳秋舞;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大豆小弟笑着笑着把肚子笑破了;玉米大哥在秋风中露出了大黄牙:棉花小妹自由扭动着腰肢,身上那棉桃像一个个绿铃铛。
秋姑娘又到了果园,她用嘴轻轻一吹,果园立刻瓜果飘香。那苹果又红又大,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大胖子;葡萄像一串串紫珍珠;鸭梨像一个个小葫芦;小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枣像一个个红红的玛瑙,看了不由得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秋姑娘又来到菜园,轻轻地抖动她的魔法棒,菜园马上变得千姿百态。胖乎乎的白菜小姐在秋风中染上了绿油油的头发;细长的萝卜小姐总是在地下不见人,可能是怕太阳公公把她晒黑:胖胖的青椒像一位强壮的帅哥,保护着这片土地。
秋天有说不尽的美丽,最后,我只想说:“秋天!秋天!我爱你!”
第3个回答  2020-01-15
第4个回答  2019-09-30
仿写小练笔
这次,我看见了大海。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晴朗,更蔚蓝,与海水相连。

阳光照在满盈盈的海面上,像是给海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海里

的船不时被远处的大浪大得摇摇晃晃,浪退了,船又开始平稳地前行。浪

花一层层的打在岸边的沙滩上,发出一声声“哗啦哗啦”的声音,好像是在

浪花的伴舞下,高声歌唱。当我置身于大海里,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大海的宽广。在这境界里,我除了和大海亲密接触,更多的是要学习大海

的精神,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相似回答